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1日 俄羅斯南部 私人機場
傑南迪非常熟練地松開了主起落架的閘,然後將風門緩慢向前推去,他看了看前方的混凝土跑道,隨即將注意力放在了自己面前的那堆密密麻麻的儀表上。他一邊看著儀表上的數據,一邊慢慢向後拉動操縱桿,將M-55“地球物理號”的機頭拉高。隨著飛機離開跑道,迅速向指定高度攀升,下方的那個混凝土跑道很快就從他的視野中消失了。這位前俄羅斯空軍飛行員收起起落架,駕駛飛機向南方飛去,開始了這次漫長的旅行。
塔吉克斯坦離得不遠,尤其是當你以每小時450英里的速度在天空中飛行時,到塔吉克斯坦可以算得上是彈指一揮間。但是今天的任務可有點不同尋常。他必須在天空反復盤桓數小時,確保所有的雷達——尤其是那些激光雷達,還有其他的一些傳感器能夠重新進行定位。一般來說,當M-55飛機在執行繪圖任務時,這些傳感元件被安置在機身後面,用來收集地面上傳來的數據,其余的元件則用來對大氣層進行採樣。而今天,由于要執行這個特殊任務,那些傳感元件都被安置在M-55機頭的下方,專門用來探測飛機前方和左方的目標。
雖然離指定地點還有一定的距離,飛行員還是仔細檢查了下導航數據,確保飛機正向著正確的目的地飛行。他低頭看了看綁在腿上的任務列表,又開始檢測起機身的承載負荷起來。還好,到目前為止似乎一切正常。他的腦海里閃過一絲疑慮,但是隨即很快又被打消了,畢竟這些最新的探測設備可比幾年前,他曾經用過的那個陳舊的偵查係統可要先進許多了,不會出什麼岔子的。“為了溫飽來工作,總比為了戰爭來工作好多了吧!”想到這兒,他不禁被自己的想法逗樂了。
他今天的狀態很好,因為他又可以駕駛著飛機,在空中自由飛行了。在這架飛機被停機檢修的幾個月里,他一直寢食難安。多虧他所在公司的合作夥伴提出了一項和“ILM”係統有關的計劃,這個計劃為傑南迪所在的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資金,這才有了他和他的夥伴們的這次飛行機會。這個計劃其實是ILM計劃的執行主管——布里斯·卡梅隆在乘坐那架灣流-500型飛機去俄羅斯的旅途中想出來的。鑒于目前的形勢,和該計劃如此之大的手筆,這次的飛行任務確實非比尋常。在飛行之前卡梅隆更是反復強調,這次飛行任務必須一絲不茍地按照規定進行,絕不允許出現任何差池。
傑南迪是當之無愧的候選人。他和卡梅隆先生一樣,都曾經擔任過美國情報人員和軍事官員。不過,考慮到他的行事風格和一向嚴謹的工作態度,似乎後者——“軍事官員”這個稱謂對他來說更為貼切。他是個頭發很短的年輕人,襯衫的下擺總是被塞進腰帶里,全身的行頭永遠都是嚴絲合縫,整整齊齊。現在,他正微笑著觀察M-55的那些設備。“還不錯,一切正常。”他想道。
空中,M-55仍然在繼續攀升,而天色也逐漸暗淡了下來。北約內部曾經給M-55取了一個綽號,叫“魔力二號”,但是空軍飛行員們只是把它叫做“U-2的滑板”。這個叫法可真是愚不可及。戴著氧氣面罩的他再次笑了起來——比起洛克希德U-2飛機,M-55的爬升性能明顯要好得多。它能夠很容易地爬升到非常高的地方,有些區域甚至是U-2飛機根本無法到達的“死角”。
裝置在M-55里的導航係統顯示,他已經到達了離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別不遠的目標區域。按照任務列表指示的內容,他激活了激光雷達和紅外線追蹤係統,並確保所有的傳感元件已經指向了飛機的十點鐘方向。在儀表盤下方的突出地方,專門安裝有一個六英寸大小的屏幕,用來記錄被設置在彈出座椅下方的高級處理器處理的圖像。但此時此刻這個屏幕還是一片空白,飛行員希望能從這個屏幕中見到如卡梅隆先生所說的那種現象,即激光雷達對傳感器的回應所產生的圖樣,但是這個屏幕上似乎什麼都沒有出現。即使他不小心,沒有注意到這個回應信息,安置在他頭盔上的耳機中也會自動響起提示聲音的。于是他幹脆調整了下飛行模式,採用三角形測量法來確定卡梅隆先生要找的那個“大氣層中的黑洞”的位置。
傑南迪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東西才能夠弄出這樣一個“洞”來呢?又是怎麼才能讓這個“洞”一直存在下去呢?他曾經接受過如何駕駛這架飛行器的專業培訓,十分了解應該如何去操縱這架“地球物理號”飛機,但他從來也沒有在空中見過這個所謂的“黑洞”。現在,他正盯著那個平板屏幕,一邊小心地操縱著控制桿。
飛機平穩地在太空中較低的軌道中運行。傑南迪現在已經幾乎可以看到地球圓形的邊緣了,遙遠的地平線也逐漸從淺藍色慢慢變成了醬紫色,然後完全變成了黑色。他的耳機里傳來一陣奇怪的嗡嗡聲,這使得他的注意力轉向了下面的小屏幕上。對,就是這個!屏幕上,那束接收到的激光信號正被轉換成屏幕上一條粗粗的直線,橫貫整個屏幕。他馬上敲了下導航版上的定位按鈕——“永遠不要完全依靠這些數據記錄係統……”他心里想道,立刻將定格下來的數據記錄在腿部的記錄板上,以防萬一。那個激光信號在屏幕上只是停留了幾秒鐘,隨即便消失了。
傑南迪勉強抑制了下自己雀躍的心情,將M-55調整到飛行模式,並重新校對了時間。大約一分鐘後,他又將飛機調轉了120°,然後繼續剛才的調試過程。他用三角形測量法又測量了幾次,確保激光雷達的射線能夠被詳細地記錄下來。
飛行員在座位上又等待了一個小時左右,小屏幕上終于又出現了激光雷達探測出來的線條。這次,這個能量條足足在屏幕上停留了五秒左右的時間,而且變得越來越亮。傑南迪被屏幕上的這個明亮的能量條嚇了一跳。“到底是什麼能在大氣層中制造出這麼大的一個洞呢?還能持續這麼久的時間?”他納悶道。
燃油檢測的結果提示他,是時候將傳感器和數據記錄係統關閉,並將這些數據傳回空軍基地了。他相當確信,卡梅隆先生肯定會告訴他到底是什麼創造出這麼巨大的黑洞的。“即使卡梅隆先生不肯說,”他繼續想道,“只要幾杯伏特加下肚,那個家夥肯定會管不住自己的嘴,什麼都會和盤托出的。”
那個英俊的“ILM”執行官肯定也不會料到,傑南迪第一次執行任務竟然如此成功。卡梅隆本來估計,完成這一任務至少需要嘗試六次或者六次以上,他甚至認為這個飛行員可能根本看不到天空中那個神秘的黑洞所折射出來的雷達信號。如果他早知道如此,肯定不會為傑南迪的第一次飛行只付那麼少的傭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