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

時間:2013-06-19 10: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在許多個陽光明媚的冬日午後,我靜坐在窗口,一壺茶,一本書,如許多人一樣,打發著昏沉的慵懶時光。在某一個時刻,我留意到桌子上的飲品的變化,咖啡去了酒來,酒退出後茶登場。

  但似乎只有茶,在不斷的續杯之間,更能助長消磨、對抗時間的功用。世人多感慨時光容易把人拋,但人們又何嘗不想制造出更多空虛的時段?這個時候,茶會乘虛而入。

  有人忙里偷閒飲茶,茶成為一種遞減的消耗品。

  有人閒中品飲,茶不過是對抗時間的一種消磨方式。

  消耗品是一種日常行為,看得到,亦聞得到煙火味。

  消磨則是一種閒適狀態,體現出一種別致,無從觀察,只能體驗。

  段成式說:“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一個人可以靜觀光陰一寸寸移動、消失,可以細數一槍一旗在水中的浮沉。除了時間的耗散法則,還需有顆可以放下一切的心態。進入茶的狀態,時間會消失,不分忙碌與閒暇,沒有人前人後,有的,只是一顆事茶之心。

  蔡倫的紙、牛頓的蘋果,陸羽的茶……我們會記得那些人的重大發現對歷史進程的影響,我們是凡人,不是偉大的創造者。

  但我們也有區別于偉大者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擁有獨特的情感與感知,即便再艱難的境地,也能夠吟唱出自宋代的著名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水稀釋了茶的苦澀,茶讓水不再平淡。

  一碗普洱茶,就讓冬日凜冽的寒意消退。陽光雖薄,茶湯卻濃,足以溫暖冰冷的空氣,更將暖意傳達全身,支援手腳,關懷肺腑,熨貼心胸。

  炎炎夏日,一杯綠茶便宛如涼風來襲,夾雜雨雪,凈化炎炎赤火,參天大樹從心底長起,浮萍泛舟,爽意可知。

  春日萬花爭艷,茶煙飄渺于杯沿,疏影橫斜,紅、黃之茶交替易杯,變幻無窮。帶著朦朧的冀望與情意,用手就可以調出與自然媲美的景象。

  秋日,有星空與圓月的相伴,也有草木凋零。馮唐易老,候鳥遷徙之感傷,亦是飲用白茶與青茶時節。岩茶一壺,喚醒退化    的嗅覺,也補足氣血,為冬日的來臨做準備。

  好時節總不可多得,與其說一葉知秋,更不如說,一葉關情。

  程顥有詩雲: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為此詩作注解的,也許是余象鬥。其自畫像說:“圖繪仰止高坐三臺館中,文婢捧硯,婉童烹茶,憑幾論文。”院中聯雲:“一輪紅日展依際,萬里青雲指顧間。”

  紅日白雲之下,越過數枝寒梅,越過裊裊沉香,越過美人裙袂,煮茶的程序正在福建建安余象鬥家小院內徐徐展開,生活與書寫,難道不是延續至今的追求?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