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馮玉祥下野通電(一九二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時間:2013-03-08 11:15   來源:中國臺灣網

  軍急。

  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安慶、福州、南寧、廣州、雲南、貴陽、成都、長沙、武昌、漢口、濟南、開封、北平、天津、太原、蘭州、西寧、寧夏、歸化廳、張家口、承德、齊齊哈爾、吉林、庫倫、迪化,全國各機關、各團體、各報館均鑒:玉祥待罪戎行,垂三十載。自辛亥革命,起義灤州,十八年之間,如推翻洪憲,討伐復辟,首都革命,會師北伐諸役,無不追隨諸先進,共同奮鬥。區區之志,竊欲求國家之自由平等,實現三民主義,為大多數貧苦同胞謀幸福,成敗利鈍,皆所弗顧。去歲北伐完成,大局粗定,全國喁喁,望治如歲,以為從此可以長保和平,永絕內亂,先總理之教義,將可次第實施。不意入春以來,戰端又啟。武漢事息,而川、滇、黔、粵、桂繼之。玉祥養謼華山,深居簡出,嘗惴惴焉,以國危民困,萬不可再有內戰,以自取覆亡。不料區區苦衷,公不見諒于人,私不見諒于友。謠言紛起,岌岌若不可終日。玉祥矢志革命,不計其他,凡有利于國家,有益于人民者,無不可隱忍退讓,以求良心之所安,決不忍再見大局之分裂也。謹潔身引退,以謝國人。自五月二十七日起,所有各處文電,一概謝絕。從此入山讀書,遂我初志。但能為太平之民,于願足矣。邦人君子,亮察為幸。馮玉祥。感。印。

  (馮玉祥著:《馮玉祥選集》,中卷,第59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第一版。)

  【注】馮玉祥下野後,于五月二十九日“命王羲檉擬電致蔣,謂余已通電下野,決遊青藏,軍民皆為國家所有,如能平等待遇,來日方長,私交可仍舊也”(《馮玉祥日記》,第二冊,頁第641頁。)事實上馮玉祥下野後,命令所部一律撤至潼關以西,再將潼關封鎖,以保全實力。蔣介石于六月五日對馮玉祥之下野發表意見雲:“凡政治家及軍人與上官意見不合時,則應辭職,于職責上有過失時,則應負責。現在官吏一犯大罪,發一下野通電,以為萬事全休,殊非正當辦法。馮玉祥日前布告叛逆,各國認彼為一方面之交戰團體,然未及一星期見形勢不利,即宣布下野,對于如此狡猾之行動,若聽其自然,恐將釀成巨禍。馮現率數十萬軍隊,三星期而三易其旗幟,迨至最後勢窮力竭,乃宣布下野,對于如此人格破產者,凡我同志同胞,鹹宜注意,勿為其姦言所惑。”(一九二九年六月六日上海《時報》)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