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靳準之亂

時間:2012-12-26 08:30   來源:中國臺灣網

  靳準之亂

  時機成熟,靳準決定發動政變。為了爭取民心,靳準想到了那位與西晉王祥經歷相似的大孝子王延——如今已是劉漢帝國的金紫光祿大夫。他派人和王延商量,想得到王延的支持。王延一聽不僅不同意,反而飛馬前往宮中報信。王延來到宮門附近,遇到了早已在此準備發動政變的衛將軍靳康。靳康派人將王延押了回來。接著,靳準率領部隊闖入皇宮,自己端坐在光極前殿之上,讓士兵輕松從後宮把劉粲揪出,數落了一通後將其斬首。

  在政變成功以後,靳準作出以下舉動。

  一是將所有劉氏皇族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斬殺在平陽東市。

  二是將劉氏的宗廟予以焚毀,並挖掘了劉淵、劉聰的墳墓,將挖出來尚未完全腐爛的劉聰的屍體,進行斬首。

  三是自稱大將軍、漢天王《晉書元帝紀》記載:“稱漢王。”,設置百官。

  四是稱藩于東晉。靳準派人對司州刺史李矩傳話說:“劉淵不過是匈奴小醜,他借著晉朝廷內亂,擅自冒用天命,興兵使晉懷帝和晉愍帝罹難。我將率領大眾將二帝的靈柩奉還,請代為上報給皇帝。”李矩飛馬將此消息傳給司馬睿。司馬睿將信將疑,不過還是派遣太常韓胤等人北上,結果真的迎回了晉懷帝和晉愍帝的靈柩。

  也許,靳準是基于請求東晉救援才稱藩于晉的。因為在老謀深算的靳準看來,發動政變之後,勢必面臨來自長安劉曜與來自襄國石勒的夾擊。而從趙固、李矩等人對平陽的突襲以及洛口之戰晉軍的戰鬥力來看,東晉軍隊勢必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其戰力也足以擊敗劉曜和石勒的軍隊。到時候,他自己所走的這步仍然不是死棋。不過叫靳準始料不及的是,洛口之戰以及此前的突擊平陽行動,僅僅是李矩甚至可以說是李矩部將趙固的單獨行動。這一行動連豫州刺史祖逖都沒有參與,更不用說江南的司馬睿了。遠在江南的司馬睿的眼睛還一直盯著尚未全取的荊州,心里正盤算著如何排擠王氏家族,如何安置蜂擁而至的南渡僑民。他沒有一兵一卒,哪有能力和精力去解救一個敵國的異族叛國者?靳準前面所有的棋都走得那麼的精細,但是只有這最後一步,由于信息不暢導致了他的誤判,而這一誤判也讓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由于靳準的政變來得那麼突然,目的性也不十分明朗,因此搞得人心惶惶。靳準想任命王延為尊崇的左光祿大夫,王延大罵:“你這個屠各屠各:匈奴部落名,其部在東漢至西晉時期雜居西北沿邊諸郡。魏晉以後,屠各的分布一在太行山東麓,二在涼州,三在秦隴區域,四在並州,五在渭北。北周之後,秦隴屠各方不見于史。逆奴,為什麼不速速殺我?把我的左眼放在西陽門上,讓我看看相國劉曜率兵進入;把我的右眼放到建春門上,讓我看到大將軍石勒從那里進入!”靳準看到王延不降,也將其殺死。

  消息傳來,身在長安的劉曜與襄國的石勒立即做出反應,各自率軍朝平陽進發。作為劉漢皇族的劉曜起兵平叛在所不辭。而石勒純粹想趁機撈一票,他命令大將張敬先率五千騎兵為先鋒,自己親率襄國五萬精銳大軍蜂擁而至。不僅如此,石勒的部隊甚至比劉曜的部隊還先抵達平陽附近。

  再說,劉琨死後,他的很多舊部也都投降了石勒。《晉書石勒載記》稱:“琨將佐相繼降勒。”而如今的段匹磾難以在幽州立足,對石勒已經構不成什麼威脅。于是,石勒將目光從北方的幽州暫時轉移到平陽。

  石勒所部很快進抵平陽東南襄陵(山西省臨汾市東南)的城北平原。靳準率軍數次挑戰,石勒都堅守軍壘。不久,劉曜來自長安的部隊,也渡過了黃河,進屯蒲詈(山西省永濟市)。

  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冬十月,劉曜部隊更向北推進到赤壁(山西省河津縣西北)。在大亂中幸存的太保呼延晏也從平陽逃出,與此前逃奔劉曜的太傅朱紀、太尉范隆等人共同勸進劉曜登基。于是劉曜即皇帝位,改元光初,大赦境內,而只有靳準一門不在大赦之內。他任命朱紀為司徒,呼延晏為司空,范隆以下均為原職,另外擢升石勒為大司馬、大將軍,加“九錫”,增加採邑十郡,晉爵趙公。最後,劉曜命令徵北將軍劉雅生、鎮北將軍劉策駐軍汾陰(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西南榮河鎮),與石勒大軍共同進擊靳準。

