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6.宋希濂不得不對自己的信仰進行反省

時間:2013-05-15 09:28   來源:中國臺灣網

  16.宋希濂不得不對自己的信仰進行反省,第一步就是學習《毛澤東選集》

  “司令部是什麼?軍事上講,它是指揮機關;政治上講,它是統帥機關。可是哲學上呢?它就是人的大腦,大腦里面的神經中樞。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有司令部,司令長官不是別人,是自己,是自己的思想!”這是宋希濂在功德林學習會上的發言。值得肯定的,也許不是這段話的質量,而是他能夠結合思想的活動,從自身實際出發,從內心深處出發。

  這位先前的國民黨川鄂綏靖公署主任,是早年的共產黨員。黃埔一期以前,在老家湘鄉進程潛辦的學兵隊的時候,他就參加了黨組織。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血腥鎮壓的時候,他退出了共產黨。以後程潛保送他去日本留學,歸國後隨張治中籌建蔣介石的禦林軍,也就是後來的教導軍,從而成為蔣家王朝的奴仆與幫兇。晚年的宋希濂寫了一本題為《鷹犬將軍》的回憶錄,這“鷹犬”二字指的就是他在那個時期的經歷。西南戰役被俘後,宋希濂被關押在重慶歌樂山南麓的白公館。這里與北麓的渣滓洞,共同組成了當年的中美合作所。共產黨囚禁宋希濂的那個房間,正是國民黨囚禁共產黨新四軍軍長葉挺的地方。此事應該說是一種巧合,可是宋希濂認為那是命運的安排,他相信宇宙間存在一種神秘的力量,任何人都無法與之抗衡。解放之初,陳賡以解放軍大將的身份來到重慶,特意去歌樂山看望他的黃埔一期同學宋希濂和曾擴情。當宋希濂把他對宇宙的看法和盤托出的時候,先前的國民黨四川省黨部主任曾擴情批評他相信封建迷信;陳賡沒有批評他,只是告訴他馬列主義學說既講世界觀,也講宇宙觀,毛澤東的過人之處,正在于這位共產黨領袖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建立了完整的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體係。陳賡建議宋希濂去讀毛澤東的《矛盾論》,“等你讀完了,你的矛盾就解決了……”

  宋希濂讀了,頗有心得,以致到了功德林,他擔任學習組長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主持關于《矛盾論》的討論。首先發言的是張淦,這位自詡“桂林才子”的原國民黨第三兵團司令說,他完全同意毛澤東的一個論點,即“在中國,則有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的思想,曾經長期地為腐朽了的封建統治階級所擁護”。張淦認為,這個論點擊中了代表大地主大資本家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的要害。“那麼,你們知道‘形而上學’的出處麼?”張淦問。見無人回答,他閉上眼睛,搖頭晃腦地背誦起來:“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張淦解釋說,這是《易經?係辭上傳》第十二章里的話,“可見,毛澤東懂《易經》,不然,他寫不出《矛盾論》。《易經》是很難讀懂的,看來,現在只有兩個人有這個本事,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我本人。”張淦的狂妄立刻遭到杜聿明、范漢傑和楊伯濤等人炮火般的反擊,討論會也因此而中斷。

  宋希濂卻一言未發,萬物靜觀。他現在思考的是另一個問題:在昔日的戰場上,杜聿明從容鎮定,有膽有識;范漢傑老成持重,極有主見;楊伯濤後起之秀,智勇雙全。可是在今天的討論會上,即便有了張淦這樣的活靶子,他們的發言也因為抓不住要害,而不具任何殺傷力。就是說,較之他認識的共產黨人,他們至少在認識問題的方法上還存在著距離。

  宋希濂想起了瞿秋白。這位共產黨人當時擔任中央工農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員,1935年在福建省武平縣被國民黨軍隊逮捕。宋希濂當時就在武平縣,擔任著國民黨三十六師師長。瞿秋白被捕後,宋希濂曾到獄中探視,與瞿秋白有過這樣一次對話:“我在農村長大,當了多年軍人,走過許多地方。這次打下武平,進入你們所謂的蘇區,才知道你們‘打土豪分田地’的事。老實說,有幾百畝的地主,在每一個縣里,都是為數甚微。沒收這樣幾個地主的土地,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至于為數較多有幾十畝的小地主,大多數是祖先幾代辛勤勞動的積蓄,才逐步購置起來的。他們的生活比起城市里的大資本家,簡直有天壤之別。向這些小地主進行鬥爭,弄得他們家破人亡,未免太殘忍了。所以我覺得孫中山先生說中國社會只有大貧小貧之分,階級鬥爭不適合我國國情,是很有道理的。”

  瞿秋白答話說:“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專制統治,這是對于國家的偉大貢獻。但是,他信奉的三民主義,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論。實際情況是,中國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里,我們共產黨革命的目的,是要消滅剝削,不管是大地主還是小地主,不管是大資本家還是小資本家,他們都屬于剝削階級。道理很簡單,有地主,就有被剝削的農民,有資本家,就有被剝削的工人,中國社會各個階級的形成已經涇渭分明。事既如此,怎麼能說階級鬥爭不適合于我們國情呢?”

  幾天以後,宋希濂接到蔣介石“限即刻到”的電令,“著將瞿秋白就地處決具報”。上午9點,國民黨三十六師警衛連長將這位共產黨人從牢房押出,宋希濂和司令部一百多個軍官都站在臺階上,目送瞿秋白緩緩離去,直到附近的中山公園。宋希濂沒有想到,這位身體單薄、面部清瘦的中年人在死神面前竟能如此神態自若,更沒有想到,行刑前的十五分鐘,面對警衛連三十多個官兵,瞿秋白竟能這樣繼續著前幾天與宋希濂的話題:“我知道,你們都是農民抑或工人的兒子,因為吃糧當兵,地主、資本家的後人用不著這樣做。可是,我得告訴你們,你們父母被剝削的是血汗,你們自己被壓榨的是生命,讓你們永世不得翻身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資本家利益的國民黨反動統治。”說完,瞿秋白振臂高呼:“打倒國民黨!建立新中國!”

  昔時,宋希濂佩服瞿秋白的人格,卻並不讚同他的觀點;而今,當這位共產黨人的理想已變成現實的時候,宋希濂不得不冷靜下來,對自己的信仰進行反省。反省的第一步,便是學習共產黨理論,從《毛澤東選集》開始。

  處世之道

  ——國民黨的派係鬥爭,從戰場轉到牢房,再從牢房轉到書房。不過,他們漸漸達成共識:失敗的痛,應該結束了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