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0.大陸會議.阻斷貿易

時間:2012-11-12 08:1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內斂的華盛頓,從來都會將感情深埋心底。但這一次,他沒法再假裝淡定,因為他的女兒病了。痛苦不已的華盛頓日夜守候在女兒的身邊,虔誠地向上帝祈禱,希望能挽留住她年輕的生命。可惜最終死神還是降臨了,他帶走了年僅17歲的小卡爾蒂斯。華盛頓留在家中撫慰悲痛欲絕的妻子的同時,自己也是心如刀絞。妻子告訴華盛頓,她在小卡爾蒂斯去世之前便有了預感。如今,兒子約翰成了夫妻倆唯一的希望。對于兒子的教育問題,華盛頓頭疼不已。要知道,約翰不僅從小深受母親的溺愛,同時還擁有著數額不小的個人財產。在安納波牧師門下學習的時候,約翰就經常無故逃課返回家中,因此只接受了斷斷續續的教育。

  家人準備將約翰送往國外讀書。華盛頓從俄亥俄州回來後才得知這一計劃,隨後便表示了反對。在他的堅持下,家人做出了讓步。雙方達成共識,讓約翰先接受本國文化的熏陶,出國的事先推遲一段時間。一年時光很快又過去了,約翰居然將心上人帶到了華盛頓夫婦面前。在勉強同意約翰與女友的訂婚後,華盛頓堅決不同意兒子提出的結婚。雖然女方的父母認為兩個人是天作之合,但在華盛頓看來,這麼早就結婚有些太倉促。雙方父母最終約定,婚事推遲到兩個人讀完兩年大學後。沒想到只在大學待了不到一年,約翰便跑回家中,向母親提出要操辦婚事。在妻子一口允諾兒子後,華盛頓對此只能默認。1774年2月3日,約翰與尚未年滿21歲的新娘步入了婚姻殿堂。

  英國政府眼看殖民地的反英情緒越來越高漲,怒火中燒。不幸的波士頓人遭了殃,他們成為英國發泄怒火的對象。議會出臺的法案規定,從1774年6月1日起,波士頓港口將被禁止卸載和停放任何貨物。不久後,波士頓當地的議員、法官和郡長的大權被下令全部由英王一人獨攬。眼看當地的反英浪潮仍未平息,議會又在隨後出臺了第三個法案,規定那些犯內外勾結罪的人將受到嚴懲,審判將全部在大不列顛進行。

  波士頓人到了此時,已經忍無可忍。一次州全體會議,在5月的弗吉尼亞順利召開。參加會議的人群中,出現了老牌貴族丹木爾勳爵及其妻子和子女的身影,這不僅使丹木爾家族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也促成了弗吉尼亞州的貴族圈子的形成。5月16日,華盛頓抵達威廉斯堡。顯赫的地位以及與總督密切的關係,讓華盛頓得以于當晚與各界政要共進晚餐。晚餐過後,就在大家打算去睡個好覺的時候,波士頓港口即將關閉的消息從議會傳到了威廉斯堡。

  在法令被現場宣讀後,憤怒的情緒點燃了整個會場,且久久無法平息。不久之後,一份抗議書被刊登在了州議會雜志上。人們約定,將今後的6月1日定為蒙恥日,進行齋戒和祈禱活動。在議會的號召下,憤慨的民眾一齊立誓,堅決反抗英政府幹涉殖民地自由的無恥行徑。丹木爾勳爵為了避免事態的惡化,于第二天便宣布議會解散。盡管如此,議員們的活動並沒有就此停止。為了譴責英政府的波士頓法案,大家在暗地里通過了一係列的決議。關于全美大會的人選、會址等問題,也在有條不紊地準備著。

  在此之前,雖然紐約和波士頓的市議會都有過類似的提法,但這次表明國家概念的全美會議無疑寫下了美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一筆。各殖民地在聽到弗吉尼亞的召喚後,無一例外地予以響應。經過熱烈的討論,費城被定為會議的舉辦地,舉辦時間定在9月。解散議會的決定並沒有讓丹木爾勳爵成為眾矢之的,議員們依然保持了對他的尊敬。另外,盡管兩個人意見頗多不和,但華盛頓也並沒有因此而疏遠他。在前夜留宿勳爵家中後,華盛頓于6月25日清晨坐上了勳爵的馬車,快馬加鞭地趕回了農場。波士頓市議會發出的信函,于28日抵達了華盛頓家中。信件的主要內容是,呼吁美洲人民停止所有與英方的貿易活動。另外,為了共同商榷全美聯合會的成立問題,新老議員們均被邀請去參加8月1日在威廉斯堡舉行的會議。