  靳準面臨東西兩面被夾擊的局面。而此時,真正與靳準部隊交鋒的是石勒,而不是劉曜。因為劉曜當時力量不足,史稱“時曜勢實殘弊”,他只是遠遠地看著。石勒開始進攻平陽小城,迫使平陽守將投降,緊接著諸羌、羯也紛紛投降,石勒將他們都遷到自己控制的司州各縣。

  石勒大軍圍城,靳準眼看情況不妙,就派遣使者卜泰向石勒送上皇帝的禦用車轎、衣服,請求和解。當時,石勒與劉曜都想吞並靳準的部眾。石勒接見卜泰以後,又將卜泰送到了劉曜的軍營。不過,劉曜也不是傻子,他將計就計對卜泰說:“先帝劉粲確實是亂了倫理綱常,而宦官們專權,誅殺忠良。這的確是義士奮起匡救的時候啊。司空靳準內心忠烈,實行伊尹、霍光的權宜措施,拯救民眾于涂炭之中,也使我得到皇帝寶座。他的功勳高過古人,德行大于天地。我正要平定天下,總不會隨意誅殺賢人君子的啊!如果司空能早一天迎接大駕,我還要把國家大事,全部委任給他,而我只負責祭祀事宜。請你將我的這個意思告訴司空,並且在朝廷之上公開宣布。”于是,劉曜偷偷與卜泰結下了盟約。

  卜泰回城的時候,石勒懷疑卜泰與劉曜之間有什麼約定,想當機立斷將其殺掉,以加速城中投降。眾將勸說石勒:“今天如果殺掉卜泰,靳準肯定就不會投降了。即使劉曜與卜泰有什麼盟約的話,也是讓卜泰糾集屠各誅殺靳準。這樣,靳準肯定因為擔心在內亂中被殺而早早投降我們。”

  石勒考慮再三,過了很久才同意了大家的意見。

  卜泰回到平陽以後,向靳準匯報了與劉曜的盟約。靳準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雖然劉曜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自己畢竟殺掉了劉曜的母親和兄長,他真能像說的那樣捐棄前嫌麼?是投降石勒,還是投降劉曜,靳準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然而,劉曜開出的豐厚條件讓靳準的手下都眼紅了。如果投降石勒,生死未卜;而投降劉曜呢,起碼不會有生命之憂了吧。殺掉靳準,將是自己最大的進身之階。于是,卜泰聯合靳準的堂弟靳康等人,誅殺了靳準,共同推舉尚書令靳明為盟主。卜泰再次充當使者,將六枚傳國玉璽送交劉曜。劉曜見到卜泰,大喜,對他說:“讓我能夠得到這神奇的玉璽,坐穩帝王位置的,是您啊!”

  石勒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大怒。他傳令增兵進攻靳明,快馬命令在後方的石虎,統帥幽州、冀州的所有大軍,準備一舉滅掉靳明。而靳明毫不示弱,也整軍從城內殺出。一戰之下,靳明軍不是石勒的對手,被殺得大敗,將士的屍體綿延一公里遠。自此,靳明關閉城門,堅守不出。

  石勒派遣自己的左長史王修前往劉曜軍中獻捷,一是顯示自己的強大,二是探究一下劉曜的實力。與此同時,平陽城內的靳明卻撐不住了,派遣使者向劉曜求救。

  劉曜命令一直在觀望的徵北將軍劉雅生、鎮北將軍劉策率軍前往平陽接應靳明。看到劉曜的部隊前來,石勒倒沒有立即翻臉,而是駐軍蒲上,看著靳明出城將一萬五千平陽眾庶歸于劉曜。

  為了躲避石勒可能的打擊,劉曜趕緊率軍渡過黃河,西奔到粟邑(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彭衙村一帶),並命劉雅生將自己母親胡氏靈柩從平陽迎出,還葬粟邑。胡氏之墓號陽陵,其被謚為宣明皇太後。同時,劉曜尊高祖父劉亮為景皇帝,尊曾祖父劉廣為獻皇帝,尊祖劉防為懿皇帝,尊其父(名字不詳)為宣成皇帝。

  安頓下來以後,劉曜並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命令殺掉靳明,奔逃而來的“靳氏男女無少長皆殺之”。然後,他遷都長安,建築前殿“光世殿”,後面建築“紫光殿”。劉曜立其妻羊氏為皇後、兒子劉熙為皇太子,其余各子均進封為郡王。劉曜下詔說:“我的祖先發跡于北方,劉淵祭祀漢的宗廟,不過是為了順從民意。如今,我們應該改國號,確定以匈奴的單于作為祖先。”于是,大臣建議改國號為趙,從此建立了存續十年的劉趙帝國。

  在平陽,憤怒的石勒將平陽的宮室全部焚毀,命人修復了劉淵和劉聰的墳墓,又把平陽城內的渾天儀和皇家樂器運回襄國。雖然石勒沒有得到平陽的傳國玉璽,但是不能不說石勒是這次平叛行動的最大贏家。他前前後後共招撫劉漢臣民十幾萬戶(落),遠遠大于靳明帶給劉曜的那一萬五千人。另外,劉漢帝國舊有的京畿之地也落入了石勒之手。

  那麼,接下來還會發生些什麼故事呢?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