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提升使用內界感覺的技能,將物理刺激和某種情感聯係起來,由身體方面的刺激,促使情感發生飛躍的技能,我們稱為“錨定”。
所謂錨定,即將錨拋下,是指受到特定的刺激,讓感情的錨被拋下,固定。
各位聽說過《巴甫洛夫的狗》的故事吧。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前蘇聯醫學家伊萬?巴甫洛夫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在給狗食物的時候,敲擊音叉發出聲音,反復進行多次後,只要聽到音叉的聲音,即使沒有食物,狗也會分泌唾液。我們將音叉發出聲音稱為條件刺激,聽到聲音後開始分泌唾液的行為稱為條件反射。
人也具備條件反射行為,比如看到梅幹,雖然只是腦海中的浮想,並沒有實際吃到梅幹,也還是會促進唾液分泌。這就是典型的條件反射。
錨定,就是通過利用這種條件反射,來“欺騙“大腦,給予大腦正能量的方法。
給予刺激,將刺激轉變為信號,傳遞給大腦,然後大腦再對刺激作出相應的判斷,發出需要做出對應行為的指令。這是“刺激—行動”的普通路線。然而,在反復受到相同刺激的同時,大腦會對這一路線簡略化,會縮短為“刺激—對應行動“。這就是條件反射的結構。
如果能“欺騙”大腦,縮短路線的話,就能更早地引導出明確的行動。通過這一原理,我們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就能得到和費盡心思同樣的結果。例如,我們設定一下公司電腦的開機畫面。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而開機畫面則是作為獎勵自己辛苦工作、想去旅遊的巴厘島的照片。再把自己家里電腦的開機畫面設定為愛犬的照片。這樣,在電腦開機時,看到巴厘島照片的一瞬間,就能啟動幹勁的開關,就能很快讓自己進入工作模式。而回家後,看到電腦上愛犬的畫面,就能退出工作模式,迅速處于放松狀態。
使用條件反射,就能通過電腦的開機畫面來調節心情,能夠在瞬間切換自己的工作模式。
簡化為“刺激→對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