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3、害怕當眾講話七大原因

時間:2012-12-12 13:19   來源:晨報周刊

  3、害怕當眾講話七大原因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你自己害怕當眾講話的原因吧。也許原因是單一的,也許是多重的。不論如何,首先能夠發現和認識到原因,你就向超越恐懼邁出了一大步。害怕當眾講話的原因主要有七個:

  (1)自卑情結

  自卑感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個人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產生的消極情感。然而,正如阿德勒所論證的那樣,自卑感也是一種激勵因素,對個人和社會均有利,並能導致個性的改善。不過,沉重的自卑感構成自卑情結,可以使人垮掉,使人心灰意懶,無所事事,逃避現實,遠離公眾。

  自卑感太強的人沒有自信站在很多人面前講話,而因為表現的不完美,更令他們把當眾講話當成送他上斷頭臺。

  (2)性格害羞

  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社會中的害羞人群比例達到30%這一驚人比例。目光四處遊移、臉紅、聳肩、坐立不安這些生理反應,都是害羞的典型表現。對害羞的人而言,這種感受是痛苦的,是不想再次經歷卻又無法回避的,同時又是難以解釋的。當大多數人都和諧地融于社會交往中,害羞者似乎就成了異類。

  其實,害羞是一種正常反應。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安于現狀,對新事物感到緊張恐懼;在探尋未知世界的過程中,有人勇往直前,也有人最終退縮。容易害羞的人往往性格內向,但性格內向的人卻未必都會害羞。

  (3)追求完美

  完美主義者對事物的要求都是很嚴格和嚴謹的,什麼都想它規規矩矩的,錯一點也不行,例如鞋子沒有擺正啊,書沒排好啊,衣服揉成一堆了啊,一定要弄好了心里才舒服,不然心里就象有一個疙瘩似的,老不安寧。追求完美是人類的一個基本特質,但是,追求完美如果過頭了,就被認為有心理疾病。

  當眾講話是一種不能修改、校正的過程,每一次講話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如果有什麼差錯,對追求完美的人來講,都會把它當成一次災難,摧毀了他們辛苦建立起來的自認為完美的公眾形象。避免這種災難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逃避當眾講話。

  (4)目的顫抖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但是,如果總是擔心得不到,擔心得到太少,擔心會失去,于是,做事時反倒可能不那麼用心,可能不那麼執著,可能令人反感。

  當眾講話的成功與否,也關乎自己的名聲、形象、面子、機會,甚至影響著自己的利益、地位等等,尤其是某些時候,臺下坐著非常重要的人物,講話關係重大,就會擔心講話失敗、表現失常。表面上看是逃避,內心里其實是害怕。這就叫目的顫抖。

  (5)不良心結

  人在未成年之前,會遇到學習與處世的壓力、情緒的管理、現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的交鋒等問題,一旦得不到來自成人世界的支持與肯定,就會出現心理問題,留下心結。比如,有的人小的時候本來愛說話,但是由于家教太嚴,或者轉換學校,或者遭遇同學排斥,從此就變得不愛說話。

  成年之後踏入社會,工作與生活之中,總有不如意的時候,一次尷尬、挫折、打擊、冷遇、拒絕、都可能給你敏感的心造成傷害,留下心結,所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此之後,你最大的可能就是選擇逃避。

  (6)缺少鍛煉

  不少人認為自己害怕當眾講話是因為沒有天賦,其實僅僅是缺少鍛煉而已。

  絕大部分人從小學到初中到大學,都沒有上過專門的“講話課”,課堂上也沒有機會鍛煉講話。踏入社會之後,又經常選擇放棄或逃避,依然沒有得到鍛煉,從此我們的講話能力更為受限,甚至開始懷疑天生就不行。

  當眾講話是一種能力,必須通過專門的鍛煉,獲得相應的方法、技巧,而且在各種場合運用自如。如果缺少鍛煉,再加上自卑、害羞等因素,害怕當眾講話當然是難免的。

  (7)缺乏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害怕當眾講話除了心理因素之外,缺乏知識的積累、素材的掌握、技巧的熟練程度都可能有很大的影響。有的人,膽子夠大,上臺在眾人面前參與遊戲節目還行,但是要他當眾講話就怕了,因為他沒有掌握講話的開頭方法,經常詞不達意或者找不到合適的詞而卡殼;因為不懂得構思的技巧,條理混亂、顛三倒四,等等,都可能讓他對當眾講話產生恐懼。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