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石勒稱王

時間:2012-12-26 08:3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石勒稱王

  與劉漢帝國迅速覆滅相反,北方另外一股勢力卻在經歷了短暫的低潮後,很快地又復興了起來。

  那就是在拓跋鬱律統治下的拓跋鮮卑。亂世中,拓跋鬱律不斷擴張自己的領地,先徵服位于伊犁河流域的古烏孫王國的故土;然後,又回師往東,徵服了東方的勿吉部落(黑龍江下遊一帶)以西的地區。史稱,此時的拓跋鮮卑“控弦上馬將有百萬”,雄踞北方。

  拓跋鬱律聞知中原大亂,對左右大臣說:“今中原無主,天其資我乎?”此話顯示了他要入主中原的野心。不過,雖然晉愍帝死了,劉漢帝國也覆滅了,但在北中國劉曜又建立了劉趙政權(史稱前趙),而且還有實力更強的石勒。此時的石勒,不僅佔有了司州、幽州以及冀州與並州大部,還逐漸往黃河以南壓來,吞並了兗州、豫州部分地區。石勒的一係列舉動勢必會刺激到拓跋鬱律,而拓跋部對石勒的軍事挑釁沒有進行反擊,大約是因為其主力部隊還在西線。不過,雙方就此交惡。到石勒稱趙王的時候,他向拓跋部派出使者,請求結為兄弟,但鬱律卻斬殺了石勒派來的使者,與之斷絕了任何關係。過去,拓跋鮮卑一直與劉漢帝國為敵。如今,不論對于石勒還是劉曜,拓跋部均採取了敵對政策。

  ○羊獻容曾被晉廷數次廢立,

  後被匈奴貴族劉曜虜獲,強娶為妻暫時放下雄心勃勃試圖南下中原的拓跋鬱律,再順便提一提前趙帝國皇帝劉曜的那位皇後羊獻容。

  羊獻容是晉惠帝的第二位皇後,早年吃了不少苦。自從被匈奴虜獲做了劉曜的妻子以後,羊獻容的生活徹底改變。劉曜對其“甚愛寵之”,登基以後還把她冊立為皇後。一次,劉曜對羊獻容說:“你看我和司馬家兒比起來怎樣?”羊獻容說:“哪能相提並論?陛下您是開國的聖主。他呢?是亡國的昏暗匹夫。一個老婆、一個兒子和他自己,這三者他都不能保護。貴為帝王,妻子卻被平民所辱沒。被俘之時,我實在是不想再活下去了,萬沒想到還有今日!我生于高門大族,常常想天下的男子都不過如此。自從侍奉您以後,我才知道天底下真的是有大丈夫的啊!”一番話說得劉曜虛榮心急速膨脹,從頭到腳都舒服。難怪劉曜對羊皇後言聽計從,而這位對政治有濃厚興趣的羊皇後,也是“頗預政事”。《晉書劉曜載記》稱其“內有特寵,外參朝政”。後來,羊獻容給劉曜生了三個兒子,分別為劉熙、劉襲、劉闡。此處據《晉書劉曜載記》。《晉書羊皇後傳》則稱其給劉曜生了兩個兒子。之後,她那跌宕起伏的一生就結束了。

  劉曜真的如羊獻容所雲那麼偉大麼?劉曜,字永明,是劉淵的同族侄兒。因為父親早死,所以他從小就被劉淵所養。劉曜身長九尺三寸,垂手過膝,他最大的特點是從小眉毛都是白色的,眼睛發紅,胡須稀疏得都能數出來。他不過一百多根的胡須,但卻都長五尺,似乎就是一位古裝劇中的“白眉大俠”的形象。劉曜性格比較耿直,行軍打仗不善于使用詭詐之計,並且頭腦簡單,行事魯莽。從粟邑撤回長安以後,劉曜所做的一件魯莽的事情就直接導致了與石勒的決裂。

  劉曜以劉漢帝國碩果僅存的皇族身份繼承皇位,石勒當然無話可說。在與劉曜的角力中,弄巧成拙的石勒卻十分惱火。劉曜也知道理虧,于是在誘降了平陽一萬多部眾之後,並沒有選擇將平陽繼續作為自己的國都,而是遠遠地躲開了石勒,把平陽所在的河東之地讓給了石勒。事情本該就這樣圓滿解決了。可是,卻節外生枝出了岔子。

  石勒屢屢打敗靳明之後,派遣自己的左長史王修向劉曜獻捷。當然,作為劉漢帝國名義上的大臣,石勒這樣做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在這一特定的時期內,這里面的含義卻十分微妙。它既有誇耀,也有示威,還有刺探劉曜虛實的意味。劉曜為了安撫石勒,派遣郭汜等持節任命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進爵趙王,增封七郡,其夫人稱王後,世子稱王太子,一切禮儀比照曹操輔佐東漢時期的規格。事情到這里,似乎一切都很順利,王修也完成使命,回去復命了。然而,王修的舍人曹平樂卻並沒有隨之東返,而是留在了劉曜那里。曹平樂對劉曜說:“大司馬石勒派遣王修等來,表面上畢恭畢敬,其實的目的是為了偵查我方的強弱,陰謀等到王修回去以後,將要派輕騎偷襲陛下的大駕。”

