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0

時間:2012-11-18 18:44   來源:

  有這樣一則新聞,南京市民崔海剛因為皮膚病,被迫剃了個光頭,而他胳膊上也在多年前留有刺青。在2009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崔海剛在鬧市遭遇小偷,情急之下是大聲呼救,希望得到路人的幫助,結果路人還真的是聞訊趕到,路人卻沒有去抓小偷,反倒是把崔海剛給團團圍住,並結結實實地揍了崔海剛一頓。事後,幾個“見義勇為”的路人很不好意思地表示,聽說有壞人,又看到光頭外加刺青的崔先生,便產生了不好的聯想,結果是打錯了人。而可憐的崔海剛也只能是自認倒霉了。

  整潔的人的確比骯臟的人看起來舒服得多。外表如果讓人不舒服,多多少少一定會影響到內心的喜惡。我們平常也會用這樣的話來形容別人的長相:“那個人一臉胡子,長得像個土匪!”“那個人一臉姦詐,看起來很壞!”這些完全都是根據外貌所下的判斷。

  人的長相或體型是與生俱來的,並非是自己的希望或責任。你如果只是從遠處看對方就表示:“我總覺得那個人看起來很討厭!”那只是表示了你是個氣量狹小的人。

  在與人溝通交流中,千萬不可以貌取人。晉代學者葛洪在《抱樸子外篇》中深有感觸地說:看一個人的外表是無法察其本質的,憑一個人的相貌是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揚,甚至醜陋,但卻是千古奇才;有的人雖堂堂儀表,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會錯失與有能力的人交往的機會。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分別讓一位戴金絲眼鏡、手持文件夾的青年學者,一位打扮入時的漂亮女郎,一位挎著菜籃子、臉色疲憊的中年婦女,一位留著怪異頭發、穿著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邊搭車,結果顯示,漂亮女郎、青年學者的搭車成功率很高,中年婦女稍微困難一些,那個男青年就很難搭到車。

  這個試驗說明:不同的儀表代表了不同的人,隨之就會有不同的際遇。這不僅僅是以貌取人的問題。大家都了解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研究發現,50%以上的第一印象是由你的外表造成的。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潔,是讓身邊的人決定你是否可信的重要條件,也是別人決定如何對待你的首要條件。

  在與人交往時,應該要懂得美麗的白天鵝是從醜小鴨變來的,美麗的蝴蝶是從醜陋的蛹變來的,不要以貌取人,應該將目光放得長遠些,往往那些有著宏圖大志的人,他的外貌並不出眾。要是單以外貌來評價一個人那就太不公平和慎重了。第3章99%的溝通都不是用嘴巴完成的

  人們相互溝通的渠道主要有兩條:一條是有聲語言即口語的溝通,另一條是無聲語言(即人體態勢語言的溝通)。態勢語言也叫做體態語,在人際溝通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有聲語言。心理學者經過反復實驗,得出這樣一條公式:一條信息的表達: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人體動作。因此,要獲得溝通的成功,既要鍛煉口才,又要研究如何運用體態語言,並把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溝通高手。NO.14體態語在溝通活動中的作用

  體態語是通過眼神、面部表情、手勢、姿態等人體動作來表情達意的,具有將有聲語言形象化、生動化的效果,在溝通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