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療法
適應證
耳穴刺血法適應證廣,其療效往往高于毫針。因其兼針刺與瀉血術兩種作用機理,無絕對禁忌證。耳廓大部分穴區及部位均可用來進行放血治療,大部分病種適應此法。體穴放血法所治療的病種,耳穴放血亦大都能治療。它與其他經絡療法的作用大同小異,其特點是“疏瀉”原理。“疏”即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通則不痛”之效;“瀉”,有清熱解毒之效。耳穴刺血法可以治療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疾病上百種。不僅可以治療慢性病,也可治療許多危重病症,對部分疑難雜症,往往有奇特的療效。耳穴刺血療法前景廣闊,許多治療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開發。
針刺放血法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內經》中就有較多的論述。在當時已有相當大的主治范圍。諸如熱性病、外科瘡瘍、跌打損傷、癲狂、肺病、氣管炎、腮腺炎等多種疾病及各種痛症,均可用針刺放血法進行治療。如治療頭痛,《靈樞?厥病》曰:“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涌有熱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陰。”《素問?血氣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取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余,補不足。”據臨床驗證及有關資料記載,耳穴刺血可治療下列疾病。
內科疾病:
1.急性胃腸炎;2.膽囊炎及膽道感染;3.支氣管炎;4.支氣管哮喘;5.感冒;6.中暑;7.高熱;8.高血壓;9.神經衰弱;10.頭痛;11.頭暈;12.多夢;13.腦震蕩後遺症;14.腦血管意外後遺症;15.精神病;16.面神經麻痹;17.面肌痙攣。
外科疾病:
1.急性扭挫傷;2.急性乳腺炎;3.急性闌尾炎;4.急性淋巴結炎;5.坐骨神經痛;6.血栓閉塞性脈管炎;7.風濕性關節炎;8.腮腺炎;9.丹毒;10.瘡瘍癤腫。
五官科疾病:
1.內耳眩暈症;2.聽力減退、耳鳴;3.扁桃腺炎;4.急性咽喉炎;5.復發性口腔潰瘍;6.過敏性鼻炎;7.急性結膜炎;8.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9.麥粒腫;l0.近視眼;11.中耳炎;12.青光眼;13.角膜炎;14.視神經萎縮;15.視神經炎;16.牙周炎;17.早期白內障。
皮膚科疾病:
1.皮膚瘙癢症;2.蕁麻疹;3.接觸性皮炎;4.帶狀皰疹;5.扁平疣;6.銀屑病;7.脂溢性皮炎;8.黃褐斑;9.白癜風;10.酒糟鼻;11.盤狀紅斑狼瘡;12.濕疹;13.脫發;14.口唇、鼻部皰疹;15.膿皰瘡。
兒科疾病:
1.小兒高熱;2.小兒驚風;3.小兒癇症;4.小兒支氣管炎;5.小兒過敏性哮喘;6.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
婦科疾病:
1.子宮頸炎;2.盆腔炎;3.附件炎;4.外陰瘙癢症;5.其他婦科炎症性疾病。
禁忌證
耳穴放血法禁忌證不多,一般將下列幾種情況列為禁忌證。
1.體質虛弱、血壓低者慎刺。對饑餓、疲勞、精神緊張者,宜進食、休息、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解除思想顧慮後施治。
2.孕婦、產婦、習慣性流產者慎刺。月經期最好不要刺。
3.外傷伴有大出血者禁刺。
4.耳廓有感染、凍傷、瘢痕者不要直接刺患部,應避開另刺或待愈後再治。
5.危重烈性傳染病和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禁刺。
6.血液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凝血機制障礙者,慎刺或禁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