  當聽了曹平樂的話以後,劉曜擔心王修將自己的真實情況報告給石勒,情急之下將郭汜等人追還,不再授予石勒太宰的官職,並把王修殺掉。劉曜這一魯莽的舉動,非但不可能阻止石勒的打擊,反而讓兩家徹底翻臉——石勒聽後,勃然大怒,立即誅殺了曹平樂的三族,追贈王修為太常,宣稱:“孤兄弟侍奉劉家,人臣之道,做得已經夠多了。如果沒有孤兄弟,他劉家怎能南面稱朕?我總想著要侍奉君主,要像舜對瞽叟那樣忠誠,因此盼望推崇今主,齊好如初。誰知他劉曜竟然惡行不改,殺掉使節。帝王興起,哪有常態?趙王、趙帝,孤自取之,不管我要的名號是大是小,他劉曜豈能管得了!”

  自此,石勒徹底脫離了劉曜建立的劉趙政權,開始單飛。在劉趙帝國建立之初,他就與之水火不容,形同敵國。

  劉石雖然已經交惡,但是雙方還沒有展開正面交鋒。

  他們各自的第一要務仍然是不斷鞏固根據地,增強自己的實力。如今,石勒周邊地區的局勢都朝著有利于他的一方發展。

  一是石勒解除了北方段匹磾的威脅。公元319年,北面的段匹磾在石勒與段末柸的聯合打擊下,終于無法固守薊縣。他拋棄妻子,率領殘余部眾南下逃奔厭次(山東省惠民縣),依附于晉朝將領邵續。對于石勒而言,黃河以北的敵對勢力僅剩下了邵續一個。

  二是石勒東南面的東晉青州刺史曹嶷(音y岥)與石勒也實現了和解。曹嶷見劉漢帝國覆亡,擔心如果實力強大的石勒一旦進攻,自己將面臨滅頂之災。于是,曹嶷派人給石勒送上金銀珍寶,請求與之和解,約定雙方以黃河為界,互不侵犯。由此,河北邵續、山東曹嶷、徐州蔡豹、豫州祖逖這一東晉政府包圍石勒的鏈條,從中間斷開了。同時,曹嶷對轄區內傾向于東晉的流民塢堡也開始進行清掃。如東萊太守鞠彭被迫離開青州,渡海投奔平州刺史崔毖。另一位流民首領曾被司馬睿任命為安集將軍的蘇峻,原來聚合數千家屯駐在掖縣(山東省萊州市),也因為懼怕曹嶷的進攻而率領幾百家眾渡海南下。到達廣陵以後,蘇峻被東晉政府任命為鷹揚將軍。

  三是石勒統治區東偏南的青徐兗結合部及徐州地區同樣發生有利于石勒集團的變化。《晉書劉遐傳》記載,在晉元帝建武初年,司馬睿就已經將邵續的女婿劉遐由平原內史改任為下邳內史了。劉遐率部從山東、河北的結合地南移至徐州地區,屏護著淮河中下遊的安全。在劉遐的北面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流民塢堡,不少流民帥被東晉朝廷授予了官職。但這些流民帥朝秦暮楚,其中有位名叫周撫的勢力較大,他選擇了投降石勒。徐州一旦被石勒佔領,將直接威脅到東晉整個淮河地區的防禦體係。因此,東晉政府迅速反應,立刻命令徐州刺史蔡豹都督下邳內史劉遐(兼任彭城內史)、泰山太守徐龕等合擊周撫。石勒聞訊,也派遣輕裝騎兵火速救援周撫,想把觸角伸向徐州腹地。石勒一旦站穩徐州,那後果不堪設想,于是東晉政府也派遣剛剛來到廣陵的蘇峻北上協助劉遐進攻周撫。大興二年(公元319年)二月,東晉部隊大破周撫所部,將周撫斬殺。此戰的勝利,使得東晉保住了徐州這一戰略要地。劉遐因之被晉封為臨淮太守,蘇峻被晉封為淮陵內史,遷蘭陵相。然而,東晉政府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把劉遐的功勞放在了徐龕之上。徐龕認為自己的功勞當然應當比劉遐的大,十分不滿。于是,在周撫事平定以後月余,他就以泰山郡投降了石勒,並自封為兗州刺史。

  四是石勒的南面豫州地區也出現了有利變化。幾乎與徐龕投降石勒同時,在東晉豫州刺史祖逖北面浚儀的陳川也發生了騷動。

  導火索還是祖逖給陳川手下李頭那匹駿馬《晉書祖逖傳》記載:“李頭之討樊雅也,力戰有勳。逖時獲雅駿馬,頭甚欲之而不敢言,逖知其意,遂與之。頭感逖恩遇,每嘆曰:‘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

