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流氓無賴亦能得天下

時間:2012-06-06 20:4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中國古代史上,似乎只有流氓和豪強才能做開國皇帝,何也?蓋因流氓無顧忌而豪強有勢力也!

  如果認真算起來,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但最典型的還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劉邦是個流氓,決不是今人的定論,西漢初年的大史學家司馬遷就已經為他“定性”。

  劉邦之為流氓,可謂鐵證如山。據說,劉邦是他的母親與神龍交合而生,生有異秉,其父知道他不同凡響,就為他取名邦。但等長大以後,這位“龍子龍孫”卻品行不端,不喜務農,整日遊手好閒。哥、嫂不願與其同過,劉邦的父親只好把長子一家分出另過,劉邦仍隨父母居住。劉邦長到弱冠之年,仍是不改舊性,父親就斥責他說:“你真是個無賴,什麼時候才能像你哥哥一樣買地置房?”劉邦並未覺悟,還是經常帶著一夥狐朋狗友到哥哥家白吃。嫂子被吃急了,就厲聲斥責,劉邦也不以為意。一次,劉邦一夥又賴在哥哥家蹭飯,嫂子急中生智,用勺子用力刮鍋,弄出了震天的響聲。劉邦一聽,以為飯已吃完,自嘆來遲,只好請朋友回去。等他送走朋友,回頭到廚房一看,鍋灶上正熱氣騰騰。劉邦這才知長嫂使詐,受了刺激,從此不再回來。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曾經兵敗彭城,自己只身逃走,兩個孩子也被衝散,其後又在逃難人群中被發現。但楚軍緊追,劉邦急于逃命,嫌車重太慢,竟將兩個孩子推下車去。部將夏侯嬰看見,急忙把孩子放回車中,如此反復了三次。劉邦說:“我如此危急,難道還要收管兩個孩子,自喪性命嗎?”夏侯嬰反駁說:“這是大王的親骨肉,怎麼能舍棄?”劉邦竟然舍人救己,拔劍就砍夏侯嬰。夏侯嬰無奈,再也不敢把孩子放在車上,只能挾在腋下逃跑。俗語謂虎獨不食子,也許因為劉邦非虎而龍,也就顧不得這條古訓了。

  楚、漢兩軍對峙時,項羽曾把劉邦的父親捉到軍中,想以此要挾劉邦。此舉雖不太正大光明,但兩軍對壘,似乎也情有可原。一次,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推到陣前說:“你若不撤兵,我就把你的父親烹了。”兩軍將士本以為劉邦會十分為難,情感也都傾向劉邦這一邊,誰知大家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劉邦根本就不在乎,竟然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們倆曾經結拜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若把你爸爸煮了來吃,請把肉湯分一杯給我喝(分我一杯羹)。”面對這樣的無賴,項羽能有什麼辦法呢?只得把劉邦的父親放了。

  劉邦最後據有天下,建立了漢朝。在一次群臣畢集的慶功會上,劉邦想起父親當年指責他不如哥哥的話,一時氣憤起來,居然當著群臣的面罛著臉向父親問道:“爸爸您看,我和哥哥相比,誰的產業更多呢?”父親見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氣得哼了一聲,轉身走入殿內。

  劉邦歷來輕視乃至侮辱儒生,更顯出了他的流氓本色。書生酈食其的鄰居是劉邦的衛士,酈食其要見劉邦,這個衛士對他說:“大王並不喜歡儒生,許多頭戴儒生帽子的人來見他,他就當眾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往里邊撒尿。在和人談話的時候,動不動就破口大罵。”如此看來,劉邦是不能“禮賢下士”的了。

  以劉邦之德,何以偏偏能成就漢朝大業?如果將項羽和他相比,或許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在秦始皇東遊時,劉邦和項羽都見到了秦始皇的車馬儀仗,那種威武雄壯的氣勢確實令人震驚。項羽看到這些豪興大發,高喊“彼當取而代之!”豪放直爽的氣派躍然而出,但劉邦發出的嘆息則是“大丈夫當如是”,其艷羨陰妒之情也溢于言表。在後來的戰爭中,項羽勇猛善戰,無人能敵,性格也直爽豪闊,塑造了西楚霸王這一令人敬畏的形象。但他又多婦人之仁,士兵有病,他垂淚,分自己的食物給人,卻舍不得封官設將,把刻好的官印玩沒了棱角還舍不得授印;對于賢士,更是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不敗而何?

  劉邦卻正相反,雖不善帶兵打仗,卻能從善如流。在攻克鹹陽後,劉邦進入秦宮,見到秦朝壯麗的宮殿、豪華的擺設和如雲的美女,早已花了眼,哪里還想出來?樊噲突然闖進去吼道:“你是想做個富家翁,還是想據有天下?”劉邦像傻了一樣,沒有反應,樊噲又厲聲斥責說:“秦宮奢麗,正是敗亡的根本,請您立即還軍霸上!”劉邦竟然顯出了其無賴的本色,央求樊噲說:“我覺得困倦,你就讓我在這里歇一宿吧!”樊噲見自己說不動劉邦,只好出去找來了張良,劉邦架不住張良深明大義而又百折不撓的勸說,才出了秦宮。

  曹操曾說:“亂世用其才,治世用其德。”在用人方面,劉邦確有過人之處。開國之初,劉邦曾和韓信等群臣議論過各位將領的才能。劉邦問韓信說:“你看我能不能統率百萬大軍呢?”韓信說:“不能。”劉邦又問:“能否統率十萬軍隊呢?”韓信說:“不能。”劉邦生氣地說:“依你說,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能帶一萬就不錯了!”劉邦反問道:“那麼,你能帶多少兵呢?”韓信毫不客氣地回答說:“至于我麼,越多越好。”劉邦既不解又氣憤地問:“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做皇帝,你只能做將軍呢?”韓信回答說:“陛下雖不善將兵,卻善將將。”

  劉邦也曾自己總結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如張良;輸糧草、保供給,治國安民,不如蕭何;親臨前線,揮兵殺敵,不如韓信;但自己的長處就在于善于“將將”。

  在治國方略上也是如此。書生陸賈在劉邦面前談論《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劉邦很不高興,大罵說:“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賈“犯顏直諫”:“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劉邦居然醒悟,對陸賈說:“那就請您總結秦朝失天下的教訓和我得天下原因。”這樣,陸賈奉旨寫了《新語》。

  誰說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流氓無賴亦能得天下!流氓無賴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德之為用,過于迂遠,術之為用,則立竿見影。因而,救急之道,重術而輕德。雖是流氓,但亦無妨,只要用術得“道”,即可為天下之主。講到這里,還能說什麼呢?只能“讀書人一聲長嘆!”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