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一章 卡地亞·只為滿足女人的欲望

時間:2012-03-02 14: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鑽石——女人最好的朋友”,這句歌詞出自瑪麗蓮·夢露的一首金曲——唱出了女人心聲的金曲。這首歌曾經風靡一時,但是很少有人能夠了解歌曲中出現的鑽石品牌——卡地亞。事實上,卡地亞在全世界珠寶飾品業中一直獨佔鰲頭,歷經一百六十余年而不衰。 

  從聞名遐邇的豹係列,到帶有神秘色彩的挂鐘、瑪瑙、鑽石腕表、項鏈、王冠……卡地亞的創意層出不窮,風格詭異多變。至今,人們佩戴的奢侈珠寶還無法擺脫卡地亞這個品牌。從愛德華式的奢華到俄羅斯大公的尊貴,卡地亞書寫了一部不朽的奢侈品世紀傳奇。幾十年來,人們已經忘卻了卡地亞這個姓氏,它留存在人們記憶中的僅僅是一個品牌——一個奢侈品世界的重要標志。卡地亞的作品既可以在同時代的作品中獨領風騷、與眾不同,又能超越時空永不落伍。 

  卡地亞的產品從構思、設計到創造,都只為博得女人的歡心。手袋上的純金搭扣里或許隱藏著一個名字,那也許代表了一段隱秘的愛情;佩戴于手腕的手鐲恰似一只神獸……無論是印度王子、女明星、國家元首,抑或是普通情侶,只要跨進卡地亞的門檻,無不會感到短暫的眩暈與狂熱——改頭換面,重新生活!即使不是一輩子,哪怕一瞬間,也希望如此重來。卡地亞倣佛就是為女人們的欲望量身打造的神廟,在這里,顧客可以隨心講述自己的愛好品位,也可以預定尚未問世的飾品,或者更明智一些:直接挑選櫥窗里、目錄單上那些令人魂不守舍的款式。從角鬥士、叢林手冊到中國古老的藝術品,從“東方屏風”香水到玉石印章,所有生活的細節都可能是卡地亞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想象一下吧,跨越了五個世紀的菲利普·勒龐那披著金羊毛的山羊,帶領人們一下從1430年跳到了20世紀,化身為鑲嵌著鑽石與瑪瑙的獵豹,蜷縮在溫莎公爵夫人的背上。 

  顧客的願望越迫切,珠寶設計師們的想象力就越能天馬行空。即使客戶手上的東西無比尋常,也能為設計師們帶來無限創意。在閃閃發光的最終成品面前,你甚至完全無法想象它曾經的平凡:帽子上的別針、羽飾、小鳥、鳥籠、小藝術品、浮雕玉石、手表指針、記事本、書夾……卡地亞工作室的創意清單:沒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卡地亞的設計師們早已搜羅了世界各地的文明歷史,它手中的“金指南”遠遠領先于同行。從古希臘到墨羅溫王朝,從北歐的卡雷利到遠東,卡地亞不斷地從這些古文明的風尚、思想、裝飾中汲取靈感,且從不懈怠。此時,它從16世紀的宗教改革浪潮中學到了“嚴謹與精致”;而彼時,它又從20世紀20年代的反傳統運動中汲取了“幻想與新奇”。古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1000多年前那個藝術與書法交相輝映的中國宋朝,都曾深深地給卡地亞設計師們思想的碰撞,讓他們開出靈感的瓊花。卡地亞饑渴地從一切事物中吸取靈感:皇宮的穹頂可以是胸針的圖案,江水被設計為項鏈上的花飾。甚至公元954年,宋朝為紀念戰勝外敵而澆鑄的鑄鐵獅子,也被儲藏在卡地亞的工作室里。也許明天就會有充滿幻想的顧客——為自己,或為他心愛的女人——發現這個獅子無窮的力量象徵,並將它從被人遺忘的年代里帶出來重放光彩。除此以外,所有的人,無論你是工廠廠主還是唯利是圖的商人,或是阿拉伯王子或者老歐洲的儲君,都能透過第五大道上卡地亞的櫥窗里伊阿宋和他阿耳戈號船上的英雄們看到無窮的靈感。而在卡地亞的秘密保險箱里還珍藏著許多天然珠寶,這些寶石靜靜地等候著設計師們的光顧,它們將被打造成光彩奪目的首飾,在各種場合大放異彩。 

