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劉琨之死

時間:2012-12-26 08:3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劉琨之死

  此刻,活躍在華夏東北的鮮卑族,主要是有段氏、慕容氏和宇文氏三支。

  宇文氏出自匈奴,其起源之地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在遼西的紫蒙川。《讀史方輿紀要》考證:“紫蒙川在營州西北。”而營州西北即今天的遼寧省朝陽市西北。

  慕容氏出自東胡,《十六國春秋前燕錄》稱:“曾祖護跋于魏初率其諸部入居遼西……始建國于大棘(音j岥)城之北。”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可以確定大棘城當在今遼寧錦州附近,後來又經過一番遷徙。在前燕王慕容廆當政的時候,慕容部又回到了大棘城。

  先說一說當時在三部中最為強盛的段氏。段氏的根據地在遼西,即今河北省秦皇島市以西的撫寧、遷安地區。段氏之所以能夠強大,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作戰強悍,另一方面也與其緊鄰內地、尊奉西晉正朔有關。在西晉末年動亂的時候,不少晉人逃往到段氏的勢力范圍內。不過,段氏不禮待士大夫並且內部裂痕日漸嚴重,已經成為其致命傷。段氏一國儼然分為段疾陸眷、段匹磾(音d貝)、段涉復辰和段末柸(音b言i)四部。段疾陸眷與段匹磾為鮮卑段氏首領段務勿塵之子;段涉復辰為段務勿塵之弟;段末柸是段疾陸眷與段匹磾的堂兄弟,是段涉復辰的堂侄。而此時,段氏內部的矛盾也將隨著一個事件的發生而集中爆發出來——公元318年新年伊始,也就是司馬睿繼位前兩個月,段氏首領段疾陸眷去世了!

  段疾陸眷突然去世,而其子尚幼。誰將繼承大位呢?各方勢力即將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爭鬥。

  段疾陸眷死後,其弟段匹磾企圖借奔喪偷襲段涉復辰和段末柸。然而,段涉復辰和段末柸提前得知消息,做了防備,才沒出大岔子。

  對于段匹磾是否先生心作亂,《資治通鑒》並沒有交代,僅僅說:“段匹磾自薊往奔喪。”分析各書記載,當時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段匹磾聽說哥哥去世以後,就帶領劉琨西晉並州刺使,朝廷東渡後,他率部據孤城,與匈奴各部周旋十余年。的嫡子劉群(身份是人質的性質)前往陽樂奔喪。這時,段末柸對段涉復辰說:“段匹磾前來,來者不善,是想篡奪汗位。”二人便派兵在半路上截擊段匹磾。毫無準備的段匹磾走到右北平的時候,突然遭到襲擊,被打得大敗,手下部眾死的死、傷的傷,只得孤身逃了。

  段匹磾逃回幽州以後,段末柸又趁段涉復辰不備,突然發動襲擊,將段涉復辰及其子弟黨羽共計二百多人全部誅殺。

  逃回幽州的段匹磾怎能善罷甘休?他重新集結兵力朝東殺去,卻又被段末柸打敗。于是,段末柸自稱單于,與段匹磾徹底翻臉。為了搞垮段匹磾,段末柸對落入自己手中的劉琨之子劉群青眼有加。他讓劉群給自己的老爸寫信,想聯合劉琨除掉段匹磾,並且許諾事成之後,讓劉琨做幽州刺史。

  于是,劉群寫下了一封要命的書信……

  本來,段匹磾與劉琨結盟,是想借助劉琨的威望提高自己的號召力,可根本沒啥作用。更讓段匹磾始料不及的是,劉琨的威望沒能讓段氏內部實力派聽命于己,卻贏得了原來居住在幽州的晉人之心。這讓段匹磾如坐針氈。

  如今的段匹磾可謂是內外交困,面對咄咄逼人的段末柸,惶恐不安的他找到了劉琨,主動提出撤出薊縣,並將幽州的胡人和晉人一起轉移到代郡。然而,代郡被拓跋鮮卑佔據著。其新任首領拓跋鬱律拓跋鬱律: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氏首領,其父為拓跋弗,其子為拓跋翳槐、拓跋什翼犍。與劉琨並無多深的交情,此時如果逃難到代郡,顯然是兇多吉少。因此,劉琨堅決反對。他說,如果要撤離幽州的話,最好還是南下,這樣就更接近江南的朝廷。但是,段匹磾沒有採納。

  就在這個當兒,段匹磾的巡邏兵抓住了從段末柸那邊來給劉琨送信的使節,並從使者的身上搜出了劉群親筆書寫的那封密信。當時,劉琨住在徵北將軍府所在的小城,與段匹磾並不居住在同一個城內,因此對此事完全不知情。

  段匹磾得到劉群書信以後,滿腹狐疑,謊稱有要事相商,派人請劉琨進城。不知情的劉琨毫無防備地進城來見段匹磾。段匹磾一向都對劉琨十分敬重,他將劉群的書信拿給劉琨看。看過書信,劉琨從容地說道:“我發誓與您結為同盟,一起效力王室。這次不說我沒有收到書信,即使收到了書信,我也不會因為一個兒子,就做出辜負您的事情!”段匹磾說:“我根本就不懷疑您,所以才拿出來叫你看來著。”

