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一想,這時所浮現出的恐懼感覺,是在告訴我們高處有危險。雙腿發顫,是大腦作出了最好不要靠近危險區域的判斷,而給身體踩了剎車。我們可以發現,恐懼是為了守護自我而產生的感覺。自己所帶有的所有感覺,都能給自己引導出好的結果。
所有的情感都有其值得肯定的積極的一面。我們在理解了此種情感結構的基礎上,就能接受恐懼,把自己調節到放松的狀態,松開大腦的剎車,將幹勁調至開啟狀態。
在產生各種不擅長意識和恐懼、不安情緒時,需要切換視點,把眼光朝向不擅長意識和恐懼、不安情緒所具有的積極方面。這樣做的話,恐懼就不再讓人恐懼,不安情緒也消除了。
做到這一步的話,心情也會向著積極肯定的方向轉變,也會為消除恐懼和不安開始思考並採取各種行動。
我們將這一過程稱為“Dance With Fear”(和恐懼心理跳舞)。將恐懼心理轉變為正面的能量,
和它一起跳舞。逆轉消極的情感,展現出向著未來躍進的姿態,就能讓人變得興奮,從而能激發出戰勝困難的勇氣。
小成功的連鎖反應
已經不安于現狀,意識到不能再一成不變。然而,有勇氣踏出“改變的第一步”的人卻並不多。其實這樣的心情,也正好表明了意識的健全。突然做出大范圍脫離現狀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
我們以跨欄為例,如果突然去跨越為現在五倍高度的欄架,無論助跑是多遠的距離,恐怕都只會以碰倒欄架的結果告終。一開始挑戰一倍的高度,接下來是二倍的高度,然後三倍、四倍,不斷累積的話,最終就是五倍。不,或許還能跨越更高的欄架。
首先踏出一小步,這樣實現目標一帆風順的可能性才更高。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一開始可以從改變已經養成的固有習慣著手,給一些因循守舊的事增添一些小變化。
上班比平時早十五分鐘改變一下自己的發型,讓人能一眼認出嘗試從未穿過的顏色的衣服或領帶改變一下在車站購買報紙的種類從車站到公司,選擇一條和平日不同的路線走一下這些細小的變化,會給大腦帶來新鮮的刺激,給一些已經習以為常的習慣心理吹去新鮮的空氣,給人帶來活力,大腦也能感到充滿精神。
大腦中的神經線路呈網狀擴散,日常體驗帶來的刺激,會通過日常的線路傳遞,引發固定的行動。
嘗試著做一些和平時不同的事,就能給大腦帶來和平時不同的刺激,大腦就會引導出適合新鮮刺激的行動,就能幹勁十足地探尋出一條和平日不一樣的線路。
如果早于平日的時間去公司,就能體驗到公司內空無一人的新鮮感;改變口紅的顏色,就會被人讚美“顏色真漂亮啊”。這些好心情和自信就會從背後推動自己,給自己更大的力量去嘗試更大的變化。有許多周期性的變化都是以此為契機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