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居里家族 皮埃爾居里的童年及初期教育

時間:2012-07-04 11: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皮埃爾居里的父母都是既有文化又聰明的人,他們屬于並不富裕的小資產階級,與上流社會毫無瓜葛。他們只與一些親戚和少數知心好友常常走動。 

  皮埃爾的父親歐仁尼居里 是個醫生,而且是醫生之子,他對自己的姓氏知之甚少,對原籍阿爾薩斯又是新教徒的居里家族也不甚了了。盡管其父定居倫敦,但歐仁尼居里卻是在巴黎接受的教育;他在巴黎學習自然科學和醫學,並在格拉蒂奧萊附近的姆塞恩實驗室擔任教輔人員。 

  歐仁尼居里醫生人品極好。但凡與他接近的人都很敬佩他。他身材魁梧,年輕時大概是個金發小夥子,一雙美麗的藍眼睛,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仍舊目光炯炯,閃閃發亮。這雙眼睛透著一種稚氣,既流露出善良又透著聰穎。的確,他智力超群,對自然科學情有獨鐘,頗有學者風度。 

  他雖然想終生致力于自然科學,但卻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這是因為婚後帶來的家庭負擔以及隨之而來的兩個兒子的出生。因此,為生活所累,他不得不從醫。然而,他仍在臨時地進行一些實驗,特別是結核接種。在當時,對這種疾病的病原體尚未確定。直到晚年,他都對科學極其崇敬,無疑也在為未能專心進行科學研究而感到遺憾。居里醫生對科學的用心使他養成了遠足的習慣,常常去尋找一些植物和用于實驗的動物。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讓他從內心深處對鄉村生活有著明顯的興趣。 

  醫生的行當收入一直很微薄,但他卻在從醫過程中表現出了忠心耿耿和大公無私的優秀品質。一八四八年革命期間,他還是個大學生,但共和國政府卻給他頒發了一枚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在救治傷員過程中的“勇敢卓越的行為”。二月二十四日那天,他自己也負了傷,一顆子彈擊碎了他一部分頜骨。稍後,在霍亂猖獗期間,為了照顧病人,他搬到了巴黎的一個醫生全都走光了的街區。巴黎公社時期,他在自己的公寓房內建起了一個急救中心(位于維奇達雄街),附近就設置著一個街壘,他就在那兒搶救傷員。他的這種公民責任心以及他的激進的信念使他失去了自己的資產階級顧客。這時候,他接受了保護低齡兒童服務中心的巡回醫生的任務,使得他可以在巴黎郊區生活,其環境、空氣對他以及他的家人的身體健康比住在城里更加有利。 

  居里醫生的政治觀念很堅定。生性是個理想主義者的他,卻熱情洋溢地喜歡上了啟迪了一八四八年的革命者們的共和理論。他與亨利布里松及其一派的人結下了友誼。他同他們一樣是自由的思想者和反教會者,所以他根本就沒讓自己的兒子們受洗,也沒讓他們信奉任何宗教。 

  皮埃爾居里的母親克萊爾德普利是普托的一位企業家的女兒:她的父親和兄弟們因有多項發明創造而在工業界頗有名氣。她家祖籍薩烏瓦,由于一八四八年的革命對企業造成重創而家道中落。企業的倒閉,再加上居里醫生生涯中的挫折,使她和她的家人一直過著比較困苦的生活,而且新的困難還不斷地出現。皮埃爾居里的母親盡管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但卻以平靜而勇敢的心態接受了擺在她面前的這種困難的生活條件,極其忠貞堅強地相夫教子,渡過難關。 

  盡管雅克和皮埃爾成長的家庭條件很不富裕,而且困難重重。但是,家中卻洋溢著一種溫馨和睦、相親相愛的氣氛。皮埃爾居里第一次跟我談起他的父母時對我說,他們“相敬如賓”,“恩恩愛愛”。他們的確是如此。父親歐仁尼有點專斷,思想總是非常明快而激進,罕見的無私,不願也不懂利用自己的關係去為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而謀點私利,對妻子和兒子們有著溫馨的愛,對有求于他的人總是不吝幫助。母親克萊爾個子矮矮的,性格很開朗,盡管因為生了兩個孩子身體受到影響,但她總是快快活活,無憂無慮的,把自己那簡樸的家收拾得幹凈整潔,讓人喜歡登門。 

  當我認識他們時,他們住在蘇城的薩布隆街(今之皮埃爾居里街)的一座老式小房子里,它位于一座美麗花園的綠蔭深處。他們的生活很平靜。居里醫生因工作關係得四處奔波,或在蘇城,或去附近地區。工作之余,他便看看書或侍弄他的花園。每個星期天,一些近親和鄰居常來拜訪;地滾球和弈棋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亨利布里松時不時地也跑到這個寧靜的退隱地來看望自己的老戰友。無論是屋里、園中還是屋主們,都給人一種怡然寧靜的深刻印象。 

  皮埃爾居里于一八五九年五月十五日出生。他的出生地面對居維埃街的植物園。他的父母親當時就住在那兒。他父親當時在姆塞恩實驗室工作。他是居里醫生的第二個兒子,比哥哥雅克小三歲半。關于他在巴黎的童年生活,他的印象並不太深刻。然而,在對我講述時,對巴黎公社、當時他家附近的街壘戰鬥、他父親的急救中心以及父親在兩個兒子的幫助下搶運傷員的情況,他記得卻是非常地清楚。 

