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崛起
此消彼長,大浪淘沙。公元319年,也就是司馬睿即位的第二年,雖然在黃河以南地區仍然承受著來自石勒的巨大壓力,但是江東政權畢竟平息了荊湘地區長期的動亂,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了荊州的全境。在這一年里,石勒登基為趙王,建立了後趙的雛形;山東的曹嶷依違于東晉與後趙之間;幽州、平州的三部鮮卑依然故我。而就在這一年的年底,一個突發的事件卻也改變了幽平二州的格局,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影響。
慕容部原來在東部鮮卑中是比較弱小的。在西晉首都陷落前後,其首領慕容廆(音w豆i)努力整頓內政,網羅士人,使得漢族流民數萬家扶老攜幼投奔慕容部落。慕容廆為了消弭流民的思鄉之情,分別成立僑郡安置這些漢民,比如為冀州人設置冀陽郡、為豫州人設置成周郡、為青州人設置營丘郡、為並州人設置了唐國郡等,使得統治區域成為了北方流亡人士的避難所。另外,慕容廆本人還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曾經說:“稼穡者,國之本也,不可以不急。”過去遼東一帶地廣人稀,人口只有一萬戶。到了此時,外來的僑民就增加了十倍之多,由此慕容部國力逐漸強盛。
慕容部落不像段氏部落那樣一直追隨晉室。慕容廆曾多次與西晉政府發生過摩擦,因此在司馬睿承制江東的時候,也曾經任命慕容廆以各種官職對其進行拉攏,但是慕容廆總是拒絕接受。雖然在手下的一再勸說之下,慕容廆也派遣了長史王濟來到建康勸進,但卻拒絕接受司馬睿任命的將軍和單于等職。
目前幽州、平州的局勢是石勒、段末柸分據幽州各郡,遼西是慕容部所據,遼北是宇文部所據,遼東地區有晉朝的平州刺史崔毖(音b岥),駐屯在遼陽。崔毖自以為是中州的望族,看到不少民眾卻歸附了慕容廆,心里很不是滋味,幾次派人招集流亡人民,可大家都不肯來。崔毖認為流民們是受到了慕容廆的拘禁,于是秘密邀請高句麗王國(首都丸都,吉林省集安市)、遼西郡段氏鮮卑(首府令支,河北省遷安市)、宇文部落(內蒙古老哈河上遊),聯合攻擊慕容廆。他們約定:在消滅慕容廆之後,瓜分其土地。
公元319年底,段氏、宇文氏和高句麗分別自南、西、東三個方向進攻慕容廆的根據地棘城(遼寧省錦州市義縣西)。三國的聯軍來勢兇猛,聲勢浩大。然而,慕容廆卻說:“他們受到崔毖開出的空頭支票引誘,企圖貪一時之利,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既然沒有統一的指揮,相互之間就沒有從屬關係,我定能擊破他們!不過,他們剛剛集結,氣勢很盛,希望我會立即與之決戰。如果我們現在出擊,正好中了他們的圈套。只用安靜地嚴陣以待,敵人一定會各懷鬼胎,互相猜疑,一方面會懷疑我方與崔毖之間合謀,會出賣了他們,另一方面懷疑三國之間中的一國會與我們聯合。等到他們之間相互猜忌而軍心渙散以後,我們再出動,一定能夠大獲全勝。”
于是,在三國聯軍對棘城開始攻擊之初,慕容廆沒有出城迎擊,而是選擇了閉門堅守。然後,他派使節給宇文部落送上犒賞三軍的牛肉和美酒,並當眾宣布:“崔毖的使者昨天已經到來。”這樣一來,高句麗和段氏都懷疑宇文部落與慕容部落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陰謀,遂分別撤軍。慕容廆略施小計,就退了兩國之兵,圍城的只剩下了宇文部落。宇文部落的頭領宇文悉獨官看到另外兩國退兵了,他說:“雖然他們走掉了,但我偏要單獨奪下城池,何必非要別人的幫助。”宇文悉獨官又將國中全部部隊調來圍城,人數達到數十萬人,營寨連綿四十里。
