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美方在人民幣問題上的攻勢,王岐山暗藏機鋒。在2009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王岐山公開要求,美國必須確保中國在美資產安全。作為一個不尋常的舉動,王岐山在發言後,衝著我們記者的方位又提高聲音公開叮囑:“這份講稿可以提供給記者”。我一愣,在公開場合,叮囑向記者提供講稿,其實就等同于說明原先的計劃並沒有這樣的安排,這意味著是中方採取的新的行動,其中必有針對性。
至2011年5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已開過三輪。但在人民幣匯率上最激烈的攻防,則發生在2009年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一輪對話中。作為新華社駐華盛頓記者,我參與報道了對話的全過程。其中的你來我往、鬥智鬥勇,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讓人感嘆不止。
2009年7月28日,白宮艾森豪威爾行政樓(EEOB,Eisenhower Executive Office Building),西側臨17街的一面,兩年前失火留下的黑色瘡疤依然可見。在白宮北門外,一些“藏獨”團體正在示威,聲音嘈雜,讓不少興致勃勃來參觀白宮的遊人,好奇之余,也頗感無奈。
遞上護照、記者證,進入鐵柵欄,穿過安全門。下午2時許,在一位白宮年輕新聞官員的帶領下,我們幾位記者經過嚴格安檢後,從北門進入白宮大院。
我們沒有徑直去二十米外的白宮新聞發布室,而是拐彎右行,穿過一道昏暗的長長走廊,來到了白宮西側的艾森豪威爾樓的一個會議廳。
艾森豪威爾樓,又被稱為老行政樓,建于1871年至1888年。美利堅合眾國剛成立時,它是美國多個政府部門的辦公樓,最早被稱為“國務院、戰爭部和海軍部大樓”(State, War, and Navy Building)。隨著美國聯邦機構日漸擴大,白宮規模也逐步膨脹,多個部門擠在一起辦公既不現實、也不理面。于是,政府部門隨後遷移了出去,行政樓現在主要由白宮幕僚使用,副總統的禮賓室也設在這里。
雖然是在美國權力最高核心的白宮,艾森豪威爾樓會議廳卻並不豪華。不大的舞臺上,擺放著兩張高臺演講桌,下面則是從低到高的階梯座位,頗有點類似大學的階梯教室。這讓我想起國內一名公司老總的話來,最豪華的辦公室,好像還是在中國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