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宋
宋太祖
宋太祖:你們讀書人就是死腦筋!這還不簡單?你們打一架,誰贏,我就讓誰當狀元。
背景:王嗣宗與趙昌言為一狀元,爭得面紅耳赤。趙匡胤說:“你們讀書人就是死腦筋,這還不簡單?你們打一架,誰贏,我就讓誰當狀元。”兩人便廝打起來。王猴急,使出了老婆拳,一拳打飛了趙的帽子。趙見勢頭不對,舉雙手投降:“老王,還是你厲害,你厲害。”王經過巔峰對決,如願以償,做了狀元。
人物小檔案
姓名:趙匡胤
別號:香孩兒、宋太祖、趙九重
生卒:公元927 年至公元976 年
家庭成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太後
陵墓:永昌陵
發跡得力于:在襄陽一位老僧人的推薦下,去投奔了郭威
主要功績:建立宋朝,局部解決混亂局面
最囧的事情:畢生只寫一首半詩,半首詩是在中秋之夜因卡殼而
停
最給力的稱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影響最深遠的作秀:杯酒釋兵權
被炒熱的死亡謎團:燭影斧聲
自以為是的舉措: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導致三冗兩積(冗官、冗兵、冗費,積貧、積弱)
趙匡胤用彈珠在後院射麻雀玩。一臣子聲稱有大事,需要面見趙匡胤。趙匡胤便立即接見了他,看完奏章,大怒,才知奏章中乃一小事,便開始詰問那臣子。那臣子正言說道:“臣這件事再小,也比陛下射麻雀玩這件事要大得多。”趙匡胤大怒,拿起斧子,便砸掉了那臣子的兩個門牙。那臣子沒有齜牙咧嘴,大喊痛死了,而是去撿那兩顆門牙。趙匡胤隨口說道:“呦,這是要撿起物證,去告我啊?”臣子表示不敢有此念頭。趙匡胤知其是個忠臣,便重賞了他。
趙匡胤小時候家中貧苦潦倒,稍大些便推著獨輪車販運貨物過活。他曾推著滿車的西湖蓮藕,路過孝感西湖村。因路途艱辛,饑渴難忍,便到酒館中吃飯。可在此時,酒館之中飯食已全部賣完,在廚房僅有些豆油皮、蔥、姜等。趙匡胤餓了,要吃飯。酒館中的廚子便開動腦筋,從其獨輪車上拿了些西湖蓮藕,洗凈,切成絲狀,略為腌漬,放些佐料,做成一字形狀,再用豆油皮包牢,最後再一炸。做好後裝盤,便給趙匡胤端去了。趙匡胤邊吃邊讚賞,說:“豆油藕卷肴,兼備美酒好,落肚體通泰,今朝愁頓消。”從此,這一美食豆油藕卷便流傳開來。
趙匡胤半夜突然起來。他此時非常想吃羊肝,卻猶豫不決,不肯下令。左右仆人一臉茫然,說道:“您有什麼事就吩咐吧,我們定會照辦!”隨後,趙匡胤的風趣回答,再一次表現出他特有的可愛。他回答道:“我如果說了,每天必定有一只羊被你們殺死!”
蘇東坡和門人秦觀拿對方的胡須開玩笑。因蘇胡須稀疏,秦說:“君子(胡須)多乎哉?”這話出自《論語? 子罕》,原意是說君子要以仁愛為重。秦偷換概念,說“君子胡須應該很多呀!老師你是君子,可你的胡須這麼少,難道是你的胡須不想給你認證嗎?”因秦胡須茂盛,蘇回道:“小人樊(繁的諧音,多的意思)須(胡須簡稱)也。”這話出自《論語? 子路》,原意是說夫子批評請教如何科學種田的樊須。蘇在這里也改變原意:“秦觀你胡須那麼多難道你是個小人不成?”