  李頭欽佩祖逖為人,時刻念叨盼望成為祖逖的部下。陳川一怒之下,將李頭殺掉,導致李頭部下四百多人真的投靠了祖逖。陳川以為這是祖逖挖自己牆腳的行為,因此更加憤怒,他索性派遣將軍魏碩縱兵大掠豫州各郡。

  要知道,陳川此前是被東晉政府任命為龍驤將軍的,而此時的行為已經形同盜匪。祖逖身為豫州刺史,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于是,祖逖派將軍衛策在魏碩回師的路上截擊,雙方在谷水展開交戰。戰後,祖逖軍將魏碩擄掠的所有財物、人口都給截了下來。祖逖將財物交還原主,讓平民復歸本業,其部隊秋毫無犯。經此一戰,陳川領教了祖逖的厲害,于是向石勒投降。

  對于陳川的叛變,豫州刺史祖逖很快做出反應,親自率軍北上向陳川的老巢浚儀(河南省開封市境內)發起進攻。石勒聞訊,也趕緊派遣石虎率領五萬精銳騎兵南下解救。雙方在浚儀以及浚儀南面的蓬關展開激戰,最終祖逖設奇兵大敗石虎的援軍。石虎搜集殘兵,大掠豫州各郡,並將陳川所部五千戶全部從浚儀遷往襄國,到襄國以後又將他們轉至廣宗安置。據《晉書祖逖傳》。《晉書元帝紀》、《資治通鑒》與此記載不同:《晉書元帝紀》記載,“王師敗績”。《資治通鑒》更記載為祖逖“退屯淮南”。從事態以後的發展情況看,兩本記載似誤。

  浚儀之戰失敗以後,石虎留下將軍桃豹駐守浚儀的西臺,祖逖派遣將軍韓潛等鎮守浚儀的東臺。同一城中,石勒軍開南門出入放牧,而祖逖軍開東門出入放牧。雙方相互對峙了四十多天,都陷于饑饉。祖逖命令大軍將米袋都盛上土,讓幾千軍士將這堆積如山的“糧食”都運到臺上,另外布置幾個掉隊的人擔著糧食,假裝十分疲憊在半道上歇息。桃豹的兵士們眼巴巴地看著近在咫尺的糧食,果然從城中殺出去搶糧。這幾個掉隊的人一看桃豹的部隊殺出,都丟下糧食,落荒而逃。桃豹的人將截獲的這幾擔糧食運回城中,再想想人家祖逖那里還有如山的軍糧,士卒豐飽,而自己食不果腹,因此軍心大亂。

  石勒另派部屬用一千多頭驢從後方運送軍糧。祖逖得知這一消息以後,派遣奇兵在汴河之上將這批桃豹的救命糧全部截獲。桃豹無力繼續堅守,只好趁夜棄守浚儀,北逃至東燕城。《水經注》稱,東燕城在河南省酸棗縣東;《讀史方輿紀要》載:“胙城縣府東三十五里……石勒復置燕縣,兼置東燕郡……東燕城在縣西。”東燕城故址當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祖逖命令韓潛繼續北上,駐守在浚儀以北的封丘,進逼桃豹;命令馮鐵駐守浚儀的東西兩臺;自己則將大本營前推至雍丘(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四處派兵清掃石勒在黃河以南的殘余勢力。

  除了祖逖一枝獨秀以外,公元319年的一切,對石勒都顯得那麼的順利。先是周撫投降,接著徐龕、陳川相繼投降,段匹磾敗逃,曹嶷結好等,這些似乎在為石勒的登基做著鋪墊。于是,石虎、張賓及其諸將數百人勸進。石勒假惺惺地說:“我德薄,怎可稱號取譏于四方?過去周文王三分天下還服侍商紂王,齊桓公一匡天下還尊崇周王室。我現在德業超不過前兩位,不行!”

  這當然只是一種姿態。石虎等一百二十九人再一次勸進,稱:“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事。人情物望都離開劉氏,歸于您的十之八九了。請您以河內等十一郡加上原來趙國的十三郡,共計二十四郡,二十九萬戶,建立趙國。您應該身兼兩職,既即皇帝位,又為胡人之大單于,還應該撤銷並州、司州、朔州,全部派員直接管轄郡縣。”

  石勒面西讓了五次,面南讓了四次,在群臣跪地苦請下,也並沒有即位稱皇帝,而是稱趙王。他下令大赦,免除百姓一半田租,賞賜孤老每人三石糧食,允許轄區群眾可以大吃大喝七天。同時,他改元為趙王元年,建趙國社稷,立宗廟,營東西兩宮。石勒任命張賓為大執法,專總朝政,為百官之首;任命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其他部將均有封賞。自此,又一個新生的政權正式誕生了,因為它建立的時間比劉曜的前趙晚一年,所以史稱“後趙”,或稱“石趙”。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