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故事,一所動物園里,大象被拴在一個不大的木樁上。憑它的力氣,完全可以拔掉木樁跑掉,為什麼它不跑呢?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動物園的飼養員解釋道:這頭大象從小就被拴在這個木樁子上,由于當時力氣小,它跑一次,跑不了,再試一次,還是跑不了,就這樣多次失敗,多次暗示,它的潛意識接受了“拴在木樁上跑不了”這個暗示。
從此以後,只要一把它拴在木樁上,它就認為跑不掉了,不管它長成多大的大象,力氣有多大,它也不會再去作任何嘗試。
為什麼會這樣呢?只要大象稍作嘗試,就可以把木樁拔掉,逃脫木樁的約束。其原因是,“拴在木樁上跑不了”這個消極的暗示,使大象產生了自卑心理,它自認為自己無法擺脫這個木樁。正是這種“自卑心理”限制了大象能力的發揮。
這應該算是一種催眠。雖然我們看著覺得很可笑,可是誰又能說我們心里沒有這樣的木樁,不讓別人覺得好笑呢?
再講一個故事,把一只青蛙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箱子中,箱子上面扣一個玻璃蓋子。剛開始的時候,青蛙一定是不停地想跳出去。結果可想而知,它不斷地撞在蓋子上。
後來,青蛙就不會跳那麼高了,但它仍會不停地跳,不過不會碰到那個透明的蓋子了。
過了一段時間,當把這個玻璃蓋子拿開之後,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只青蛙竟然再也跳不出這個箱子了。
我們每個人心里是不是也有這麼一塊透明的天花板呢?
如果我們每個人仔細盤點一下,自己的心里面已經不知不覺地被人安放了許多透明的天花板。我們害怕失敗,不是因為我們害怕失敗的後果,而是害怕失敗後被人嘲笑,害怕被人認為是低能、弱智。失敗並不可怕,大不了從頭再來,可我們受不了別人嘲笑的眼光。其實,嘲笑真的有那麼可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