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斷食排毒的5項注意

時間:2012-06-18 11: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一、 斷食前要做哪些準備

  在決定斷食的前兩天,應該逐漸減少進食量,讓身體慢慢習慣能量減少的信息,然後以最佳狀態進行斷食,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在預備期間,飲食最好清淡,少油,少鹽,少糖,讓自己的腸胃開始進入休息狀態。其實斷食並不代表可以不動,還需要配合適量運動,才能使斷食的效果更顯著。

  二、適宜斷食的人群

  (1)需要減肥,拒絕復胖者;需要增加體重者。

  (2)對自己皮膚不滿意者,如長斑、長痘、膚色晦暗、皮膚易敏感等;需要美麗的肌膚和恢復青春活力的人。

  (3)慢性疾病者,如輕度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病、胃腸道疾病等。

  (4)酸性體質者,如易疲倦、痛風、肩頸或腰背酸痛等。

  (5)免疫性疾病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多重神經硬化症等。

  (6)抵抗力不足、經常傷風感冒者。

  (7)需要戒煙、戒酒或咖啡的人。

  (8)需要改變身體內環境,準備懷孕、接受新生命的人。

  (9)正進入老化階段,需要抗衰老的人。

  (10)患有無名腫瘤或已被診斷為腫瘤患者的人。

  三、不適宜斷食的人群

  (1)體重低于標準指數25%者;男性體重在40千克以下、女性體重在35千克以下者;身體虛弱、臉色蒼白者。

  (2)患有嚴重水腫者,包括肝腹水、心臟病腹水、肺積水等。

  (3)厭食症患者、潰瘍性結腸炎及胃出血的患者。

  (4)孕婦及分娩一個月內的產婦及授乳中的母親。

  (5)患有嚴重高血壓、腎功能不全、肝炎、精神病、心臟病、肺結核、依賴性糖尿病、膽囊疾患的病人。

  (6)癌症晚期、身體虛弱或長期依賴藥物的人。 

  (7)正在服用心肌梗塞及心律不齊藥物者。

  (8)中風、意識不清、精神分裂、癡呆、癲癇症等的患者及生活無法自理者。

  (9)任何長期服用類固醇、荷爾蒙制劑或特定疾病藥物,不適宜突然中斷藥物治療者。

  (10)70歲以上健康狀態不佳的老年人。

  四、斷食期間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

  在斷食初期的適應期,以及較長的斷食時期,經常會出現一些短暫不適。

  這些症狀包括:

  (1)頭痛、暈眩、昏睡、全身疲怠、四肢乏力等。

  (2)口腔潰瘍、口腔內及齒間黏膩苦澀。

  (3)因體內廢物排泄,會長出舌苔,或有嘔吐、腹泄、口臭、體臭現象。

  (4)牙齦出血。

  (5)心悸、心跳加速、血壓及脈搏出現變化。

  (6)胃酸過多。

  (7)情緒不穩定、煩躁、憤怒、憂鬱。

  以上症狀不是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有些人很少,有些人甚至沒有,因人而異。如果有也不必過于擔心,這些是身體清理毒素過程的反應。

  保持適量運動,瑜伽、深呼吸、太極、室外散步,多休息、早睡,保持心情愉快,靜心冥想,都會使身體狀況得到改善。

  五、斷食期間應注意的問題

  斷食期間,人體各個器官都在進行調整,而且十分敏感。因此,為了避免給身體添加毒素和壓力,在斷食期間應注意以下問題:

  (1)嚴禁食用煙、酒、茶、咖啡、零食、大蒜、辣椒等。

  (2)飲食要清淡,少油、少鹽、少糖,不吃肉類、難消化的食品和酸性食品。

  (3)要保持寧靜的身心,避免思考太復雜的問題,使得心情煩躁。

  (4)要做適度的運動,但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性生活。

  (5)適量曬大陽,但避免長時間曝曬。

  (6)注意通風,以維持氧氣的充足。

  (7)要多喝水,最好每日喝2500∼3000毫升的好水。

  (8)每兩次正式斷食之間至少要間隔二周至一個月。

  (9)初試斷食建議由較短的一餐開始。到掌握了一些經驗後,可增加至1天,最後才加至3天。需要超過3天的斷食,應找營養醫生或專業人員指導進行。

  (10)斷食期間如有精神狀態的異常,如幻聽、幻覺等,應立即中止斷食。

  (11)斷食一定要有信心。若有擔心、憂慮,請不要嘗試。

  (12)斷食時間限期。斷食不是越久越好。一般建議完全斷食最好在2∼3天之間,而且每兩次斷食間隔的時間不要太短,一個月進行一次就足夠。不完全斷食每周一天足矣。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