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設計也是工業設計戰略的一部分,主要站在營銷角度來看待工業設計戰略的實現。工業設計不是閉門造車的事情,而是一整套開放的戰略溝通係統。這就是現在流行的“大設計”的概念,在“大設計”概念中,設計已經不單純是設計師的事情了。設計不僅是一種制造流程的改變,也是與消費者溝通模式的改變。一句話,設計師設計的東西,必須讓顧客理解,如果顧客不理解,設計也就失敗了。幫助顧客理解設計意圖,這是當下的營銷人員的一項營銷實務,這是感動營銷策略的一部分。
感動營銷應該更注重對產品整體概念的理解,營銷體驗師當然會理解這句話並將這樣的概念用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在體驗營銷活動中,體驗實施者必須從廣義角度理解產品。無論是銷售產品本身,還是借助產品銷售體驗,產品作為體驗載體,其非物質利益對體驗者做出購買選擇或購買後得到美好體驗都至關重要,所以說,體驗營銷應該更注重對產品整體概念的理解。
市場營銷理論堅持一切從市場出發,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同樣,感動營銷的出發點也是消費者需求。一般來講,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其需求大致包括實用功能和虛擬價值兩方面。消費者對產品功能的要求出于實際使用需要,而對虛擬價值要求則往往出于社會心理動機。在感動營銷中,這兩方面的需要往往交織在一起,虛擬價值所佔比重越來越大。而產品整體概念更明確地向體驗產品生產經營者指出,要竭盡全力地通過期望產品、延伸產品去滿足核心產品所包含的一切功能、非功能要求,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可以斷言,不懂得產品整體概念的企業不可能真正做好體驗,也做不好感動營銷管理。
由于消費者對切身利益關切度提高,使得產品營銷以獨特形式出現越來越困難,因為消費者越來越以產品整體效果來確定最終選擇誰作為體驗提供者。企業競爭優勢在于產品的差異化。從產品功能性、非功能性兩個組成部分來看,打造產品差異化特色的時候,企業要考慮如何增加新功能,如何完善原有功能,使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舒適;在形式層面如何使產品包裝更美、更吸引消費者;期望層、延伸層能否設計更多體驗要素;潛在層面上怎樣給消費體驗者更多聯想。
產品成熟可靠是順利實施體驗營銷的前提條件,對于產品概念全面、完整、係統地表述,將更有利于體驗營銷管理。
曲美家居的設計師在談及消費者體驗的時候,強調了設計不是設計師的事情,工業設計必須體現在企業整個制造流程和顧客交付的過程中。
這位設計師總結了曲美工業設計的基本原則,第一點是整體性,整體性的意思就是說在整體環境中,各個細節都成為有機的整體;第二點就是協調性,將整體環境的各個細節,如標識、宣傳工具、店面風格都結合起來;第三點就是我們突出的視覺效果,我們認為這個全新的曲美世界標識將無疑被消費者清楚地記住;第四點是易識別,比如使客人可以在店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第五點是創新性,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曲美認為自己的企業文化就是創建了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為中國消費者裝飾家居提供新的經驗。另外一點是傳統。傳統就是保證公司傳統的質量品質,同時增添更新的內容,品牌威望、創新精神、客戶服務精神。如此,曲美與顧客的互動與分享模式也就形成了一個閉環係統。
營銷人員要幫助顧客理解產品,如果營銷人員不說,顧客也不會知道。感動營銷需要的不僅是顧客,還需要支持者,優秀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學說,這一套學說其實就是“大設計”的概念。用學說去俘虜消費者,一旦企業的學說根植到了顧客的心中,這樣的傳達過程才算完成。
隨著媒體環境的變更,傳統廣告傳播途徑諸如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的廣告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據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調查顯示,44.9%的被訪廣告主認為“傳統媒體廣告投放在企業營銷活動中地位下降”。對于企業來說,面對這樣的媒體傳播環境,我們不得不去尋找新的媒體,而終端形象店和負責設計概念傳達的營銷人員,則無疑就是企業自身能夠把控且能夠給顧客以切身感受的“新媒體”,服裝企業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傳播途徑,也同樣能夠起到宣傳企業、樹立品牌的功效。
在與消費者的互動中,企業越來越強調企業價值觀念的傳達,營銷人員與顧客之間的關係,可能更像牧師和信徒的關係,牧師手里的《聖經》就是企業學說。要是這樣去理解理念傳達的話,那就很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