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使美國成了“世界央行”,並享有兩大方便的應對之道,來應對美元“中年危機”:
其一,自布雷頓森林體係解體之後,全世界仍然認同美元,美元變成沒有制約的可以向世界透支的特殊貨幣。美國可以隨意發行美元,當做超前消費的一大法寶。當美國出現財政或貿易赤字時,政府可通過印刷美鈔來彌補赤字,以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並通過不斷擴大的全球美元流動性,將通貨膨脹轉嫁給他國。美元貶值的副作用還能減輕外債負擔,刺激出口,有助于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這正是戰後美國雖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額財政赤字,卻依然能大體保持經濟狀況穩定的主要原因。
其二,在全球美元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得以大量發行債券,便于舉債度日。美國現時國債超過15萬億美元,相當于全年的GDP,成為全球最大的負債經濟體。尤其是近年來,因美國政府大規模救市,以及福利開支增勢高企,相對于歷史水平,其債務水平大幅度增加。美國的各種外債以每年增加1萬億美元以上的驚人速度在攀升。
在“無體係的體係”中,美國將上述兩手並舉,交互為用。可說是通過借債來綁架世界,爾後又用印鈔的手段來掠奪世界。而且此舉還非常行之有效,像染上毒癮一樣樂此不疲,欲罷不能,似乎好日子就可以這樣永遠過下去了。
大家只需稍加留意便可得知,不單單政府發行國債,美國債務的五大方面—國內債務、國際債務、金融債務、公司債務和家庭債務—猶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持續地創下紀錄。如果計入社會安全、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計劃等保障制度,美國政府未來所需償還的全部債務,總額將近75萬億美元,是美國國內總產值的四倍以上,而且超過了整個世界的生產總值。
除了美國,無法想象任何國家可以在這種情況下長期支撐下去。美國可以借助美元的特殊地位,通過貶值強行向全球透支,還能找到債主自願購買美國國債。前者如果搞過了頭,會引起舉世譴責和抵制,導致經濟和政治危機;後者則是一種自願的互動行為,穩妥安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