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豬肉

時間:2012-11-20 15:29   來源:

  2469   豬肉

  Cochon

  “它是不潔動物之王。”美食家格里莫德德拉雷尼爾在讚美豬時這樣說道。“它的王國最廣大,它的用途最無爭議。沒有豬,就沒有鹹肉,因而也就沒有烹飪;沒有豬,就沒有火腿,沒有香腸,沒有熏臘腸,沒有臘血腸,也就沒有了豬肉商。”

  “肥頭大耳的醫生們,”他語氣愈發激昂,就像在朗誦詩歌一樣,“你們指責豬,認為豬肉不利于消化,這點小小瑕疵算得了什麼,豬簡直就是你們王冠上的寶石。”

  隨後,他語氣平和下來,繼續道:“包裝好的豬肉要數特魯瓦和里昂的最好。豬腰柳和肩胛肉給美因茨和巴榮納兩座城市帶來了滾滾財源。豬全身都是寶。我們何以如此忘恩負義,竟將豬當做羞辱的字眼罵人?”

  高盧人大量養豬,豬肉是他們的主要肉食。

  羅馬人烹飪全豬,而且花樣不同。其中一種是煮半邊烤半邊。

  另一種叫做“特洛伊木馬”,取其腹內藏兵之典故,在豬肚子里塞入無花果、啄木鳥、牡蠣和歌鶇,然後在豬身上澆上好酒和調味汁烤食。因為這道菜太貴,元老院通過了一項“限制消費法”,將其明令禁止了。

  古希臘人阿忒納烏斯談到過一次全豬宴。那是一頭野豬,也是半邊煮半邊烤,奇特之處在于,廚師不用將豬開膛破肚就能把肚腹洗凈並進行填塞。他在豬的肩上剜一個小洞,灌入葡萄酒清洗,然後從豬嘴將東西塞進肚里。

  埃及人認為豬是不潔動物,萬一有誰意外觸碰到豬,他必須全身著裝到尼羅河里去“凈化”自己。一年里只有一天、在一種情況下可以吃豬肉,就是在用豬作犧牲祭祀酒神和太陽神的日子。

  人人都知道猶太人也認為豬肉不幹不凈。

  全世界最好的豬肉出在中國。原因是——如果你聽信傳教士們的胡言亂語——那兒的豬常吃人肉。中國人的宴席都以豬肉為主,中國火腿名冠全球。

  有一種說法,說豬的生理結構各方面都跟人一樣,古時的學者無權解剖人的屍體,便拿豬作替代品來研究。居維葉——法國自然科學家、比較解剖學的創始者聽說後很是生氣,便寫了如下文字以匡正醫學史上的這一重大謬誤:“人的胃和豬的胃截然不同。人的胃狀如風笛,而豬的胃是圓球形。人的肝臟分為三葉,而豬的肝臟是長而扁平的一塊。人的腸道是身長的七八倍,而豬的腸道足有身長的15到18倍。豬的網膜面積大得多,脂肪也多得多。而特別可以讓那些唯恐自己跟豬一樣的人放心的是,豬的心臟與人的心臟區別尤為明顯。

  “為科學家和智者們著想我得再補充一點,那就是豬腦比人腦小得多,證明其智商要比我們的學者們低得多。”

  豬和兔子是世界上繁殖力最強的動物。眾所周知,沃邦同時也是傑出的數學家,他寫過一部關于豬的專著,據他計算,在12年里,一頭母豬的後代包括子輩、孫輩和重孫輩,加起來多達6434838頭。

  一直以來,豬在那不勒斯都被視為聖物。現今的巴爾特諾佩,唯一的街道清潔工便是豬。當地人用長長的繩子把豬拴起來,每頭豬負責直徑8米范圍的清潔工作。該地的各種慶典活動都少不了豬的參與。

  那不勒斯國王的兄弟之一安東尼,在乃兄面前談到他同德薩爾侯爵的關係時是這樣說的:“我倆是像豬一樣的朋友。”國王聳聳肩道:“你比朋友還要豬。”

