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最成功的人,是接受自己弱點的人

時間:2012-01-20 11:0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神秘的盒子第三篇報道見報的第二天,孫明在自己的電子郵箱里發現了一封讀者來信。這是孫明收到的第一封來自讀者的信,他帶著激動的心情,點開了這封信。 

  親愛的Sun,你好,非常感謝你寫了一篇好的報道,讓我從自暴自棄的人生中覺醒過來。 

  “我們若已接受最壞的,就再沒有什麼可怕的!”這些天來,我都在反復地體會這句話,越體會越覺得有道理。之前所有想不通的事情,似乎立刻都想明白了。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就像你們中國古話說的那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純金,也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造物主在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特意給所有的事物都留了一點點缺陷。這樣萬事萬物才能夠有進步的空間,也才會有發展的動力。 

  我們要學會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因為完美永遠都不存在,我們只能無限接近完美的狀態。我們要學會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因為不管好的還是壞的,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將會變得悲觀失望,止步不前。反過來,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我們將會充滿自信和力量,用最好的姿態迎接生活的挑戰。 

  最近,我讀到了一個關于前總統羅斯福先生的故事,在這里和你分享。 

  羅斯福先生在中年時患上了脊髓灰質炎。這時,他已經做了參議員,在政壇上擁有著光明的前途。遭遇如此的打擊,通常很多人都會心灰意冷,但羅斯福先生仍憑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堅持了下來。 

  開始時,羅斯福先生的情況很糟糕。他一點也不能動,必須每天坐在輪椅上,靠別人的幫助才能上樓下樓。但他討厭整天依賴別人把自己抬上抬下,于是,便常常在晚上一個人偷偷地練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有一天,羅斯福先生特意召集了家人,告訴大家說:“我已經可以自己上樓了,現在我要表演給大家看!” 

  說完,羅斯福先生立刻行動起來。他先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挪到臺階上,然後再把腿拖上去。對于羅斯福先生來說,這樣做雖然艱難而緩慢,但畢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一階一階地爬上樓梯。 

  他的母親卻看不下去,阻止他說:“親愛的孩子,這種上樓的方法讓你看上去像個小醜,你還是別勉強了。” 

  羅斯福先生斷然拒絕了母親的提議,他說:“不,母親,我知道這樣很難看,但我必須面對自己的恥辱!” 

  第一次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有些難以理解。不知道羅斯福先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勇氣。但是,現在我理解了。也許羅斯福先生當時心里所想的,正是你寫的那句話“只要我們已經接受最壞的,就再沒有什麼可怕的!”。 

  在此後的政治生涯中,羅斯福先生也從來不避諱自己的殘疾。 

  珍珠港事件發生以後,羅斯福與美國軍方討論在日本空投原子彈,作為還擊。 

  軍方的一位將軍拿著資料,實際地說:“這不可能!飛機的飛行距離不夠,我們沒有能夠中途加油的地方。” 

  這時候,羅斯福先生忽然用鄭重的語調說:“大家都知道,我是個殘疾人,醫生說我不可能再站起來!”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大家都不知道他說這句話的含義,只見他竟然用雙手支撐,想要從輪椅上站起來。有助手立刻想要上前扶住他,羅斯福先生拒絕了。他完全依靠自己的雙手,緩緩地站了起來。 

  “現在,還有人說不可能嗎?”羅斯福先生大聲地問。 

  這一幕震撼了所有人,也說服了所有人。最終,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有位哲人說過,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動力都是源于對自己缺陷的克服。羅斯福先生不僅克服了自己的缺陷,還將它轉化為強有力的武器,這實在是太偉大了! 

  至此,親愛的記者先生,我要分享的故事說完了。再次感謝你所寫的報道!也感謝你抽空閱讀我的郵件! 

  你的忠實讀者 瑞德 

  讀完郵件,孫明覺得無比幸福。一個讀者因為自己找回了正確的生活態度,而自己也讀到了如此珍貴的故事。作為一個記者,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