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書評 女人進化史

時間:2013-03-12 11: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不知道法國女人是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女人?自我意識足夠覺醒,也被異性充分尊重,甚至有點到寵溺的程度,最可貴處就在于,法國男人是出于真心,而不是男權式的優越感作祟。這從他們的文學、影視作品中屢見不鮮。女人或驕傲或神經質的奔來跑去,男人則帶著怯怯的笑,尾隨其後,或者,至少打個平手。

  《鏡子中的女人》即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性主題小說之一。有著大跨度的史詩感,倣佛是在慢慢講述著法國女人之所以成為今天法國女人的樣子要走過多少坎坷路程。

  文藝復興時期,安娜在婚禮當天被窗外的“明媚春光”吸引,不顧一切逃進了森林深處,過起與草木野獸為伴的生活。在那個時代,對一個愛自然萬物勝過愛男人的女人來說,還是過于超前了。借由宗教、哲學與詩歌,她不過得到片刻安寧,最終依然被當成女巫處死。

  二十世紀初,漢娜擁有令人羨慕的一切——美貌、財富、完美的婚姻——可她只有在瘋狂收集玻璃球時才感到幸福。借由心理學,漢娜終于勇敢的離開了別人艷慕的環境,走向清貧獨立的生活,她的境遇似乎比安娜好些,至少得到朋友們的理解。

  二十一世紀,好萊塢明星安妮酗酒、飆車、吸毒、濫交,這個看似最自由的女人,卻被利益巨大的鏈條緊鎖,只能用最墮落的方式阻止自己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因為似乎她已經擁有了一切……

  二十世紀的漢娜偶然獲悉了文藝復興時期安娜的故事,倣佛找到了精神姐妹,她撰寫了安娜的傳記。這傳記最終變成劇本,擺在了二十一世紀安妮的面前。安妮同樣被感染,決定出演漢娜筆下的安娜,因為她覺得她們倣佛是同一個人!

  安娜、漢娜、安妮,不同時空之下,卻有著一貫的精神內核,使她們的命運如此相似,卻又截然不同。

  本書作者有個悠長的名字:埃里克-艾瑪紐埃爾·施密特。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1960 年出生于法國里昂,曾就讀于音樂戲劇學院,擁有法國高等師范學院哲學博士學位。他深受哲學家狄德羅的影響,作品繼承了法蘭西文學與哲學融會的傳統,充滿了對生命、宗教、人性等的追問,在藝術與暢銷之間達到了一種美妙的平衡。怪不得本書中的安娜在哲學加宗教的對話里能那麼侃侃而談、言簡意賅。

  施密特的作品還有《訪客》、《利己教派》、《紀念天使協奏曲》、《無法增重的相撲手》、《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來自巴格達的尤利西斯》和《諾亞的孩子》等,被譯成40多種語言,與《小王子》《聖經》一起入選法國《讀書》雜志“改變一生的書籍”書單,戲劇也在50多個國家上演。他還榮獲過龔古爾短篇小說獎,法蘭西學院戲劇大獎,莫里哀戲劇獎。是當代法語作家中讀者最廣、作品被改編次數最多的作家之一。

  其實,施密特的《鏡子中的女人》並不是一部女權小說,書里甚至沒有什麼抗爭的痕跡。有的只是按照本心追求自由的想法,和一步步去實踐的勇氣。所以也可以說它是部人的進化史,只不過這一段碰巧是由女性來演繹罷了。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