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北京風雲

時間:2012-11-22 07: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六節        北京風雲

  靈柩于十月初二早晨到達京城西北門,恭親王已經于前一天晚上派大隊人馬駐防。新皇帝、兩宮太後、眾大臣孝服迎接。靈柩之前是神主儀仗隊,後面跟著一隊八旗騎兵。靈柩入城時,眾人皆伏地行禮。怡親王等顧命大臣抵達北京後,就進入預先準備好的以備行禮的巨大營帳中。兩宮太後和鹹豐的兄弟們以及軍機大臣桂良、周祖培等都在。慈禧神態平靜,以太後的身份問候怡親王說:“東宮太後和我都十分感激你和你的同僚如此盡職盡責地護送靈柩。今天終于到京了,監國的名號可以立即撤去了。”怡親王厲聲回答:“讓我來監國是先帝的遺詔,兩宮太後無權過問。當今聖上還比較年幼,沒有我的允許,不論太後還是大臣都無權監國。”慈禧說道:“我們走著瞧。”隨即命令侍衛將三人拿下。隨後參與密商的皇族迅速入宮,在故宮大門口恭候皇帝的靈柩。中國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以死者為重。儀式繼續進行,肅順等人的同黨,見道路兩旁布滿了忠于慈禧的士兵,也無計可施。慈禧以鎮定而獲勝,從而開始掌握中國大權。

  兩宮太後在東華門對靈柩行禮,敬送靈柩暫且安放在殿中。慈禧見北京人心穩定,軍隊忠誠,于是以東宮太後的名義下了一道聖旨,準備將三人交宗人府嚴加審判。主審官恭親王免除了三人的官職。

  三人中,以肅順作惡最多,所以慈禧太後最痛恨他。在熱河時,肅順的老婆曾得罪慈禧,也加重了這種憎惡。肅順的家產至少在億萬以上,均被慈禧太後沒收,這也是慈禧後來權勢的重要保障,也為她好大喜功埋下隱患。十月初六,恭親王審理完載垣等人,奏明太後,請太後最終定奪如何處理。最終太後加恩,載坦、瑞華賜令自盡,肅順斬立決,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等均革職免其流放。兩位王爺的爵位,慈禧在收復南京後,下詔予以恢復。但是怡、鄭二親王的後人仍被上天所拋棄。八國聯軍侵華時,怡親王的後人因為與義和團合謀,被賜自殺。其實八國聯軍所要處分的黑名單中,並沒有怡親王後人的名字。此時國事慘淡,慈禧很生氣,後果自然很嚴重。鄭親王的繼承者,在這場戰役中為國殉職,如此熱愛國家,真是皇族的好榜樣。肅順死後三年,太後下了一道聖旨說,只要是肅順的後人,永不錄用。當初肅順掌權時,凡是得罪自己的人,均是永不錄用的待遇。現在這種待遇又輪回到他的後人身上。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