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三章(3)首次向領袖進言受到重視,但是行動又一次受挫

時間:2013-03-21 10: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6月中旬的一天,蔣介石來到日本。

  陳其美告訴蔣介石:孫先生接到東北黨人的報告,說吉林、黑龍江兩省軍隊已策反成熟,請速派員前往主持。

  “中華革命黨成立在即,我一時走不開,和孫先生商議,決定派你帶丁景梁一起,前往東北。”陳其美說,“那里情況到底如何,你們先行探視,視察情況後再決定如何行動。”

  蔣介石接到任務,立即著手準備。

  孫先生親筆寫了若幹封書信,有給東北軍政首腦的,有給日本關東軍的。

  蔣介石並和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取得了聯絡,商定蔣介石此行,由日本關東軍掩護、接待。

  于是,蔣介石化名石田雄正,和化名長野周作的丁景梁一起,啟程前往東北。 

  就在蔣介石抵達第一站──安東的前一天,即7月8日,中華革命黨在東京築地精養軒正式成立,孫先生宣誓就任黨總理之職;英士兄為總務部長,地位僅此于孫先生。 黨總部設立四個部,財政部部長張靜江、黨務部部長居正、軍務部部長許崇智、政治部部長胡漢民等,也都各自就任。 

  路上,閒談中,蔣介石很是愧疚地對丁景梁說:“可惜,孫先生第一次交辦的任務,兄弟沒有完成!”

  丁景梁安慰說:“介石兄不必介懷。雖說上海軍事行動失敗,但介石兄的盡心盡職,孫先生、英士兄都很讚賞,此次行動,介石兄已給黨中諸同志,一個良好印象。 況且,大總統通緝令一發,介石兄名氣大增啊!”

  兩個人滿懷希望,興衝衝而來,從安東、到哈爾濱、齊齊哈爾,再到長春,一路上,接觸軍隊,深入城鄉,不辭辛苦,結果卻是大失所望! 

  一路走下來,情況清楚了:哪里有成熟的條件,純粹是個別黨人為騙取經費,謊報軍情! 

  “現在看,東北各地,無論是國人的革命熱情,還是革命武裝力量,都是微弱無力的,與南方諸省相比,前景更加堪憂。” 考察尚未結束,蔣介石便向丁景梁談了他的觀感,“倘若沒有日本關東軍的掩護和接待,我等在這些地方的調查,根本無以展開。哪里還有實行革命的條件啊!看來,以東北做革命根據地,是不現實的。還是應該以江浙為根據地,尤其是上海。”

  丁景梁讚同蔣介石的結論。

  正在這時,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個消息,歐戰爆發了!有觀察家認為,此次歐戰,將蔓延成為一次世界大戰!

  這引起了蔣介石一行的高度關注,也成為他們談論的話題。茶余飯後,都會研判歐戰形勢及走向,分析可能對中國國內局勢的影響。

  “此次歐戰,必引起國際關係新變化,吾輩革命黨人,不能只專注于國內,必須注意外交問題。”蔣介石說,“下一步,應當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吾國革命前途的因素,制定推翻軍閥政府的計劃。”

  “這些想法,要讓孫先生知道!”蔣介石決定,直接給孫先生寫信,陳述自己的研判和設想。

  本黨今日之進行,異統一各省革命計劃,確定全盤整個之方案,集中一點,注全力、聚精銳以赴之,是為今日之第一急務也。……至江浙之戰略,以地勢與兵力之關係,是海主陸從,西守北攻,為今日惟一之根據地點。

  信發出去不久,結束了在東北的考察,蔣介石趕到日本,向陳其美報告情況,他也沒有忘記告訴陳其美說:“在同日本軍人的交往過程中,小弟還是盡量保持作為中國人所應有的姿態。”蔣介石說,“那天,在長春鐵道飯店出席日本軍人招待會時,小弟向日軍聯隊長轉達了孫先生的話:‘日本人如果不將東北和臺灣交還給我們,並保證朝鮮獨立,我們革命運動是不能停止的。’”

  蔣介石還談了他給孫先生信中的一些想法。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