  按照法案規定,波士頓港口將于6月1日封閉,而這一天也注定成為當地民眾心中的恥辱。6月1日,伴隨著威廉斯堡的鐘聲,波士頓港口正式關閉。隨著波士頓法案的實質性實施,港口的一切事務停止運行。當時接替阿姆赫斯特擔任英軍全美指揮官的托馬斯蓋齊將軍,被同時任命為馬薩諸塞州的軍事指揮官,他奉命保證這些強制性法案的順利實施。善于見風使舵的蓋齊將軍是個招人喜歡的老好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溫和儒雅的他遇事往往會選擇息事寧人。英勇與果敢的缺乏,注定了他不會是一個太出色的軍事指揮家。

  在美洲大陸的長期徵戰,讓蓋齊將軍自以為對美洲人民知根知底。按照他的荒謬說法,只要英國人不像羔羊般軟弱,美洲人就絕不會像獅子般強悍。他甚至還曾狂妄地聲稱,波士頓事件交給他來辦,五個團的兵力便綽綽有余。蓋齊的工作本來就不討好,再加上屢次出言不遜,我們也就不難想象美洲民眾對他是有多麼恨之入骨了。隨著州大會的順利開展,民眾也漸漸達成共識。隨後出臺的法案宣布,自8月1日起,美洲大陸將斷絕與英國的一切貿易關係。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蓋齊吃驚不已。在他的命令下,所有刊登了此法案的報紙全被查封。公然駐扎波士頓的步兵和炮兵部隊,更是讓當地民眾的敵對情緒達到了最高潮。人們猜測,為了平息動亂,英議會恐怕要不惜訴諸武力了。

  費爾法克斯縣的居民大會,在華盛頓回到弗農山莊後不久就召開了。幾項英國最近出臺的法案,成為會議討論的焦點。另外,一個新的委員會誕生了,華盛頓眾望所歸地當選為委員會主席。作為華盛頓的好友,在民眾熱情擁戴華盛頓的同時,拜倫費爾法克斯先生向他吐露了自己的些許擔憂。在來信中,他建議華盛頓向英國國王寫一封請願書,看看英政府能不能對美國議會網開一面。

  7月17日,也就是全縣大會召開的前一天,華盛頓本應該收到拜倫費爾法克斯先生的一封長信。信件的主要內容,是對委員會的幾條決議的反對意見。可惜,信件直到第二日才抵達。此時,華盛頓已是全縣的代表,將要參加8月1日于威廉斯堡舉行的全區大會,而那些有待商榷的決議,也已經全部通過。一等會議結束,華盛頓便立即寫了回信。在信中他告訴費爾法克斯先生,等待英方的讓步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在華盛頓看來,波士頓人民做出的抵抗是合理的,英方根本就不能借此採取強硬措施。隨著今年以來英方種種法案的陸續頒布,美洲人民正在被一步步推入深淵。另一方面,華盛頓認為請願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從蓋齊將軍的演說和行為中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沒把這些“刁民”的請願放在眼里。在種種給英方施加壓力的手段中,華盛頓更傾向于抵制英貨。他堅信,英國的貨物多被拒絕一件,美洲人民的苦難便能多減少一分。

  8月1日,作為費爾法克斯縣的代表,華盛頓在威廉斯堡參加弗吉尼亞各地區的代表大會。在遞交了反映本縣民意的幾項決議後,華盛頓開始在會議上大放異彩。熱情高漲的華盛頓在會議上滔滔不絕,毫無保留地提出了許多自己的看法,讓周圍的代表們佩服不已。在通過了與費爾法克斯縣的精神一致的決議後,為期六天的會議圓滿結束。作為弗吉尼亞的代表,佩頓蘭道爾夫、里查德亨利李、喬治華盛頓、帕特里克亨利、里查德布蘭德、本傑明哈里森、愛德蒙德、潘德爾頓將參加隨後舉行的全國大會。