本來慕容廆想著退掉了兩國之兵,宇文部落不能獨存。如今兩國之兵順利退去,宇文部軍反倒傾國而至,這當然是慕容廆始料未及的。面對越來越多的宇文部隊,慕容廆有點擔心,他傳命駐防在棘城南邊徒河的庶長子慕容翰,率軍回棘城協防。但是,慕容翰卻派人稟告說:“宇文悉獨官傾全國之力,侵犯我們。彼眾我寡,只可以用計謀取勝,難以與之硬拼。目前,棘城守軍人數守城有余。我最好在城外,留作奇兵,遇到機會打擊他們。我們里應外合,他們肯定就會驚慌失措,無從防備,因此定可擊破他們。現在如果把所有部隊合二為一,那麼他們就不再有別的擔心可以專心攻城了,這不是上策。而且這樣放棄徒河,會顯示我們膽怯,我擔心士氣也會不戰先低落了。”
並兵與分兵,歷來是用兵的玄妙所在,聽了兒子的話,慕容廆遂命慕容翰仍留守徒河。
宇文悉獨官探知慕容翰沒有率軍協防棘城,說:“慕容翰驍勇善戰,聞名當世,而今他不入棘城協防,卻留在了徒河,可能會給我軍隨後的攻擊帶來麻煩。我當先奪取徒河,棘城不必擔心。”他遂派數千騎兵,襲擊慕容翰。
慕容翰獲得情報,派人假裝是遼西段家部落的使節,等候在道路一旁。他們對統帥這支宇文騎兵部隊的將領說:“慕容翰一直是我們的心腹之患。聽說你們開始攻擊,我方已出兵先期到達城下,請迅速前進!”慕容翰派出使節後,即率軍出徒河城,埋伏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上。
宇文騎兵聽說段家部落已經在前等待,十分高興,不再設防,放心大膽地縱馬急進,進入到慕容翰的預設陣地。毫無防備的宇文部騎兵進入伏擊圈以後,慕容翰率兵突然殺出奮力攻擊,一下子就把這幾千騎兵給打蒙了,將其全部俘虜。
然後,慕容翰乘勝前進,並派人稟告慕容廆,從城內出兵大戰。慕容廆簡選精銳部隊,配給三子慕容皝(音hu岬ng),由其與長史裴嶷一同為先鋒,而自率大軍組成方陣作為後繼。宇文悉獨官根本沒有料到慕容廆膽敢出城交戰,大驚之下令全軍倉促應戰。雙方剛一接戰,慕容翰率領的數千騎兵,就從側翼突入宇文部落的大營,縱火焚燒敵營。宇文部眾頓時驚慌失措,不知是繼續迎擊眼前之敵,還是回頭救火。慌亂之際,宇文軍大敗,只有宇文悉獨官只身逃走,宇文部眾全部被慕容廆俘虜。戰後,慕容廆在宇文悉獨官的大營中還搜到了皇帝的三顆玉璽《資治通鑒》胡三省原注:“皇帝玉璽,酋長宇文普回出獵時撿到。”《周書文帝紀》稱:“其後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有文曰皇帝璽,普回心異之,以為天授。其俗謂天曰宇,謂君曰文,因號宇文國,並以為氏焉。”。這三顆玉璽,一直被宇文部落認為是自己受命于天的寶貝。此時竟然遺落,可見宇文悉獨官當時的狼狽之狀。
棘城防禦戰大獲全勝,消息傳來,崔毖十分恐懼。他以為慕容廆不知道自己是幕後黑手,趕緊派他的侄兒崔燾前往棘城,表示祝賀。正巧,三國要求和解的使節也都在那里,使節們都說:“這次交戰不是我們的本意,是崔毖指使的。”慕容廆用刀架到崔燾脖子上,說:“你叔父讓三國來滅我,今天竟還來假裝來道賀!”崔燾只好承認。慕容廆帶著崔燾一起率兵往遼陽進發,並讓崔燾給崔毖捎話:“投降是上策,逃命是下策。”
崔毖嚇得拋棄家小,率數十名騎兵,投奔了高句麗王國。于是,慕容廆兵不血刃拿下了遼東。他命令兒子慕容仁為徵虜將軍,鎮守此地,將崔燾、高瞻、韓恆、石琮(西晉大臣石鑒之孫)等人帶回棘城,尊為賓客。從青州投奔崔毖的鞠彭、鄭林,到了遼東以後,崔毖卻已潰敗,也歸附了慕容廆。慕容廆任命鞠彭為參軍。
四國之戰,是慕容部落興盛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自此,慕容廆吞並了遼東,勢力橫跨遼河兩岸。稍後數年,他又相繼擊敗高句麗、宇文氏、段氏的數次進攻,成為幽州平州地區名副其實的強者。為了取得法理上的合法性,慕容廆接受了幕僚的建議,派遣使節將從宇文氏那里搜到的三顆皇帝玉璽送往建康。
公元320年,也就是晉元帝大興三年三月,慕容廆的使者抵達建康。東晉朝廷這才對其刮目相看,遣使到遼東,拜慕容廆為監平州諸軍事、安北將軍、平州刺史,增邑二千戶。不久,東晉朝廷又加封其為使持節、都督幽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進封遼東郡公,邑一萬戶,常侍、單于並如故;授丹書鐵券,承制海東,命備官司,置平州守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