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解析最真實的自己

時間:2012-11-29 07:50   來源:中國臺灣網

  解析最真實的自己

  雖然有一萬個你,但是哪一個才是你呢?

  ——戴維帕卡德

  當我們確立自己的夢想,相信自己足夠強大的時候,是不是就是到了啟程的時刻,只要我們去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呢?

  未必!如果你最初所確立的目標並非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你尚未了解自己的內心真正是什麼樣的,你就會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你越是努力,你距離真實的自我和真實的夢想很可能就會越遠。

  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我們被分為不同的類別,擔負著許多角色和頭銜,有可能是學生、老師、律師、業務員……當我們承擔的角色紛雜,但是我們又對這些角色高度認同的時候,就很可能會出現和真實的自己脫節的情況。我們被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所拖累,所做的事情經常是別人期待的。眾多的角色,眾多的期待,很容易讓我們忘記,我們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個人。

  有一個音樂家,自幼習樂。刻苦的學習和訓練,讓他成為一個出色的音樂家。他每年都要到各地去巡回表演,他的演出總是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媒體的報導。對于別人,以及對于他自己,這都應該是一個完美的生活。刻苦的訓練,換來今日的成功,兒時的夢想已然成真。但是,這個音樂家在四十歲的時候,卻患上憂鬱症。他不想再碰那些樂器,即使勉強自己拿起樂器,他所演奏出的樂曲也早已失去往日的靈氣。

  兒時學習音樂是父母的安排,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並未認識到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出于一個兒子的角色,他遵從父母的安排。雖然,他成功了,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對真實自我不斷認識,他知道自己這種不開心的狀態不能再持續下去。于是,他把所有的樂器捐出去,然後買了一個牧場,過著牧民的生活。雖然沒有往日的眾星拱月,但是自由的生活讓他感覺到:這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或許人們很難認識到真實的自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自我會永遠離開你。人們可以假裝忘記真實的自我,但是在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一直就在那里。即使是那些接觸到真實自我的人,也很容易被舊有的生活所牽絆,對真實自我的渴望產生恐懼。如果人們接納真實的自我,就會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也會為了自己的成功而努力。

  年輕人將要在這個時候,選擇自己的職業,選擇自己的愛人,選擇自己的朋友,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于年輕人而言,最悲哀的就是:他們經常到了中年或老年的時候,才會意識到真實的自我,才會意識到自己當年的選擇是錯誤的。並非時光的流逝,而是偏狹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應該有的生機消失無蹤。在剛剛啟程的道路上,他們看到一個豐富而紛雜的社會,他們承擔著各種角色的期待,但是唯獨自己內心的聲音還不夠強大。

  人們經常會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怎麼辦?”

  蕭伯納曾經說:“生活對我來說,不是一支蠟燭,而是一支光芒四射的火炬。我正在舉著它,我要盡可能讓它燃得更亮。”

  同樣的,你要讓你內心的聲音,從一支蠟燭變為一支火炬,盡可能讓它發出更強的聲音。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摒除各種環境的影響,摒除各種角色的束縛,然後在這個安靜的環境中,試著和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

  你可以藉助瑜伽和禪坐,或是與長者交談,或僅僅是和自己對話。當你的心態和諧一致的時候,你就可以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當你依從內心的聲音,為自己而活的時候,幸福感才會潤澤你幹枯的心靈,就像雨露滋潤幹涸的土地。

  梭羅曾經說:“我來到森林,因為我想悠閒的生活,只面對現實生活的本質,並且發掘生活意義之所在。我不想當死亡降臨的時候,才發現我從未享受過生活的樂趣。我要充分享受人生,吸吮生活的全部滋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讓自己從未享受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樂趣!

  戴維帕卡德(David Packard),惠普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惠普公司的前主席兼CEO,硅谷創業的元老人物。

  智慧箴言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是蘋果“教父”喬布斯的人生格言,在他創業35年來,蘋果的每一款產品幾乎都是業界的奇跡,這正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自己心中所認為對的事情。當初,當喬布斯在董事會上宣布要生產手機時,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但是他們沒想到,在喬布斯那“瘋”了一般的堅持下,短短幾年,蘋果公司便因智能手機而家喻戶曉。“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掩蓋你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追隨自己的內心和直覺。” “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于重復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喬布斯就是在這兩句話的指引下,創造了一個個奇跡。

  第2課: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隨時準備著,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就成功了。”這是哈佛大學所堅持的校訓之一。做好準備的你,在面對機會的時候,能否成功,或許依然是一個疑問。但是,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毫無準備的你,必然會讓機會從身邊溜走,沒有留下一片雲彩,只會留下深深的惋惜。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