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4 商業中的類催眠現象

時間:2012-02-10 16: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這是百事可樂易拉罐的一款設計。不知道你看出什麼沒有?這個設計曾引起軒然大波。1990年,百事可樂公司不得不停止使用這款包裝。 

  究其原因,是有人抗議這款包裝涉嫌操縱了人們的潛意識。如果你單獨看任何一個易拉罐,根本看不出包裝上的這些線條有什麼含義。不過,當你把兩個易拉罐疊放在一起,旋轉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清晰的“SEX”圖樣。如右圖所示。 

  這就是所謂的潛意識廣告。以一種微弱的、難以覺察的刺激影響潛意識,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動機與行為。這種廣告的出現,在美國商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這種潛意識廣告是在1957年第一次出現的。美國《生活》雜志在1958年3月31日出版的雜志里報道了一個潛意識廣告所造成的影響的實驗。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者J.米迦里在電影院的影片放映期間,每隔五秒便做一次三千分之一秒的投射,重復投射“請吃爆米花”、“請喝可口可樂”這樣的廣告詞。 

  經過六周的實驗,他們發現,爆米花的出售量增加,可口可樂的銷售量增加。對于五十分之一秒的曝光,一般人都很難有所察覺,所以,做三千分之一秒的曝光投射,觀眾們完全意識不到。這就是“看不見的廣告”!雖然觀眾無法意識到廣告的存在,但是銷售額的大幅增加,也就證明了這對觀眾產生了暗示的作用。這可以說是把無意識的暗示運用于商業推廣的偉大發明。 

  文章中說,人雖然意識不到這個廣告,它卻有讓人想去購買爆米花和飲料的影響力,由此想見,它甚至能左右人們購買某些原本自己並不打算購買的商品。 

  這種潛意識廣告,以直接衝擊人們潛意識的方式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在取得明顯效果的時候,也漸漸地引起了大眾的警惕。 

  美國電視倫理規定管理委員會對這種廣告表現出明顯的反對態度。因為它顯然對人存在著操縱傾向,如果再利用它來進行宗教、政治或思想方面的宣傳,其社會影響力是非常可怕的。任何技術,都不應該利用人性的弱點,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布什和共和黨的廣告策劃專家們在競選對手戈爾陳述醫療制度改革方案並遭到批評的電視片段中加入了一個極短的、人們無法感覺到的鏡頭,上面寫著一個很大的單詞“RATS”(欺騙),以此來影射戈爾的政策是在欺騙民眾。事情被發現之後,布什和他的顧問們宣稱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誤並對其幕後意圖加以否認。但是他們通過操縱選民的潛意識來貶低競選對手的企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