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變生肘腋徐龕之亂

時間:2012-12-26 08:2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二章變生肘腋徐龕之亂

  從晉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劉漢帝國發生的靳準之亂被平定以後開始,一直到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發動第一次叛亂為止,在這短短的三年多的時間里,東晉以及東晉統治區外都發生了一連串的大事件。

  公元319年,徐龕、陳川相繼投降石勒;周訪掃平杜曾;石勒稱王;三國討伐慕容氏。

  公元320年,邵續被俘;司馬保被殺;遊子遠安定劉趙,底定秦州、雍州;周訪去世;羊鑒被廢。

  公元321年,石勒底定河北,俘獲段匹磾;祖逖去世。

  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不少是相互關聯,互為影響的。而徐龕因為不滿東晉政府的不公正封賞投降石勒這一事件,卻直接影響到東晉淮河區域防禦體係的安全。其間有石趙政權與東晉政權之間的角逐,也有東晉內部錯綜復雜的矛盾。

  徐龕叛降石勒以後,自稱為兗州刺史,隨即領兵“寇掠濟、岱”,並往東南進擊,攻破了東晉徐州的東莞郡(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

  針對徐州之事,王導舉薦太子左衛率、泰山人羊鑒為徵討都督。王導的理由是羊鑒是泰山的高門大族,與徐龕是同鄉,“必能制之”。如果結合到羊鑒是王敦的舅舅,再考慮到如今的司馬睿對王導已漸疏遠這一情況,王導讓羊鑒領兵在外,就不難理解了。不過,羊鑒卻堅持認為,自己不是將帥之才,不堪重任。而輔國將軍、都督兗州諸軍事的郗鑒也上書司馬睿,認為羊鑒不是這方面的人才,請求另選他人。但王導卻一意孤行,強行任命羊鑒為徵討都督。于是,到了大興二年的八月,東晉政府任命羊鑒為徵虜將軍、徵討都督,與督徐州刺史蔡豹、武威將軍侯禮、臨淮太守劉遐等圍攻徐龕。

  然而,從大興二年八月到大興三年五月,在這長達十個月的時間里,羊鑒所部一直頓兵下邳,不敢與徐龕接戰,只有徐州刺史蔡豹率軍在檀丘擊敗徐龕。蔡豹請求羊鑒長驅進攻,羊鑒卻堅決不同意。

  檀丘失利以後,徐龕派人前往襄國,向石勒進獻擊敗蔡豹的計劃。石勒推辭尚有外難,只派遣王步都《資治通鑒》作王伏都。率領三百騎兵作為徐龕的先鋒,另派張敬率領騎兵為後繼。王步都到了徐龕那里以後,不把徐龕放在眼里,還姦淫了徐龕的妻室。王步都橫行霸道,這讓徐龕怒火中燒。這時,張敬的部隊也開到了附近。徐龕擔心張敬此來是偷襲自己,為避免可能出現的內亂,徐龕誅殺了王步都以及其帶來的三百名石趙士兵,請求投降東晉。

  徐龕曾經的背叛讓司馬睿非常惱火。這次,又接到了徐龕請求投降的上表,司馬睿恨其為人反復無常,不予接受,相反命令羊鑒、蔡豹積極進攻。

  石趙王國方面,石勒聽到徐龕斬殺了王步都,不禁大怒。他傳令張敬暫且領兵駐扎在險要地帶,堅守待援,接著命令石虎率領四萬大軍前往討伐徐龕。

  此時徐龕受到南北夾擊,形勢十分危急。然而,屯駐于下邳的羊鑒、劉遐等人卻仍然畏敵如虎,不敢北上,因此蔡豹孤軍也一直不能北進。

  尚書令刁協上書司馬睿:“北進諸軍已經喪失了迅速進軍的時機。目前炎熱,不如暫築深溝高壘,等到秋天來臨再進軍。”

  司馬睿下詔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說:“不戰先退,將士士氣大喪,並且目前已經拿下了敵人的堡壘,決不能退一步。”

