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曾任黨委書記的波蘭司機

時間:2012-06-07 14: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我們到訪克拉科夫的主要目的,除了欣賞城市的人文風情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去拜訪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可能是由于剛剛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緣故吧,那時的克拉科夫出租車市場有點雜亂無序,打表還不是很流行,一般都是先談好價格再上車。一想到又要“砍價”,我腦海里立刻就浮現出了埃及,當時腦袋就大了。為了避免麻煩,我們最後決定還是乘坐火車吧。一出酒店,一位40 多歲的中年男士就盯上了我們,一步不離地緊隨著我們,不斷地向我們推銷他的奔馳出租車是如何的舒適,價格比乘坐火車還要便宜。由于有了埃及的經驗,聞聽此言,一路上我們只是笑而不答,多少對他的話有點懷疑。結果到了火車站售票處一問,還的確如他所說,票價和打車差不多。既然如此,那就“砍價”吧,當50 美元變成了35 美元之後,我們坐進了他的奔馳車。一路上通過聊天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位司機很不簡單,之前他竟然是當地一家工廠的黨委書記!後來由于國有資產改制,企業變成了私人資產,他因為沒有太多的技能,只好成為了數萬失業大軍中的一員。好在他之前在部隊的時候學過開車,加上在當地還有一些關係,于是就從偷車團夥中買了這輛廉價的二手奔馳,做起了出租車司機。雖然現在政治地位沒有了,但在生活上還過得去。當他知道我們來自中國時,深情地述說起幾十年前大批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與他在一起工作時的情景,並告訴我們大部分的波蘭人民都對中國人民充滿了很深的感情。當我忍不住將我們在火車上的經歷告訴他時,他搖了搖頭,淡淡地說,社會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淡漠了許多,現在的人們心態非常浮躁,腦子里除了錢還是錢,也許這也是國家轉型期的通病吧。末了,他好像有點特別解釋,“你們也別介意,有些人是不太友好,但不還有我這樣的友好人士嗎?”聽他這麼一說,我們都會心地笑了,對波蘭的印象也立刻好了許多。

  回城路上,他帶我們去看了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男主角以及現任羅馬主教小時候住過的房子,後來我們還到哥白尼的母校——克拉科夫大學去轉了轉。

  下車時,我們還是付了他50 美元,算是對他給我們介紹這麼多的一個酬勞吧。這麼多年過去了,看過的景物可能都忘記了,但與他一路上的閒聊,讓我親身感受到了那個年代一個普通波蘭人的想法。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