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二章 海軍部的重大任務

時間:2012-09-09 14:1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只有海戰——海軍部的作戰計劃——潛艇的襲擊——裝有潛艇探測器的拖網船——對商船的管制——護航制度——封鎖——我主持第一次會議的記錄——對南愛爾蘭港口的需要——主力艦隊的根據地——警戒措施不夠充分——“捉迷藏”——我訪問斯卡帕灣——在尤灣的回憶——“勇敢”號被擊沉——巡洋艦政策——第一個月的潛艇戰——收獲很多的9月——更廣泛的海戰行動——波蘭海軍的銳氣——羅斯福總統的來信

  在希特勒對波蘭展開了猛烈的進攻,以及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以後,緊接著卻出現了一個漫長而沉悶的間歇期。這引起了全世界人們的驚訝。張伯倫先生在一封由他的傳記作者發表的私人信中,把這個階段稱作“晦暗不明的戰爭”。〔1〕我覺得這個用語非常貼切而又達意傳神,所以就用作本書的題目。法國的軍隊並沒有對德國展開進攻。它們的動員已經完成,他們在整個前線雖保持接觸,卻按兵不動。德國人除了空中偵察以外,沒有對英國採取任何其他空中行動;同時,對法國也沒有空襲。法國政府要求我們暫時不要空襲德國,認為這會引起德國對他們尚未設防的軍火工廠進行報復。我們只是空投了一些小冊子,希望喚起德國人更高尚的道德觀念。這種離奇的陸地上和空中的戰爭局面,使人們驚異不止。法國和英國始終沒有行動,同時,在幾個星期內,德國戰爭機器的全部實力,已經把波蘭摧毀或徵服了。希特勒對于這種局面,當然沒有不滿的理由。

  另一方面,海上的戰鬥從戰爭一開始,便激烈地進行著,因此,海軍部便成為事變中最活躍的中心。9月3日,我們所有的船只仍在世界各地航行,執行它們的正常業務。突然間,它們遭到事先妥為分布的德國潛艇的襲擊,特別是在英國西面海洋的入口處。當天晚上九時,開往外國的一萬三千五百噸客輪“雅典娜”號被魚雷擊中沉沒,有一百二十人喪命,其中二十八名是美國公民。這件暴行在幾個小時內便傳遍了全世界。德國政府為避免引起美國方面的任何誤會,立即發表一項聲明,說我曾親自下令將一個炸彈放在船上,以炸毀這艘客輪來破壞德國和美國的關係。在不友好的方面,有些人竟相信這種謊言。〔2〕9月5日和6日,“波斯尼亞”號、“皇笏”號和“里奧?克拉羅”號先後在西班牙沿海被擊沉。所有這些都是重要的船只。

  我給海軍部的第一個節略,就是關于潛艇的威脅在最近的將來可能達到的規模:

  海軍情報局局長        1939年9月4日

  請給我一份報告,說明今後幾個月中德國現有的和將建成的潛艇的實力。請把航行遠洋的和小型的潛艇加以區別。對于每種潛艇續航能力的日數和英里數,請分別加以估計。

  我立即獲悉敵人共有潛艇六十艘,到1940年初可以有一百艘。5日,他們提出了更詳盡的答復,這是應該加以研究的。〔3〕有長距離續航能力的潛艇,數量極多,可以看出敵人實在有意使其潛艇盡早地在極遠的海洋中展開活動。

  海軍部對于增加我們反潛艇艦只數量的問題,已有極其周密的計劃。尤其是已經做好準備,要徵用八十六艘最大的和最快的拖網船,並在船上裝備潛艇探測器;拖網船的改裝工作已經進行到相當階段。關于建造大小驅逐艦、巡洋艦以及許多輔助船只的戰時造艦計劃,也已詳細擬定,自從宣戰以後,即已自動實行。上一次的大戰,已經證明護航制度有極大的優點。海軍部好幾天來管制著一切商船的行動,要求船長遵守關于航線以及參加護航隊的命令。但是因為我們的護航艦只數量不多,所以在敵人採取無限制的潛艇戰以前,海軍部不得不設法在海洋上採取躲避航行的政策,而且,最初不得不將其護航隊限于英國的東部沿海一帶。但“雅典娜”號的沉沒推翻了這些計劃。此後,我們在北大西洋也採用了護航辦法。

  護航隊的組織早已完全準備就緒,並曾召集船主們,就有關他們的防禦事項進行經常的磋商。此外,對各船長已發出訓令,指導他們如何應付在戰時必然要遇到的許多不熟悉的事情,同時,向他們提供了特殊的信號和其他設備,使他們能夠參加護航隊。商船船員面對著不可預測的前途,抱著果敢的決心。他們不滿足于擔任消極的任務,要求武裝。商船使用大炮進行自衛,在國際法上是一向被認為合法的。武裝遠洋商船和訓練水手,使他們能夠自衛,便成為海軍部立即付諸實行的計劃中的重要部分。迫使潛艇潛入海面下襲擊,而不在海面上以炮火襲擊,這不但使船只有較大的逃避機會,而且使襲擊的潛艇浪費其寶貴的魚雷,往往徒然消耗魚雷而毫無所獲。由于遠大的預見,上次大戰中用來對付潛艇的大炮被保存了下來,但防空的武器仍感到極端的缺乏。直到許多個月以後,才給商船提供了充分的防禦空襲的裝備,但在這段時期中,它們卻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我們在最初這段時間就計劃在戰爭爆發後的三個月以內,使一千艘船只至少各有一門反潛艇大炮。這個目的,事實上是達到了。

  除了保護我們自己的航運以外,我們還必須將德國的貿易往來從海上驅逐出去,同時阻止德國的一切輸入。我們極其嚴格地執行封鎖政策。一個經濟作戰部已告成立,負有指導政策的責任,而海軍部則主管執行的工作。敵人的航運,正如在1914年一樣,幾乎立即在公海上絕跡。德國的船只大部分躲避在中立國的港口內,或者在中途被阻截時,自行鑿沉。盡管如此,在1939年底以前,仍有敵人船只十五艘,共計七萬五千噸,為盟國所俘獲,並由我們加以使用。德國的大郵船“不來梅”號最初躲避在蘇聯摩爾曼斯克海港內,後來所以能回到德國,還是因為英國潛艇“薩蒙魚”號完全正確地、一絲不茍地遵守了國際法慣例而放過了它的緣故。〔4〕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