  一八八三年,皮埃爾居里離開了首都,同父母一起住到郊區去了。一八八三年到一八九二年住在豐特奈歐羅斯;一八九二年到一八九五年我們結婚的那一年,住在蘇城。 

  皮埃爾的童年完全是在自己家里度過的。他從未進過學校。他的啟蒙教育先是母親,後是父親和哥哥教的,而他哥哥自己也沒學完高中課程。皮埃爾居里人雖然聰明,但卻根本不能很快地適應學校的正規課程。他的腦子愛幻想,受不了學校強加的知識灌輸。他感覺跟不上學校的那種教學方法,這往往被人認為頭腦反應有點遲鈍。他自己也認為自己腦子笨,而且還常常這麼說。可我卻覺得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我倒是認為他自童年時起,智力便高度地集中在一個特定的事物上,直到獲得一個確切的答案為止,無論外界環境如何,他的思路都不可能被打斷和改變的。很顯然,這種特質的思想可能蘊涵著很大的發展前途。但是同樣明顯的是,對于這類的智力,公共學校中是沒有任何的教育體係為此服務的,其實這類智力不在少數,比乍看到的要多得多。 

  對于皮埃爾居里來說,非常幸運的是,盡管如大家所見,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學生,但是他父母頭腦非常清醒,了解他的這種困難,所以並未強迫自己的孩子入學,否則他的智力發展會大打折扣。盡管皮埃爾居里的啟蒙教育非常地不正規和不完整,但是它卻也有其好處——用不著對其智力加大壓力,從而因條條框框、成見偏見而損傷了智力。皮埃爾居里因這種極其自由的教育而始終感激和懷念他的父母親。他在自由中長大,在鄉間的遠足中增長了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愛好,並從鄉下帶回一些植物和動物供他父親做實驗用。這種鄉間漫步是他同家人一起或自己獨自做的,這大大地有助于在他的心中激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一直到他生命結束,他都保持著這份激情。 

  能夠了解大自然的孩子很少,是因為住在城市里再加上傳統教育等人為條件的限制的緣故。而皮埃爾居里能夠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這對他的思想觀念的培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父親的指導下,他學會了觀察事物,並能正確地表達出來;他還學會了辨識巴黎附近的動物和植物。在一年的不同季節里,他知道可以在森林里和草原上,在溪流中和沼澤地,發現什麼動物和植物。上述這些地方對他特別具有一種不斷更新的吸引力,那兒生長著奇異獨特的植物,還有許許多多的青蛙、北螈、蠑螈、蜻蜒以及其他許多空中和水里的“居民”。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抓到他感興趣的東西。他常常大膽地把一只小動物抓在手里仔細觀察研究。後來,我倆結婚以後,在我們一起外出散步時,如果我反對他把一只青蛙抓在手里,他就回答我說:“不,你看它多漂亮呀。”他散步回來也總是要帶回幾束野花來。 

  因此,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長進很快,同時對數學的基礎知識也掌握了不少。而文史方面的知識卻大大地忽視了,他主要是通過閱讀來掌握這方面的知識的。他父親知識面很廣,自己有一間書房,藏有許多法國及外國作家的著作。父親自己也對文史知識很感興趣,所以知道如何與兒子們交流溝通。 

  快十四歲時,在皮埃爾居里的教育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可喜的機會,他被委托給一位優秀的教師培養。後者名叫羅貝爾巴齊爾,教授皮埃爾居里基礎數學和專業數學。這位老師很善于啟發學生,對他十分關心,督促他努力學習,甚至幫他提高拉丁文,因為皮埃爾居里的拉丁文學得很差勁兒。與此同時,皮埃爾居里與老師的兒子阿爾貝巴齊爾結下了友誼。 

  毫無疑問,這番教育對皮埃爾居里的智力有很大的影響。它使他的智力在增長,使他的才能在提高,而且使他意識到自己在科學方面的潛力。皮埃爾居里在數學學習上極有天分,這特別是反映在獨到的幾何概念和對空間的善于思索上。他很快便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他所熱衷的這些學習是他的巨大樂趣之一,因此他對他的這位老師一直心懷感激。他跟我講過一個情況,證明他自那時起就不滿足于單一地遵循一種學習計劃,而是偏離計劃,進行獨立思考。他對剛剛學會的行列式理論非常著迷,便著手畫一個類似的圖,那是三維圖,他試圖發現這些“立體行列式”的特徵與運用方法。不用說,他這麼個小小年紀,掌握的知識又不多,這麼做無疑是他力所不能及的,但是,他的這種設想卻很有特色,說明他的創新精神在萌芽。 

  好多年後,一心想著對稱問題的他,給自己提出這麼個問題:“人們難道就找不出一種普通的方法來解隨便一個方程式嗎?一切都是一個對稱的問題。”他當時尚不了解能夠使他接觸這個問題的伽羅瓦群的理論。後來他了解了結果,以及五次方程情況下的幾何運用。 

  多虧了數學和物理方面的飛速進步,皮埃爾居里十六歲時獲得了理科的業士學位 。至此,對于他來說最艱難的階段越過了:從今往後,他就可以一心想著在自由選擇的科學領域通過個人的獨立努力去掌握知識了。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