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雞肉(以及母雞和肥母雞)

時間:2012-11-20 15:28   來源:

  1163   雞肉(以及母雞和肥母雞)

  Poule, Poulet, Poularde

  把家禽關在黑暗的地方育肥,這項技術是科斯島人傳授給羅馬人的。結果,因為到處都是肥肥的雞鴨,迫使羅馬執政官凱厄斯法尼烏斯頒布一項法令,禁止家禽上街。

  最早飼養母雞的是印度人,現在已是全球各地無處不有。雞的品種多得驚人。土耳其的雞羽毛豐富有如野雞,而中國的雞則絨毛特多。波斯雞沒有尾巴。印度雞的肉和骨頭都是黑色,但並不影響味道的鮮美。

  法國不像羅馬,沒有禁止家禽育肥的法令,所以我們將向你介紹如何將雞育肥,令雞肉的味道達到最佳。育肥一只雞只需三周到一個月時間。

  用大麥、麥麩和牛奶喂雞,連喂幾天,然後將它們關進籠子,置于黑暗處,但要注意,不能是潮濕的地方。放上拌了牛奶的大麥,讓它們隨時能吃到。

  育肥閹雞也用類似的飼料。羅馬人在小公雞三個月大時就把它們閹掉,用面糊和牛奶喂養,並關在黑暗的地方。它們也閹母雞,割掉它們的卵巢使其長肥。據他們建議,即將食用的家禽,用蕎麥喂養甚至比大麥的催肥效果更好。

  據說有一次布里亞薩瓦蘭病了,他的醫生建議他節食。一天,一位朋友來訪,看到他正在吃一只勒芒肥雞。

  “一個病人就是這麼節食的?”朋友生氣地質問。

  “我親愛的朋友,”這位《口味生理學》的作者回答道,“我全靠蕎麥和大麥活著呢。”

  “可這雞怎麼解釋?”

  “它靠蕎麥和大麥活了兩個月了,而現在我又靠它活著。想想看吧!”薩瓦蘭補充說,洋溢著詩人般的激情,“摩爾人給我們送來了蕎麥,那是多麼棒的禮物呀!正是蕎麥使得雞肉那麼肥嫩鮮美,讓人垂涎欲滴!

  當我漫步鄉間,看見遍野的蕎麥時,我難抑對這種大有益處的作物的讚嘆之情。空氣中麥香四溢,令人陶醉,想想這麥子就要用來喂雞,我倣佛聞到了雞肉的香味!(後引號應該加在上一段末尾還是加在這里,大仲馬並未注明。)

  四種不同情況下的食用雞

  1.一般的雞,通常用于做雞塊雞丁。也常剔下肉來做餡。

  2.春季750克左右的雞可用香料腌制,做各種不需雞只太大的主菜。

  3.春季1750克左右的雞肉質仍很細嫩,同樣可做主菜,也可腌制。

  4.大肥雞主要用來做燒烤。

  臨近四月末,就可以看到子雞了。子雞的肉皮很白,就像剛被拔過毛似的,羽毛細而稀疏。還有一點跟老雞不同的是,它們的腳不是外八字,摸上去挺柔軟,呈淡藍色。

  老公雞和老母雞只適合燉湯。

  吃罷子雞,肥母雞和肥閹雞就該登場了。

  雞肉餡湯

  選肥嫩雞肉剁碎。加適量調味醬和肉湯下鍋燒開,以水稀釋。下雞肉餡,不等沸騰即熄火,放入少量黃油和豆蔻粉即成。加大餡餅或少量熱豌豆,吃起來更是妙味無窮。

  普羅旺斯燜雞塊

  兩只子雞斬成雞塊。12個白洋蔥切成半圓片,也可拌上少許歐芹。把洋蔥放進砂鍋或平底鍋。鋪一層洋蔥,上面放一塊雞,再鋪一層洋蔥,放雞塊和歐芹。放一杯食油、一兩片月桂葉和適量食鹽,再把剩下的雞塊放在最上面。上爐煮沸後改為小火慢燉。燉好後裝盤,洋蔥在中間,雞塊置于洋蔥周圍。用西班牙調味醬蘸著吃。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