  隨著時間的臨近,各地的代表們陸續起程趕往費城。對于這些反抗王權的異端分子,蓋齊將軍可謂恨之入骨,他隨時準備將他們一網打盡。而面對潛在的威脅,英勇的代表們無所畏懼。

  1774年9月5日,除了佐治亞州之外的來自各地的51名代表悉數到場,全國代表大會于費城卡蓬特會廳的一個房間里順利召開。在場的都是美洲大地上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不過將他們聚集在一起,倒還是第一次。不管是對于個人還是整個美洲,這次會面都是一個偉大的里程碑。

  沒想到的是,會議在一開始就出了岔子。在各地代表的人數不一的情況下,選舉方式的選擇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代表們都不肯做出讓步,一部分人支持以州為單位,另一部分人則堅決支持以個人為單位。就在雙方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帕特里克站了出來。他義正詞嚴地批評了爭執不已的代表們。他說,如今大家已是統一戰線的盟友,應盡量避免產生內訌。大會最終做出決定,以州為單位進行投票,每個州擁有一票選舉權。

  隨後又有人提出意見,應該在會前進行禱告儀式,以確保大會的莊嚴神聖。對此,立馬就有反對者站了出來,提出不能強行統一信仰,畢竟每個人的信仰都是自由的。對于這個觀點,塞繆爾亞當斯起身進行了反駁。他認為,只要對祖國的忠誠是一致的,那麼不管信仰什麼,都應該同意禱告活動。在決議通過後,大會向杜齊發出了邀請函,希望他能來費城主持禱告。同一天,英軍炮轟波士頓的消息傳到了費城,這讓代表們個個憤慨不已。在第二天的會議上,南部代表們向東部代表們致以了誠摯的問候。

  大會通過了一項反對英議會的決議,指責他們幹涉馬薩諸塞州人民的自由權。另一方面,反對強制法案的決心在會議中被再次強調。代表們陸續上交了本州的決議,而這些決議無一例外地被批準通過,並最終被整合成了美洲人民的共同宣言。宣言的主要內容,是強調人民的生存、自由、財產等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立法會的權利,也在宣言中被明確提出。立法會向議會要求,包括本會的立法權、對貿易規則及議會方案的審核權在內的諸多權利,必須被明確保證。宣言同時指出,英國法律需要進一步修正,包括向國王請願在內的公民基本權利應被明確規定。他們同時提出要求,希望國家能尊重和保護公平的基本權利,而不是肆意加以侵害。

  大會認為,英政府的兩條行徑是不能容忍的,一是和平時期在殖民地駐守了軍隊,二是王室成員侵犯了地方民眾的自由,他們明顯幹涉了地方行政和司法事務。宣言的最後還補充了一點:“對于那些引起公憤的強制性方案,美洲人民堅決不予接受。希望英政府能自覺修改方案的不公之處,安撫美洲人民的敵對情緒。”

  在美洲人民爭取自由與平等的堅定決心下,大會決定採取以下措施:首先,那些抵制英國貨物的條例將被締結;其次,會議結束後將有兩封信誕生,一封會被寄往英國用以施加壓力,另一封將被保留起來,以提醒殖民地人民勿忘恥辱;最後,會議決定再向國王遞交一封請願書,試探事情是否還有轉機。

  代表們在會議上的認真程度,絕對不亞于任何一個國家的議員。為了讓每一個議題都得到充分討論,會議前後持續了整整51天。在這些天里,華盛頓可謂不遺余力,他毫無保留地表露了自己的想法與思想,這也為他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在此期間,華盛頓收到了一封讓他很不愉快的信件。來自波士頓的羅伯特麥肯基上校在信中寫到,不管是馬薩諸塞州的人民,還是波士頓人接二連三的抗議與集會,都讓他深惡痛絕。麥肯基在信的最後告訴華盛頓,不管發生什麼情況,他都做好了準備去迎接。他甚至寫到,如果刁民們的行徑太過出格,自己將不惜訴諸武力。

  對于此人囂張的挑釁,華盛頓反感不已,他在讀完信後立即予以回應。華盛頓沒有用外交辭令,他在回信中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對于麥肯基上校的麻木與冷血,他在悲哀之余予以了尖銳的嘲諷與批評。至于對方的威脅,華盛頓只是莞爾一笑。

