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拖累進口,預計全年同比增長4.1%
外需不振直接拖累出口增長,而今年以來進口貿易額增速持續低于出口,進口增長的前景同樣不容樂觀。如下幾方面原因造成了今年以來進口增速的持續低迷。
從貿易形式的角度上看,以出口為目的的加工貿易進口佔中國全部進口貿易額的比例高達40%以上,因此全球經濟的蕭條在直接打擊出口的同時勢必對進口造成較大影響,今年以來同步下滑的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增速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受到諸多長期因素的制約,加工貿易的發展正面臨瓶頸,其對中國貿易的貢獻度將日趨減小。
近年來以原油、鐵礦石為代表的工業原料進口數量和金額飛速增長,我國相關產品進口量已經佔據全球貿易量的很大比重,對進口總額的貢獻度也已經超過30%。由于當前中國經濟正陷于連續9個季度增速下滑、工業企業去庫存進程尚未結束的收縮階段,大宗原材料的進口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具體的量價分析顯示,今年以來鐵礦石、原油及各種有色金屬礦石進口量增長乏力,同時進口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滑,造成今年以來初級產品累計進口金額增長不足10%。
國內制造業投資需求的萎靡使得以特種工業機械、通用工業機械為代表的佔進口總額近40%的機械設備類產品進口呈現“零增長”,嚴重拖累了進口總額的增長。設備投資需求及相關產品進口需求的回暖一般滯後于宏觀經濟的復蘇,因此我們預計進口增速的反彈將繼續受到壓制。
在上述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進口增速將出現大幅滑落。通過對分類別產品進口金額的測算,我們預計全年我國實現進口總額18125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4.1%。
表2 2012年我國進口額分主要產品類別測算
產品類別 2010 2011 2012M1-8 2011M9-12E 2012E
初級產品 4316 6020 4224 2057 6281
yoy 39.49% 9.39% -4.71% 4.34%
非食用原料 2105 2850 1819 923 2742
yoy 35.42% -1.09% -8.73% -3.80%
燃料 1884 2734 2070 942 3011
yoy 45.15% 17.87% -3.76% 10.13%
工業制品 9623 11394 7653 4191 11844
yoy 18.40% 3.21% 5.32% 3.95%
化學制品 1497 1812 1179 611 1790
yoy 21.07% -0.68% -2.26% -1.22%
制成品 1310 1503 979 530 1509
yoy 14.72% -0.06% 1.29% 0.41%
機械及運輸設備 5497 6308 4184 2339 6523
yoy 14.74% 1.51% 7.00% 3.41%
合計 13939 17414 11878 6248 18125
yoy 24.93% 5.33% 1.79% 4.08%
資料來源:WIND,萬博經濟研究院
貿易順差階段性反彈,長期趨勢性收窄
基于對進出口形勢的分析和判斷,預計全年我國實現貿易順差2258億美元,較去年增加45.5%,盡管貿易總額增長乏力,但進口增速的大幅下滑將使貿易順差自2009年以來首現增長。
圖3 近年來我國進出口增速和貿易順差
資料來源:WIND,萬博經濟研究院
盡管全年有望出現顯著反彈,但我國貿易順差的收窄是大勢所趨。經過近30年的飛速發展,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基于購買力平價的GDP佔全球比重已經從1980年的2.1%大幅提升至2011年的14.3%,國內與海外市場規模的此消彼長已不能支持貿易順差繼續維持在當前水平。與此同時,中國央行近年來積累起總額高達3.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佔全球央行外匯儲備比例達30%),國際收支的巨大不平衡已經深刻影響到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穩定。
中國的貿易順差不僅面臨規模上的瓶頸,“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少和出口部門對低附加值產業的依賴使得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前景不容樂觀。以最能代表中國對外貿易特點的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加工貿易為例,加工貿易總額同比增速已經從“入世”後的40%回落至不到10%。從出口的產品結構上看,紡織服裝、家具用品、辦公機械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等較低端產品的出口仍然佔據較大比重,而專業科學類儀器、特種機械和各類運輸設備在出口總額中的佔比仍然較低,且自金融危機之後並未出現顯著提升。擺脫經濟增長對于低端出口部門的依賴,仍然需要付出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努力。在此期間,中國出口的增長動能將日趨衰弱。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人口紅利逐漸減少、出口產業升級尚需時日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出口增速將出現長期性的放緩。通過分析全球GDP名義增速(扣除中國)與中國出口增速之間的歷史關係,結合對未來趨勢的判斷,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出口增速的波動中樞將逐步下降至不到10%的水平,至2015年實現出口總額約25800億美元;綜合考慮國內市場對能源、農產品等持續增長的需求對應的內需型進口(與中國名義GDP成比例增長)和持續存在的加工型進口,我們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進口增速將保持在10%左右,至2015年實現進口總額約24900億美元。當前的巨額貿易順差將在未來數年內逐步收窄,到2015年中國貿易順差將下降至不足1000億美元,逐漸趨向國際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