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
暫且把司馬睿的思慮放在一旁,說一說東晉初年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人——周顗。
周顗是西晉安東將軍周浚的長子。周浚曾以揚州刺史的身份長期駐守建業,在江東地區有著一定的影響,史稱“甚有威德,吳人悅服”。
周顗的母親名叫李絡秀。周浚還是小將的時候,一次出獵趕上下雨,停留在李家。當時,李絡秀的父親和兄弟正巧都不在家,李絡秀與自己家的一個小婢女一起宰殺豬羊,不一會兒的功夫,幾十人的飯菜就上桌了。周浚很奇怪,偷偷往廚下一看,就窺見一個絕色女子在做飯。等到李絡秀的父親回來以後,周浚就提出要李絡秀做自己的小妾。李家雖然不是高門大族,但是也屬于殷實之家。李父開始不答應,李絡秀說:“我們家門第很低,何必憐惜一女?如果能與貴族結婚,也許將來對我們家有好處。”于是,她屈節做了周浚的妾,生下了周顗、周嵩、周謨三兄弟。等兄弟三人長大做了大官以後,母親李絡秀對三個兒子說:“我之所以屈節做你們家的小妾,就是為了我們家的門第。”在周家的幫助下,李家也終于成了高門。
有這樣一位美麗、聰慧、堅定、能幹的母親,周氏三兄弟受到的栽培可想而知。看到三兄弟在司馬睿的朝廷中居于高位,李絡秀十分高興。老太太在一年的冬至安排酒宴,給三個兒子賜酒,高興地說:“沒有想到你們如今都顯貴了,我還有什麼憂愁的呢?”一向性格怪誕的老二周嵩站起身來,對母親說:“情況恐怕不像您老說的那樣。我大哥志大而才疏,名重而沒見識,好乘人之危,不是自全之道。我呢,性格太直,也不會被世人所容忍。只有老三碌碌無為,能在母親跟前盡到孝道吧!”周嵩這個人性格既直且狂。當司馬睿登基之前,幾乎所有的人都勸進的時候,只有他講出了一番舊京還未收復而不宜登基的極其不合時宜的話來。周嵩對母親的這番話,也預示了周氏三兄弟未來的命運。
○周顗,字伯仁,俗語“我不殺伯仁,
伯仁卻因我而死”,就是說的他與周嵩相比,哥哥周顗就老練了許多。
周顗是著名的美男子,史稱“神採秀澈”。戴淵也是江南的名士,傳說他見到周顗以後,為人家的風採所折服,一句話都不敢說。王敦是何等桀驁不馴之人,但是即使冬天見到周顗,也是滿臉通紅,流汗不已。
周顗最大的特點就是性格寬厚,對人十分友愛。有一次,周顗與弟弟周嵩在一起喝酒。周嵩趁著酒勁,瞪著眼睛對周顗說:“你的才能不如我,為什麼能得這麼大的名氣!”說完,周嵩順手拿起桌子上蠟燭就朝哥哥打來。周顗神色不變,躲開打來的蠟燭以後,緩緩打趣道:“弟弟你用火攻,就已經是下策了。”
周顗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喝酒,並且酒量很大。在中朝之時,周顗一次能喝一石酒,過江以後更是每天都喝醉,自稱江南沒有敵手。一天,北方來了一個老酒友。周顗很高興,立即從屋里拿出了二石酒,兩人都喝得大醉。可是,周顗酒醒以後,卻發現客人已經醉酒而死。《世說新語賞慕》稱,“世目周侯,嶷若斷山”,意思是高峻偉岸得像山峰一樣。不過,周顗過了江以後,因為整日喝酒,酒後言行失態,造成了不良影響。庾亮就曾說,周侯末年,所謂鳳德之衰也。《世說新語任誕》注引鄧粲《晉紀》。
周顗之所以能夠從容應對于王導與司馬睿之間,他寬厚和緩的性格不能不說起了很大的作用。司馬睿開始的時候,就起用周顗為荊州刺史,引起了王敦的忌憚,險些招來禍事。回到建康以後,周顗採取了主動與王導靠攏的策略。他對王導說,我怎麼能舍棄眼前的明公,而遠效阮籍和嵇康呢?當時,王導雖然是錄尚書事,但是司馬睿重用刁協,以刁協為尚書令,以周顗為尚書仆射。周顗就像是王導與刁協之間的潤滑劑,對兩人都不存在威脅,慢慢也贏得了王導的尊重。一次,王導枕著他的膝蓋,指著他的肚子說:“此中何所有?”周顗回答:“此中空無一物,然而,足以容納像您這樣的幾百人。”王導也不認為是冒犯了自己。
如今的司馬睿在漸漸打破原有的平衡。
作為禦史中丞的周嵩注意到了這種苗頭。他對司馬睿上書稱:“王導、王廙雖然不如前賢傅說、管仲等人,但也是諸葛亮一般忠心耿耿的大臣。您能夠割據江東,雖然是您遭際時會,但也是群臣共同努力的結果。怎麼能獨是陛下您自己的力量呢?您不該受刁協等人的蠱惑,放逐舊臣。”
對于周嵩的上書,哥哥周顗不可能不知道,況且周嵩在奏疏的最後還表明:“我們周氏兄弟受陛下恩遇。我之所以盡進忠言,也是為了報答陛下。”從這一點看出,周嵩的上書也代表了周顗的立場,表明了群臣對刁協等人的不滿。司馬睿接到周嵩的上書以後,史稱“帝感悟,故導等獲全”。
但是,司馬睿的“感悟”,並非發自內心。因為隨後的另外一名江南士族孔愉,也對司馬睿建議王導有佐命之功,國事不論大小最好都與王導咨詢以後再施行。司馬睿聽後非常不快,將他降職為司徒左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