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什麼是骨髓移植

時間:2012-08-14 09: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08年12月30日,0點32分,蕾吉娜

  我要先感謝你們的回復。你們真是太好了!

  你們中許多人問,我得的是什麼病,怎麼理解骨髓移植手術。所以我想為此寫一點文字告訴大家。只不過理解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完全弄懂了它。

  互聯網上有很多關于它的奇怪說法和不同的描述。我的醫生叫我不要去讀上面的東西,讓我只按他們說的去做。互聯網上有人說,患了MDS,是不可能康復的。這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全正確的;還有許多人認為,骨髓移植就是一個手術,但也並非如此。

  骨髓捐贈是完全安全的,我想鼓勵所有人大膽捐贈骨髓。

  MDS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包括一係列的骨髓病徵,指幹細胞在骨髓中發生了基因病變。幹細胞是所有其他血細胞的來源,也就是說所有的血細胞都是由幹細胞發展來的。血細胞數量的形成及其功能都可能受到損害。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的進一步分類則基于什麼類型的細胞受到影響。

  本病多無自覺症狀,往往潛伏期較長。其症狀出現多為骨髓萎縮的結果:

  紅血球減少(貧血),可能導致虛弱,疲勞,呼吸困難,心悸;

  白血細胞減少,引起反復感染;

  血小板減少,引起黏膜和皮膚出血;

  此病症可發展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中晚期。

  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這是白血病的一種形式,此時的不成熟血細胞,也就是所謂的髓細胞會無限制地倍增,包括紅血球。這些血液癌細胞的失控增長會導致正常血細胞數量的減少,也就是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減少。根據癌細胞的表現和其生化特性再分為不同的類型。但在骨髓和血液中都有變異的細胞。

  症狀往往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里發生。比較典型的有:

  由紅白血球的減少導致全身無力和持續疲勞; 

  由新的免疫細胞生成受阻導致經常感染;

  由血小板數量減少導致黏膜和皮膚出血;

  其他症狀可能包括視力模糊或復視,皮疹,頭痛,惡心,嘔吐(因為腦膜刺激),部分患者骨骼和關節疼痛。高達50%的患者在症狀出現3個月後被確診。

  骨髓移植(BMT)或幹細胞移植(SCT)

  對于確診有惡性、危及生命的造血係統病症的患者,這是一個為之提供的治療程序,是病人可以得到徹底治愈的唯一機會。異基因幹細胞移植是指,用細胞抑制劑(高劑量化療)摧毀病人的病變骨髓,代之以另一個人的骨髓。該療法強度很大,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並有使病人死于並發症的風險。所以每個接受該療法的病人,其病情都必須事先提供給挪威衛生局專門負責異基因幹細胞移植的部門審查。

  提取捐贈者的骨髓時,捐贈者在前一天住進醫院,先接受全身麻醉,然後從髂骨吸出骨髓。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危險。

  新的幹細胞通過導管被移植到病人的靜脈當中,需要在患者停止化療8天後進行。過程有些像長時間的輸血。這些幹細胞會自動找到通向骨髓的路徑,到達並停留下來,大約在兩星期後才開始生產新的血細胞。為什麼會這樣,其原理目前還不清楚。對病人來講,骨髓移植的這天被稱為“零”的一天,標志著一個等待的開始,是一個對病人和他的家人異常沉重的等待。從這一刻開始,血液成分和抗生素的輔助治療同時開始,直到新的骨髓正常發揮功效。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