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二、十八天政爭之逐步發展

時間:2012-10-23 16:13   來源:濟南時報

  二、十八天政爭之逐步發展

  今將上表所列出此十八天中之政爭逐步列出如下:

  (一)陳立夫先生在事先知道蔣先生心中要指定張群“組閣”,此由五月六日國民黨中常會決議“張案”可知也。

  (二)在此同時,中常會亦決議推舉陳立夫為“立法院副院長”。因此“陳案”及“張案”之兩案並列,是綁在一起的包裹性政治協定。

  (三)在中常會五月六日通過“陳案”之後,“立法院”中的“團派”(反陳派)即醞釀杯葛“陳案”,蔣先生乃在公開的宣傳會報中,以及在私下,都嚴予申斥之,以支持“陳案”。

  (四)可是在五月十七日陳立夫競選“立法院副院長”時,發生了下述兩件事,使“CC”及陳立夫認為反陳派並未信守其政治承諾,而且蔣先生也默許此事,此即:

  (甲)“團派”(反陳派)另推傅思義“委員”出馬與陳立夫競逐“副院長”,因之陳立夫“費力甚多”才能當選“副院長”。

  (乙)選舉前一天,即五月十六日星期一,蔣先生偕夫人離開“首都”南京兩天,好整以暇地去無錫遊玩太湖,到了選後才回南京。

  因此他們認為蔣先生對陳立夫“不夠支持”。

  (五)五月十八日,即“立法院”選舉正、副“院長”後一天,張群已感覺到“CC”將為十七日選“副院長”一事對他發動反擊,因而臨時抽身,堅辭“組閣”之新命。

  此時蔣先生並未感覺及此,不明了張群為什麼臨陣逃脫,乃在日記中大發牢騷,嚴加指責。

  (六)五月二十日蔣先生在就任“總統”前兩小時,召開了一個四人小組會議,顧祝同(墨三)出席,他代表何應欽表示不願“組閣”。而另外兩位出席者,即陳立夫及張道藩乃建議由黨籍“立委”舉行一次假投票,以“測試張群之得票數”,蔣先生予以批準。

  (七)在五月二十一日舉行假投票之前數小時,陳立夫面告蔣先生張群將要落榜,兩人大起口角。亦因之可知在假投票中,陳先生及“CC”已預作安排,否則既然是秘密投票,陳先生怎麼可能預知結果?

  (八)假投票之結果,何應欽得票高出張群。

  (九)蔣先生覺得受了陳立夫之“壓迫脅制”,大為不滿,乃在五月二十一日晚飯召見陳布雷,大吐苦水。

  (十)陳布雷一方面為陳立夫緩頰,二方面推介翁文灝“組閣”。

  (十一)蔣先生乃予接受,並在五月二十三日召見何應欽面告將另提翁文灝“組閣”也,並在五月二十四日交由中常會及“立法院”通過。

  此次政爭乃告平息。

  (十二)蔣先生受了陳布雷為陳立夫緩頰的影響,把他的罪名由“壓迫脅制”改為“蒙騙總裁”,並把張道藩也列為“共犯”,此示陳立夫也是受了他的幹部之影響也。

  拙作《解析》一文中,有關此政爭的記述,因之有下列需要修正之處:

  (一)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到十二月的翁“內閣”期間,陳先生是“立法院副院長”,並未入閣,要等到當年十二月底,孫科繼翁文灝“組閣”時,陳立夫才改任“政務委員”,辭去“立法委員”。

  (二)為了假投票事,蔣、陳二人之爭執,是在五月二十一日上午,而假投票則在當天下午舉行,因之並非如拙作所說的在假投票之後。

  (三)陳立夫當面告訴蔣先生他的幹部都將不會支持張群,並明告理由,並非如拙作所說的作了推諉搪塞之辭。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