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清楚地理解和把握實現目標的道路以及現在自身的狀況,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向自我提問,並將回答完整地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清楚地發現一條通往終點的道路,並能更加明確想要到達的終點,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以及現在應該做些什麼。
以下內容是被稱為NLP(神經語言程序)的“八個框架”的基礎。我們以“想要探尋世界上最自然的高品位時尚,成為一名職業買家”這一目標為例,來介紹一下自我提問的順序。
1. 你最希望取得的具體成果是什麼?
寫下具體希望取得的成果,想要得到什麼。例如,“成為職業買家的話,就要能夠找出、提供可以討顧客歡心的新奇商品,使顧客得到滿足並得到其信賴”。
那麼,達成這一目標的話,所獲得的成果又是什麼?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和誰一起達成?是否明白怎樣才算達成目標?
然後再寫下具體內容。注意不能使用“不……”等否定的形式表達。要用肯定句,如果能夠使用“可以……的話,就會很興奮,情緒一下帶動起來了,讓我心跳加速”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表達方式,會更有效果。
2. 如果達成成果的話,會變得怎樣?
和現在進行比較,提出明確的“變化”。雖然我們是以優于現狀為目的來制定“目標”,可是,這同樣需要找出更加具體明確的改善點和改善重心。
例如,即使工作環境發生變化,也不要有“人際關係得到改善”或“溝通交流更加順暢”等抽象的記述,而要寫下“團隊內部交流增加,成員之間實現了經驗共享,最終,提升了團隊綜合實力,提高了新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等,這樣能夠更加具體、更加明確地表達出現狀有著何種不同的改變。
只要明確了不同于現狀的變化和差異,就能發現實現這些變化的路徑。
3. 你現有的資源是什麼?
接下來,寫下現在為了達成目標,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知識等內容。例如“開始喜歡觀察人們的行為,了解以往受歡迎產品的實際情況,還有一批善于跑路的員工,能夠多角度地發現商品的魅力”等。
通過寫下這些內容,就能讓大腦對自己現有的資源進行再一次確認,從而能夠形成為了實現目標“應該如何有效使用這些資源”的明確意識。
Part 1 拿出幹勁43
4. 如果難以取得成果,你最害怕的是什麼?能夠抑制自身發展的是什麼?應該怎樣來處理這種恐懼?
明確了限制自己的事物,就能有意識地將其清除。例如,寫下了“如果成為一名採購員,就會變得很忙碌,那麼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就會減少”等,“可是,卻可以將假期集中在一起,出去旅行的機會就增加了”,我們就能夠思考出清除抑制自我發展的事物的具體對策。
5. 如果取得成功,對于你和你身邊的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接下來,我們再次思考一下實現目標後能獲得什麼。例如,“能夠獲得具有壓倒性的自信和感動。我將會成為業界之星而被廣為人知”,以及“公司的銷售額會上升”,“家人也會感到高興”等,這類幸福感也千萬別忘記寫下來。如果實現目標不僅是為了自己,還為了他人,那麼可供發揮的能量就會進一步增加。
6. 那麼,第一步應該怎麼做?
像這樣有明確目標、有了欲望之後,就應該明確自己接下來應該採取的行動,踏出堅實的第一步。例如,“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對這一點進行再認識,如果發現‘有這件東西就好了’就立刻記錄下來”,“在每周的會議上,讓全體員工發表自己的意見”等。
設定目標要以“ S M A R T ” 為原則。所謂“SMART”是指:
Specific——具體的
Measurable——可計量的
Agreed upon——被認可的
Realistic——現實的
Timely——有明確期限的
採用這種方法進行質問,就能體會到和SMART目標設定相關的思考回路。我們可以養成在新的目標浮現的時候和每年歡迎新員工的時候,在生日、入社紀念日等節日期間,都進行一遍這項程序的習慣。
不要強制設定得到認可的目標那些認真努力實幹的人中,很少有人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給自己增添負擔。例如,他們不會使用“應該做……”或“必須……”等具有強制意味的語言。或許有人會認為,使用這些語言更能強制自己,更能取得實際效果吧。
乍一看,這種方法會讓自己無路可逃,看上去會很有效,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因此採用“應該做……”“必須……”等表達,與其說是給自己設定了目標,不如說是一種逃避目標的表達方式。
我們首先應該知道,如果對大腦施加強制意識,就會使人變得喪失幹勁,甚至有可能出現反效果。去實現強制目標時,只能使出實現得到認可的目標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能量。
例如,每天上班時,如果腦子里想的是“必須去公司”、“必須工作”,那麼在走出家門的時候,步伐就會變得很沉重。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只需要將強制的目標替換為得到認同的目標即可。
為了實現目標, 如果心里想的是“ 應該做……”,就將其替換成為“應該做……因為,自己想……”能夠得到自我認同的語言。只需要這樣,就能產生極大的變化。
不要想“必須去公司”、“必須工作”。為什麼我們要去公司?真正的目的是“獲得工資”或“可以積累經驗,提升技能”。或者,“可以通過工作,為社會作出貢獻”,將原本強制的想法,替得不到大腦認可就無法行動換為能夠讓自己真心接受的目標意識。不要使用“應該做~”來表達目標,而要採用“想要……”的願望式表達。
只要清楚了原因,大腦就會認同,就像是面對一大筆現金,想要得到一樣。于是,我們就能自發地朝著目標前進,而且還能感到興奮,而這分興奮感也能提高幹勁。
如果出現了強制的目標,就需要擺出疑問的姿態“真的必須去公司嗎?”而這時就不要一個勁地表示肯定“是的,正是如此”,要帶有懷疑,然後嘗試進一步思考。如果能夠找到答案,就能將強制目標替換為可認同目標。因此,懷疑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