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認為,疾病的基本原因是身體代謝失衡。可歸納為錯誤的飲食習慣、不良的生活方式、環境污染、惡劣情緒和壓力等。
在上述原因中,錯誤的飲食習慣是最主要的原因。不良的飲食習慣能引起血液的酸鹼失衡、身體的代謝失常,代謝廢物在血液和組織中無法排出,引起“自體中毒”,從而造成人體的免疫功能降低,使細菌和病毒有了可乘之機。
改善這種狀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提倡整體自然療法。這種整體療法主要包括斷食療法、生機排毒、營養療法、生食療法、疏通經絡和有氧運動等。其中又以斷食療法最為迅速有效。如果配合生食療法、生機排毒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身體機能便能得到更快的恢復,並可長久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1914年,57位世界知名醫生在一個健康會議上指出:腸道毒素影響身體的每一個器官。自身中毒即腸道的毒素沒有排出,透過腸壁進入血液,進而隨著血液循環到達身體各部分,引發多種疾病和皮膚問題。斷食是一種排出腸道毒素的好方法。
斷食排毒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身體做“大掃除”。既能將體內的老、病、廢細胞排出體外,讓疲憊的內臟得以充分休息,也能促進甲狀腺、腦下垂體、睪丸、卵巢及其他內分泌腺分泌更多荷爾蒙,藉此活化內臟機能,使自愈力提升。
傳說在古代東方,即使皇帝生病,讓禦醫診治之余,往往也要“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