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通過運動身體來控制情感的理念稱為生理學。“Emotion is created by motion.”(情感源于動作。)想要獲得所期望的情感,就需要先將身體的運動調整到能夠獲得所期望情感的狀態。
于是,就會產生出情感,大腦就會對一切必要的行動進行加速。這樣就能促進目標盡快達成。身體的狀態—情感—行動—結果。這就是生理學的理念。
如果一直止步于想法,工作就無法推進。這時,就先讓自己脫離一下工作。即使還沒得出好的結果,也可以振臂高呼。這樣就能通過身體的運動帶動大腦運動,讓大腦活性化。
首先,通過運動身體開動前進齒輪的方法,在情緒堆積、工作沒有進展時最具效果。
距離提交報告的最後期限只剩一周了,于是自己發誓要開始寫,要在規定的時間坐在桌前,在電腦上寫報告。可即使做到了這一步,也還是無法寫出東西,因為自己總是會去查詢一些和報告無關的詞,去看一看網上的新聞。
這樣的話,無論過多長時間,報告都不會有進展。這時,就更需要運動身體來促使大腦活動,這也正是利用了生理學。
首先,我們要寫出報告,一般需要考慮報告內容的構成,哪一部分如何來寫,花心思分配一下,將資料準備齊全,這些都是在寫報告前的必要準備。即使提不起勁來寫,也可以亂寫一通,總之,先寫出來。
把自己腦海中所浮現的內容,原原本本地寫下來。五分鐘,不,三分鐘都行。在完全沉浸于寫作時,就會在不知不覺間開始寫報告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如果在寫作時沉迷于其他事物,就在自己醒悟時、能夠繼續寫下去時再寫。這樣做還有可能讓自己發現其他許多可以寫上去的內容,拓寬眼界,一下子變得文思如泉涌。
這就是通過敲打鍵盤的實際行動,通過運動身體來啟動潛意識,引導出所期望情緒的結果。通過這種情緒來刺激目的行動。
在情緒堆積時,可以通過生理學來啟動行為的加速器。我們不是要有幹勁了才行動,而是通過行動來獲得幹勁。
14改變連接
感受所見、所聞、所感,我們將通過五感獲取的刺激稱為“外界”的感覺。而人還具備有別于外界感覺的“內界”的感覺。例如,想必各位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並沒有在聽CD或廣播,可頭腦中卻倣佛聽到自己喜歡的旋律……
我們並沒有接受實際的視覺、聽覺刺激,然而卻有著實際的看到、聽到的感覺,這就是內界感覺。這和做夢是相同的道理,內界感覺屬于右腦管轄。大腦對內界刺激,有時會作出超越接受外界感覺時的反應。當想要改變大腦運作方式時,使用內界感覺會更有效。
中國實現了世界經濟增長率第一,世人都說接下來是屬于中國的時代。于是,就都想學中文。雖然有了這樣的想法,但自己不善于學語言的意識原本就很強烈。而且,這和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英語不同,學中文應該從哪入手,完全是一頭霧水。 14
雖然一開始就報了語言學校,可卻忙于工作,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到自己想起這回事時,課程已經落下許多了。可是,要學好中文的想法依然很強烈……這樣的人,就會產生中文很難啊、一開始就很難弄懂的內界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