米芾是個玩石大家。任州監軍時,看到一奇特立石,連說:“哎呀,哥們兒,我想見你太久了。在你這里,我可就是晚輩了,晚輩小生在這里給你跪拜了。”穿上官衣,戴上官帽,整理得幹凈利落,手握笏板,跪下就“葌,葌”磕頭,並念念有詞,叫它為“石丈”(怪石代稱)。又在城外河流岸邊,發現一醜石,命令手下搬回,並一下子就跪倒在地說:“石頭兄弟,我可是等了你20 年了。你怎麼才來啊!可讓為兄想死你了。”
焦千之是歐陽修的門生,曾去造訪北宋史學家劉攽。劉攽問:“你寫的《五代史》咋樣了?”焦千之回答說:“快寫完了。”劉攽又問:“你給韓瞠眼(韓通綽號)作傳了嗎?”焦千之說:“沒有。”劉攽大笑說:“如此一來,也只能是山寨貨了,不是行貨。不好,不好。”
子瞻帽(高高的帽子)因蘇東坡戴過而風靡北宋。蘇陪哲宗皇帝看戲。一小醜頭戴子瞻帽,誇道:“我的文章名聞天下,沒人敢與我來比詩畫。”別人說他吹牛皮。醜角繼續說道:“吹牛皮?你們這一個個凡人,沒看見我帶著子瞻帽嗎?我帶著子瞻帽,就是蘇東坡,他的文章詩畫可不是蓋的!”說罷,哄堂大笑,連哲宗皇帝也微微笑了笑,意味深長地看了蘇一眼。
章惇與蘇軾一同到野外郊遊,請蘇軾到一絕壁上題字。蘇軾見絕壁下是萬丈深淵,心中不免一顫,便表示不敢。章惇只身前往,抓起繩索,蕩過去,在絕壁大書:“章惇與蘇軾某年某月某日到此一遊。”然後,他又蕩了回來。章惇回來後,蘇軾拍拍其肩膀說:“你這人以後一定是個殺人狂,連自己的生命都如此不憐惜,更何況他人的性命呢?”章惇聽罷,大笑。後來果真如此。
宋徽宗在高俅、楊戩引薦下,第一次去找名妓李師師。因太過痛快,三人忘記了時間。眼看快到上朝時間了,高俅、楊戩連忙幫徽宗穿好衣服,直奔後宮而去,又急匆匆換上龍袍去上朝。等來到朝堂時,徽宗已比平日晚了許多。李師師勾人心魄,徽宗此時心里還想著她,臉上一會兒焦急,一會兒喜悅,一會兒又略顯猥瑣。文武大臣見情形不對,為慎重起見,便不再準備上表。故這日早朝便草草收場了。
趙構被金兵追殺之時,曾跑到寧波地區的一個村子里。當時他跑到了一個死胡同,便向一個坐在大谷籮筐上忙農活的村姑求救。村姑便讓他鑽進了大谷籮筐。金兵來到時,村姑告訴金兵他朝另一個方向跑了。趙構由此脫險,為了報答村姑的大恩大德,以“花布襤”挂屋檐( 類似小圍裙)為憑證,許諾將來會迎娶她進皇宮。趙構後來將此事告訴了他母後,而其母後卻將此事說了出去。等到趙構派大花轎前去迎娶時,卻發現全村各家各戶都挂著“花布襤”,便只好給予當地一個特權:但凡當地姑娘出嫁,都要坐大花轎。寧波娶妻用花轎的習俗由此流傳下來。
太師椅的出現與秦檜有關。秦檜坐在一把椅子上頭一仰,戴的頭巾掉到地上了。拍馬屁高手吳淵站在不遠處見秦檜頭巾掉了,就噌的一步跑過去,把頭巾撿起遞給秦檜。吳把上司坐椅子的苦惱記在心上,命人給秦檜量身定做了一把由荷葉作支撐的新式固定架安裝在椅圈上。自此,秦檜不再為坐椅子苦惱,太師椅也正式產生,在今天的鄉下還能見到。
南宋臨安的嚴某,坐堂行醫兼職開藥鋪,是醫治痢疾的專家。宋孝宗曾患痢疾,久治不愈,便把其召入宮中。皇帝痊愈後大喜,授其官為防禦,禦賜金杵臼。嚴家便打出“金杵臼嚴防禦”的金字招牌,聲名鵲起。
文同初畫墨竹,不甚珍惜,常被人索去,後求畫者越來越多,以致應接不暇,曾弄得心情極為厭煩,把求畫人送來的絹扔到地上,憤憤地說:“我要拿這些東西做襪子穿了!”後蘇軾畫竹,取法文同。時蘇軾在徐州做官,文同向求畫者說:“吾墨竹一派,近在徐州,可往求之。”又寫信給蘇軾說,“對不起了,做襪子的材料要聚到你那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