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轉念,你就可以擁有一切

時間:2012-01-20 10:56   來源:中國臺灣網

  每當你讀到一條真理時,你會發現任何故事都是在證明這條真理的正確。 

  孫明最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這個下午,他在圖書館喝著咖啡,隨手拿起一本斯蒂芬·倫丁寫的關于如何提高士氣和改善業績的書,叫做《魚》,卻發現這本書也有很多故事都在印證著“Change to be”這句話。 

  魚販朗尼向正在為工作煩惱的瑪麗·簡介紹了派克街魚市場沉悶的過去和活力的現在。他告訴瑪麗·簡,工作的枯燥也許很難改變,但改變對待工作的態度,卻能使一切都變得不同。 

  朗尼說:“我和我的夥伴們都很清楚,我們每天來到魚市,同時也帶來了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我們可以悶悶不樂,無精打採地度過一天;我們也可以帶著不滿的態度,毫不耐心地去激怒同事和顧客。但是如果我們帶著陽光、帶著幽默、帶著愉快的心情上班,我們就會擁有美好的一天。我們可以選擇一天的時光怎樣度過。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談論這種選擇,最終達成共識:只要我們工作一天,最好還是讓這一天過得快樂!” 

  孫明立刻決定,到西雅圖市中心的派克街公開市場去做一次採訪。 

  “Welcome to Seattle,Welcome to Pike Street!”一進入派克街市場,就有一個魚販拿著一只鮪魚,一邊用好玩的卡通腔模倣鮪魚的聲音向孫明問好。 

  在他的身後,飛過一只螃蟹。過了一會兒,又飛過一條鮪魚。各種各樣的海鮮,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從一個魚攤飛到另一個魚攤。 

  “飛吧,我親愛的寶貝魚,飛到明尼蘇達去!”一個魚販大聲地喊著。 

  他周圍的魚販大聲地附和:“飛吧,飛到明尼蘇達去!” 

  另一個接到魚的魚販聲音同樣很大:“好的,我接住它了。” 

  孫明發現,這里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魚市。因為有很多人慕名而來,他們中有老人、小孩,也有年輕人。他們帶著照相機、攝像機,一邊拍攝著魚販們工作的場景,一邊被他們的快樂所感染,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據說,每年有近900萬的遊客來派克街公共市場參觀。甚至,孫明還觀察到,竟然有公司把員工培訓搬到了派克街公開市場。 

  但記者的天性,讓孫明不會立刻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他在腦海里還是有一些疑問:“這里的魚販每天都這樣亢奮,不會覺得累嗎?” 

  孫明走向一個魚販,那個魚販立刻主動問他:“朋友,我有什麼能幫你的嗎?快問我吧,我什麼都知道。” 

  “我想找朗尼。”孫明被他逗樂了。 

  “哦,看來你是《魚》的讀者,朗尼的粉絲,哈哈。朗尼在那邊。”他拿起一條鱈魚,指了指不遠處。 

  順著他所指的方向,孫明看到一個高大的中年人正在清點發往外地的貨。 

  “哦,只有29箱,還有1箱魚呢?告訴我,你躲在哪里?”朗尼用亢奮的聲音,在跟那箱找不到的魚說話。他說話的腔調十分誇張,讓孫明覺得好像是在看話劇。 

  孫明正要走過去,朗尼旁邊的一個魚販忽然厭惡地說:“我受夠了,你們這群瘋子。難道就不能正經的工作嗎?” 

  遠處的孫明立刻眼睛一亮,看來並不是所有的魚販都很享受派克街的瘋狂。 

  “洛克,加入我們吧,這可比‘正經’工作有意思多了。”朗尼身邊的另一個魚販對那個發牢騷的魚販說。 

  但那個魚販很堅持:“別想說服我,我不會加入你們這種愚蠢、幼稚的遊戲。” 

  “朗尼。”孫明走過去打招呼:“你好,我是紐約時報的記者,Sun。” 

  “你好。” 

  “朗尼,為什麼你們派克街的魚販總是如此亢奮呢?恕我直言,人似乎很難持續的處于這種狀態,這是不是一種作秀呢?因為你們現在的確很有名。”在美國一段時間以後,孫明已經學會了直接。 

  朗尼並沒有生氣,他說:“這並不是什麼作秀,這就是我們真實的工作狀態。我明白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別的地方的魚販跟我們不一樣。” 

  “這就是作秀!正經工作怎麼可能是這樣!”那個叫洛克的魚販突然衝到孫明面前。 

  孫明偷偷地觀察朗尼,他並沒有因為洛克的出現而感到驚慌。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