推薦序(田惠萍)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章 上天賜予我一枚硬幣 塔妮是正面,凱麗是反面
1. 一再出現的夢境
我在夢里笑醒了。
然後轉了個身,背對著塔米,偷偷地哭了。
2. 屋漏偏逢連陰雨
塔米被確診患了淋巴癌,她需要立刻開始接受化療。
我們的生活,本來就已經充斥著與各種醫生的會面,現在變得更糟了。
3. 掙扎在濕滑的泥濘中
一個孩子的童年應該充滿了興奮和發現的喜悅。在塔妮學跳舞、演戲劇、踢足球、參加露營的時候,凱麗卻在濕滑的泥濘里掙扎。
凱麗漸漸長大了,我們的世界卻變得越來越狹小。
4. 安靜地睡吧,孩子
凱麗終于睡著了,她的呼吸平順而均勻,前額上都是細細的汗珠。
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怒氣正在消散。我心里有好多話想對她說,聊一聊生活常識,或者是心中幻想。
5. 寶貝,對不起
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照顧,這難道不是一種徹底絕望後才會採取的行動嗎?
我們繼續以讓人眩暈的速度下墜,我哀嘆我們尚未到達谷底。
6. 一雙雙溫熱的手
我開始把我們的生活當成是一列緩慢行駛的火車。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是只要想到我們正在朝著目的地前進,我就倍感欣慰。
7. 生活再度淪陷
絕望的感覺被一種新的情感所取代:恐懼感。雙手冰冷,因為恐懼而呼吸急促。感覺像是幽閉恐懼症發作,我從未像現在這樣覺得壓抑。
塔米快要撐不下去了,但是我必須堅持下去。
8. 另一個夢
同樣的夢,我每個月至少夢一次,只是場景不同。
我開始害怕睡覺,但是又想知道會不會只有在夢里,我才能聽到凱麗的聲音。
第二章 沉默了多久 心靈才發出了這困獸般的呼喊
9. 鍵盤上的奇跡
我並不懷疑柏布馬和哈羅德的誠信度,但是他們告訴我凱麗會打字,無異于告訴我一個多年前過世的親戚居然還活著。
沉默著嘈雜了這麼多年,凱麗現在成了家里話最多的人。
10. 為過去感到悔恨
若幹年後,她告訴我們說:“你們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在別人背後說閒話的嗎?我的情況是,其他人當著我的面說我的閒話。”
11. 追隨那一縷微弱的光
凱麗漸漸向我們敞開心扉,她的角色才從責任變成了女兒。
隨著凱麗的心聲變得越來越強烈,我們也終于有了一位指路人。雖然這種指引很含糊。
12. 一勞永逸只是幻想
夜晚仍然充斥著絕望感,倣佛是要把人吞噬的黑洞。
我至今仍覺得驚訝的是,塔米和我居然沒有久病不起。
13. 長大,分開
“嗨,爸爸。是我,凱麗。我們能出去走一走嗎,就我們倆?我們能在MSN 上聊一聊嗎?”
當然可以,凱麗。我們可以聊啊、聊啊、聊啊,聊到你厭倦為止。
我們終于可以聊天了。
14. 嘶吼不僅僅是嘶吼
我們每個人都在凱麗的小說里充當了某個角色。我是一頭獅子,森林之王。
嘿嘿,真是有點兒不好意思。
第三章 這是一輛緩慢前行的列車 只要有目的地,我們就應感到滿足
15.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凱麗寫的內容越來越多,我們也越來越了解她——她風趣幽默、不驕不躁、樂觀堅強。
16. 前所未有的欣慰和喜悅
回想起凱麗曾經抱怨過她的嘴不聽使喚,她希望我們可以“修復她的大腦”。那天晚上我一直盯著我的女兒看——我終于意識到,並不是所有壞了的東西都需要修復。
17. 期待已久的家庭旅行
包括這次旅行,以及去年一整年,對于凱麗和我而言,都是革命性的。我才意識到凱麗是一個獨立于我的人。
18. 敞開的心門
有時候需要旁觀者來幫助我們才能看清眼前的現實。盡管拍攝節目幹擾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如果沒有拍攝這個節目,我也問過自己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接受凱麗的內心。
19. 寶貝,回家
這種生活很完美,穩定且有希望。取得了這樣的成就後,我們允許自己享受片刻的滿足,並開始為凱麗轉學做準備。
20. 道別
或許結束一段關係對她而言還太痛苦,即便還有新的人進入她的生活。我深信凱麗並沒有落後于我們這個世界,也許需要努力趕超的是我們自己。
21. 直視惡魔
回家的路上,我們都一言不發。我們不敢說話。直到我們在電腦上看到凱麗打的字,才敢相信凱麗確實遭到了虐待。
22. 磨人的青春期
凱麗寫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在提醒我們,無論我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來控制她的生活,她都付出了雙倍的努力來親自體驗這種生活。
23. 最後一場夢
我們在說話。凱麗在打字。她告訴我們,她知道養育她並不容易,不過她自己每天也非常努力。
我非常驕傲,感動得淚流滿面。但是在這場夢里,我是醒著的。
24. 那些忘不了的愛和關懷
演講過程中,我站在凱麗後面,她抿著嘴,擺出了右手托著腮幫子的經典姿勢。我用胳膊環抱著她的腰,兩個人緊靠在一起,讓彼此更有安全感。塔米也摟著我,我們三個緊緊擁抱著彼此。
25. 我是凱麗
我踮著腳走進凱麗的房間,當她睡覺的時候在她耳邊低語道:“一切都會解決的,一切都會變好的。”然後輕輕地關上她的房門,輕手輕腳地躺在了塔米身邊,暗暗祈禱我說得沒錯。
後記 馬的嘶鳴(作者:凱麗?弗萊施曼)
與凱麗聊天:論自閉症的真相與謬誤
那麼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