  在政治立場上,華盛頓將自由與平等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超過了生命。所以,雖然未來的路途是充滿險阻的,他還是肯定了馬薩諸塞州政府的行為,讚賞了這一行為的進步性。此次全國大會的召開就像一縷陽光,照亮了華盛頓在黑暗中摸索多時的道路,讓他看到了民主的希望。這些日子對華盛頓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自此之後,華盛頓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而民族獨立的念頭也在他心中悄悄生根。每逢會議期間的空閒時間,華盛頓便去與各地代表親切交談,相互交流許多問題。最困擾華盛頓的難題是,到底應不應該徹底脫離英國政府的懷抱。

  蓋齊將軍的舉措引起了謠言,一時之間,波士頓將被炮轟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一開始就駐扎于廣場的英軍部隊和隨處可見的野戰炮,本已讓波士頓市民夜不能寐。如今,彈藥庫的大批軍火又在蓋齊將軍的命令下運至波士頓,不免讓市民們心驚肉跳。與此同時,兩個中隊的王室士兵奉命乘船出發,沿著麥斯蒂克河直達麥德福爾德,在奪取那里的軍火後立即將其偷運至威廉斯堡。在這一消息披露後,成千上萬的波士頓青年涌上街頭,用遊行的方式表達了對英國運送軍火的反對。在英軍的一係列舉動後,流言已經籠罩整個波士頓。

  為了避免騷亂,五十九團奉蓋齊將軍之命趕往波士頓隘口。火速抵達後,部隊在那里加緊構築了防禦工事,並派出守衛嚴加防范。另一方面,康涅狄格州的市民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迅速集結在了一起,誓死要守衛家園。

  在消息傳至費城後,各州紛紛伸出援手。他們向波士頓許諾,會竭盡全力予以支援。雖然波士頓當地的數人收到了國王送來的委任狀,但他們大都在隨後選擇辭職。

  由于市民的敵對情緒不斷升溫,蓋齊將軍延後了在9月1日為下月召開的塞勒姆大會進行選舉的計劃。可市民們不吃他這一套,選舉活動最終如期舉

  美國俄勒岡州首府。

  行。選舉當天,在蓋齊將軍久久還未露面後,代表們自行決定選舉開始,並最終選出了約翰漢考克擔任大會主席。在未獲國王允諾的情況下,此舉意味著代表們行使了最高權力。眼看著冬日將近,蓋齊眉頭的陰霾滿布,他知道局勢已經越來越難以掌控。整個馬薩諸塞州,只有波士頓有英軍駐守。如果這里失守,那麼國王的擁戴者將會成為過街老鼠,找不到任何藏身之地。

  事到如今,蓋齊將軍也不得不承認,地方大會處理事務的果斷與堅決令人敬佩。在商議組建地方軍隊後,尋找指揮官的計劃便開始有條不紊地實行。安全委員會擁有城市的安全執行權,他們將負責民兵與指揮官的招募事宜。為了大批軍事物資能夠順利集結,大會又做了相關安排。馬薩諸塞州的積極備戰,引起了全國上下的一場風波。在這樣的形勢下,武裝行動已不僅僅限于過去的新英格蘭,中部和南部各州也將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第一個站出來吹響戰鬥號角的,是弗吉尼亞人。在民兵法的許可范圍內,當地的獨立隊于不久後成立。在歷史經驗的指導下,備戰進行得有條不紊。不同的是,各自為政的情況沒有再次出現,各個中隊遇事都會向華盛頓虛心請教。華盛頓的領袖地位,已經無人能撼動。

  來年3月,華盛頓又一次被推舉為費爾法克斯縣的代表,參加了在里士滿召開的第二次弗吉尼亞大會。會上,帕特里克發表了振奮人心的講話,號召大家組建民兵部隊。作為此計劃的具體實施步驟的擬定人,華盛頓當然表示了強烈支持。華盛頓雖然不是什麼好戰分子,但他早已是這支部隊指揮官的不二人選。作為華盛頓的兄弟,奧古斯丁憑借殷實的財力成立了一支獨立中隊,隨時隨地聽候他的召喚。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