  鑽石一詞來源于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不可摧毀的”,象徵著永不褪色,以及期待屬于自己的時代的來臨。正是卡地亞對鑽石在挖掘、加工與宣傳上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檢驗鑽石品質的“4C”標準得以確立:color(顏色), clarity(透明度), carat(大小), cut(切工) 。卡地亞所用的鑽石一般會先在印度進行加工。在那里,二百多萬人為鑽石貢獻著自己的才華。鑽石被開採、加工之後,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半年,一年,五年……唯有足夠的時間才能保證每一個環節的精益求精。鑽石最終會成為一件飾品,它會從設計師的手里獲得新生,走向那保持它生命力的珠寶盒,以此開始新的傳奇一生。  

  經過了158年的時代變遷,卡地亞早已不再是當年的手工小作坊,如今的它在制作、突破、完善以及發布珠寶款式方面已經是爐火純青。更為珍貴的是,在一百多年的時代變遷中,它從未丟棄過自己獨特的行業理念。只有那些不了解它精髓的人才會認為它不過是一個大眾品牌。而事實上,在所有關于它的書籍中、在全世界的專賣店里、在它為巴黎貢獻的現代藝術基金會里,大膽、另類、永恆、奔放才是描述它王者風范最貼切的語言。 

  優雅地出現在世人面前的身穿黑衫、長發飄逸的肯尼迪(Jackie Kennedy) 夫人,攝影師阿諾德·紐曼作品中的安迪·沃霍爾,攝影師俄文·彭的鏡頭下的伊夫·聖羅蘭,1976年戛納電影節上的夏洛特·朗普林……他們全都選擇了1917年卡地亞“坦克”係列腕表,坦克腕表歷來因造型簡約優雅而被奉為超越潮流的經典。由此可見,這個係列的腕表已經成為了卡地亞與顧客之間的一條紐帶。雖然今天,他們中有些人已經離世,有些面容已經老去,但是新的面孔又不斷地站在卡地亞的櫃臺前,膜拜這一時尚珠寶界的帝王。卡地亞對它的每一個來訪者都報以極大的熱情,它耐心地聆聽著他們的意見,馴服著他們的欲望。縱觀珠寶首飾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中尋找到一條串聯著從古埃及時代一直到現代社會的隱線。奴比國王的公主們與克里奈斯特拉和埃萊特拉姐妹有著驚人的神似,這是因為她們與兩姐妹的後代——那些開著敞篷車周遊伊德拉島和拿索斯島的人是如此地相似:她們都帶著同樣的珠寶。公主們佩戴的是阿特里達家族祖傳的首飾,而她們的後代佩戴的恰恰便是卡地亞。 

  這些被精心設計、制造出來的珠寶不僅僅讓它的主人在各種場合光艷照人,還為制作它的工匠們帶來無上的榮光。無論它是被鑲嵌在伊特魯里亞花瓶上,還是隨著墓葬被埋藏在幽暗的古墓中,珠寶首飾都已經成為了一種明證,它見證著一段幸福,一段歷史。從心底,人們希望這段幸福的歷史可以永生,也因此,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珠寶首飾也永遠流傳了下來。從前的王冠如今轉化為一個又一個的訂婚戒指,但無論它有著怎樣的改變,打開那個紅色羊皮首飾盒的一瞬間,人們的激情卻從未退卻,那上面是七個被施予了魔力的字母:C·A·R·T·I·E·R(卡地亞)。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