  可羊鑒拒絕執行司馬睿的命令,刁協上書司馬睿,罷免了羊鑒的官職,並降蔡豹為折衝將軍,作為先鋒以觀後效。罷免羊鑒以後,有關部門要求誅殺羊鑒。晉元帝司馬睿以羊鑒為外戚之家,特意免死,除名。王導也因為舉薦不力,上書請求自貶,司馬睿沒有接受。

  面對行動迅速的石虎四萬大軍,徐龕自知負隅頑抗下去,只能是以卵擊石。如今,自己請求投降東晉,卻沒有被司馬睿接受。徐龕只好將自己的妻兒送到襄國作為人質,再次向石趙投降了。

  等到蔡豹率軍進攻徐龕的時候,局勢已經發生了突變。面臨兩路夾攻的已不是徐龕,而變成了蔡豹率領的東晉部隊了。當一直往北推進到卞城(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的時候,蔡豹突然發現,就在卞城以北不遠的巨平(山東省泰安市)屯駐著石虎的大軍。蔡豹不敢與石虎的主力部隊交戰,連夜率部南撤到了下邳。蔡豹大軍的輜重留在檀丘,徐龕率部偷襲得手,大批軍用物資落入徐龕之手。

  東晉這次平叛戰爭,歷時一年,不僅沒有消滅徐龕,反而損兵折將,大敗而回。蔡豹敗退到下邳以後,打算只身回到建康謝罪。這時,蔡豹的頂頭上司是王導的從弟、都督徐州青州諸軍事王舒,他卻對蔡豹說:“胡人將要南下,你還是先暫時執掌軍務,保衛百姓。等到敵人退卻以後,再去建康歸罪不遲。”蔡豹是個老實人,就聽從了王舒的話,沒有趕回建康給司馬睿表明一個態度。

  其實,司馬睿聽說蔡豹損兵折將以後,就派遣使者前去追究責任。兩面三刀的王舒帶著使者,趁夜率軍圍住了蔡豹的大營。夜里不辨敵我,蔡豹還以為是敵人來了,立即整軍攻擊。兩軍相接,蔡豹聽說有司馬睿的詔書,才命令部隊停止攻擊。王舒拿下蔡豹,送往建康。結果司馬睿下令誅殺了蔡豹,將屍體陳于建康街市中示眾三天。史書稱,蔡豹作為徐州刺史,很得當地軍民之心。當大家聽說蔡豹被殺的消息,都十分痛惜。

  表面上看,這次討伐徐龕失敗是王導用將不當所致。其實,如果將一係列事件聯係起來看的話,不能不懷疑王導在啟用羊鑒作為都督、掌握帝國東北地區最高軍事大權的時候,是否有遙制祖逖、呼應王敦的私心。因為也就是在這一年,深為王敦忌憚的襄陽周訪去世了。隨著周訪的去世,王敦密謀廢黜司馬睿的計劃也在加緊醞釀之中。此時的王導也“心思外濟”見《晉書王敦傳》載王導與王含書。,以北伐徐龕之名讓羊鑒領兵于外,掌握軍隊,這才是王導的目的。

  僅就戰役進程上看,只有蔡豹開始取得了檀丘勝利。後來,他又主張積極進兵,其他眾將則寸功未立。在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以後,司馬睿仍然堅持要蔡豹北上進攻,結果才導致了兵敗。可是,司馬睿得罪不起高門大族,讓王導、羊鑒等人全部逍遙法外,而次等士族的蔡豹卻做了替死鬼。

  反復無常的徐龕也未能善終。徐龕投靠了石勒半年多,到了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春,他又一次投降東晉。石勒並沒有讓徐龕逍遙多久,翌年七月,他派遣石虎攻下了徐龕的老巢泰山,活捉了徐龕。石勒對此人恨之入骨,將其放入布袋之中,在百尺高樓上用棍棒打死,並將其手下投降的三千多人全部活埋。

  力也是實實在在的,那麼司馬睿還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呢?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