  就是這位安東尼,在一個村姑的閨房里被村姑的哥哥手持帚柄給堵住了。他想翻窗逃走,那兒正好有一架梯子,孰料村姑的另一個哥哥埋伏在梯腳,斷了他的退路。兩個哥哥為捍衛妹妹的名譽表現得無比勇敢,下手無比之狠。挨了揍的安東尼十幾天後就一命嗚呼了。在為他舉行的隆重國葬上,送葬的隊伍從王宮一直延伸到王室墓園所在的聖克萊爾教堂。令所有人驚愕不已的是,一頭碩大無朋的豬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充當起開路先鋒的角色。什麼辦法都用盡了,就是沒法將它趕走。到了目的地,它率先登上臺階,進了教堂。人們再次努力,想把這不幹不凈的動物趕出去,可它卻拼盡全力,似乎是在維護自己的權利。一位儀仗官挺身而上,揮動手中的戟嚇唬它,做出要刺的樣子,人群里突然有人喊道:“倒霉蛋!難道你還沒看出來,它是安東尼的化身?”

  所有人茅塞頓開,豬堂而皇之地進入教堂,全程參加了悼念儀式,而且自始至終安安靜靜,倣佛知道這是在為它的靈魂祈禱。

  烹飪中,豬肉的使用多于其他任何肉類。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菜肴,不管是燉是烤,都離不了鹹肉和火腿。豬身上的某些部位略遜一籌,但如經過高明的廚師打理,仍能做出十分可口的菜肴,譬如紅燒豬頭。路易十六在出逃路上就曾大啖豬蹄。國王們的菜單上通常都會有豬耳。許多燉菜里也都有豬胸脯肉。選用豬肉時除了要看其是否肥嫩外,還要注意檢查一下它是否受到過寄生蟲的侵害。

  豬全身都是寶。豬血可以做臘血腸,豬腸可做熏臘腸,即使是邊角余料也可用來做香腸和煙熏肉。

  清燉火腿

  選取上好火腿,最好的是威斯特伐尼亞火腿,比巴榮納火腿更受食客青睞。刮掉火腿面的黃色油膩。從大的一端去掉骨頭,砍去跖骨,放入水中浸泡。可用粗針插入試探,看看浸泡時間是否已經足夠。

  泡好後撈起,用布包好扎緊,放進大湯鍋摻上水。放入四五根胡蘿卜、四五個洋蔥、四顆丁香、三四片月桂葉、兩三頭大蒜和一兩個內裝歐芹、百里香和紫蘇的香料袋。燒開後小火烹煮,時間視火腿的大小而定。如果用粗針輕輕一插就透,表明已經煮好。撈出後將布再裹緊一些,待其稍微冷卻一點再把布解掉。抹上篩過的幹面包屑,在盤子上墊上餐巾裝盤。

  鹽煮五花肉配卷心菜

  不妨想象一下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想象他們是如何證明卷心菜在地球上最古老的國家里備受推崇。

  譬如卡托,此君是個庸醫,是所有醫生不共戴天的敵人,甭管你生的是什麼病,只要向他求醫,他就讓你吃卷心菜。令人稱奇的是,至少沒有一個病人吃了卷心菜後感覺病情進一步惡化。

  古羅馬君王中除了奧古斯都,自韋斯巴薌以降沒有哪個皇帝不是美食家。克勞迪烏斯雖然昏庸,卷心菜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卻得歸功于他,就因為他太愛吃鹽煮肉了。“羅馬元老們,”一天,元老們剛一進門就聽見皇帝一聲大叫,“請你們告訴我,沒有鹽煮肉還能活下去嗎?”忠誠的元老們毫不猶豫地齊聲答道:“不能,陛下,不吃鹽煮肉毋寧死。”

  就從那一刻起,這些溜須拍馬的家夥爭相大啖鹽煮肉。

  鹽煮五花肉的做法:將五花肉切成片,抹上鹽,加一點硝石,一片片放進罐子里疊好。一定要壓實以免變質。覆上白布,蓋上蓋子,要蓋得盡可能嚴實。八到十天後即可取出煮食,配以卷心菜或你喜歡的別的蔬菜。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