  話雖這樣說,但這封書信不能不讓段匹磾有所警惕。段匹磾的另一個弟弟段叔軍私下對他說道:“我們是胡人,之所以能讓晉人服從,只是因為他們屈從于我們人多。如今,我們骨肉相殘,正是晉人人心思動之時。如果現在有人站出來,奉劉琨為主,我們就全完了。”段匹磾本來還打算將劉琨送回,但聽段叔軍這麼一說,滿腹狐疑,就把劉琨軟禁起來了。

  劉琨被軟禁的消息很快像瘟疫一樣迅速傳播,事態開始失控。

  留在小城的劉琨的庶長子劉遵擔心被殺,趕緊閉城自守。段匹磾派人前往曉諭,但劉遵置之不理。于是,段匹磾派兵強行攻擊小城。城內糧食不多,守軍堅守了一段時間。最後,劉琨的某部將因乏食,被迫率眾開門投降,劉遵被俘。

  劉琨被段匹磾關押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消息傳來,晉人義憤填膺。代郡太守辟閭嵩、雁門太守王據、後將軍韓據等人密謀,準備攻下幽州,襲殺段匹磾,救出劉琨。韓據的女兒是段匹磾兒子的妾,她聽說自己父親的計劃,就向段匹磾告密。段匹磾立即逮捕了辟閭嵩、王據以及牽連到的部眾,將其全部殺掉。事已至此,再無挽回的余地。

  這時候,正好建康方面派來了使者。史書稱,這是王敦的使者。

  聽說建康來的使者是王敦派來的,劉琨對兒子說:“處仲(王敦字)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說罷,他忍不住歔欷長嘆,淚落如雨。此時的劉琨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但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建武二年(公元318年)五月八日,段匹磾對外宣稱劉琨企圖自立為帝,犯上作亂,而自己奉密詔誅殺劉琨,派人將劉琨勒死。劉琨死時年僅48歲。同時,段匹磾還誅殺了劉琨的兒子、侄子共四人。

  劉琨死後,江南政權為了拉攏段匹磾,並沒有給予劉琨任何褒贈。數年之後,在被司馬睿愛賞的溫嶠(劉琨是其姨夫)多次請求下,東晉政府為劉琨發喪,追贈為太尉、侍中。

  王敦指示段匹磾殺掉劉琨,這一說法出自《晉書劉琨傳》。但《晉書段匹磾傳》卻記載:“(段匹磾)復為末柸所敗,士眾離散,懼琨圖己,遂害之。”此處僅僅提到段匹磾要殺劉琨,並沒有提到王敦或者東晉朝廷要殺劉琨。《晉書元帝紀》也僅僅記載劉琨于此時被段匹磾所害。《資治通鑒》里也沒有王敦或者東晉政府要加害劉琨的說法,只是說:“匹磾稱詔收琨。”

  然而,《建康實錄》卻對于王敦想要誅殺劉琨的原因作了一個說明。

  一是劉琨在江南沒有人緣。《建康實錄》記載:當司馬睿南渡江東之後,雖然長安尚有晉愍帝,但司馬睿在江東已經構建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王國。中原很多名門大族也都投靠了司馬睿,而劉琨卻一直在並州堅守。劉琨沒有及時選擇陣營,一直讓司馬睿等人耿耿于懷。

  二是王敦妒忌劉琨。《建康實錄》還記載:“初,王敦見劉琨勸進表至‘天祚大晉,必將有主。主晉祚者,非大王而誰!’敦大怒,投表于地,曰:‘讀《左傳》三十年,一朝為琨所用!’卻因內憚矣。”劉琨在晉愍帝被俘之後,明確了自己的立場,並主動向司馬睿勸進。劉琨的勸進表文採飛揚,讓王敦心生醋意。王敦聽說段匹磾拘禁了劉琨之後,就秘密派出使者要求段匹磾將劉琨處死,而段匹磾擔心劉琨勢力會對自己不利,就對外宣稱誅殺劉琨是奉了朝廷的詔書。

  不論段匹磾以何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殺掉劉琨,劉琨的死不僅沒有換來段匹磾治下幽州地區的安定,反而加速了本來就“士眾離散”的段匹磾統治走向分崩離析。史稱:“于是,晉人離散矣。”很多原來劉琨的部下更是向東投奔段匹磾的敵人段末柸。如《晉書劉琨傳附劉群傳》就指出,溫嶠的姨家弟弟劉群,劉琨的原部下崔悅,還有盧諶等,都在段末柸的手下。

  殺掉劉琨以後,段匹磾想擁眾逃往代郡,但是聽到這一消息的拓跋鬱律秘密整頓軍隊,準備隨時打擊來犯之敵。此時,段末柸已自稱為幽州刺史,命令弟弟率軍攻擊薊縣。段匹磾走投無路,只好選擇南下。當段匹磾率領的數千部隊走到鹽山(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的時候,他們卻被石勒的部將阻截。一番激戰之後,段匹磾只得又折返回薊縣,勉強暫時繼續固守在那里。

  劉琨的死在當時是一件大事。晉朝在北方最有影響力的抗胡英雄隕落了,人心大散。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