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少糖、少鹽、少油的低溫烹調生活

時間:2012-06-18 11: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傳統的飲食習慣,是非常注重菜肴的烹調,風味小吃琳瑯滿目,八大菜係色香味全。但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各種食物中的營養素,特別是水果、蔬菜中的養分。 

  日常飲食中應養成少糖、少鹽、少油、低溫烹調的有機烹調習慣。

  (1)低溫少油的烹調原則

  K將徹底洗凈的果蔬做成沙拉或果蔬汁直接食用,可以避免各種維生素經高溫烹調而流失,讓身體吸收到最鮮活、最完整的營養。

  L生拌:生拌是不經過任何烹煮的過程,將食材洗凈生吃,如拌黃瓜、拌西芹、拌苦瓜、拌萵筍絲、糖拌番茄等。

  M涼拌:涼拌一般要先用沸水快速焯燙,這樣既可以緩解對生菜口感的不適應,也能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適用于一些不易生吃的蔬菜,如菠菜、鮮黃花菜、竹筍、香椿、菌類等。食用時備些醋、蒜、姜末,既能調味,又可殺菌。

  N炒菜以水炒、水煮,再滴上少許油(無加熱),避免高溫油炒、油炸。可選擇橄欖油、山茶油、芥花油等作為烹調用油,避免油炸、油煎及油酥的烹調方式。

  (2)追求口味的返璞歸真

  味道濃烈的飲食,不但危害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人的心情。以下食物及烹調方法對人體都有害無益。

  K太甜、太鹹、太酸、太辣的食物。

  L油炸或焗烤出來的食品。

  M使用了大量調味品(味精等)的食物。

  N刺激性食物,包括含酒精(各種酒類)和咖啡因(茶、咖啡、巧克力、汽水)的食物。

  烹調中可以減少使用蠔油、糖、鹽、胡椒粉、大蒜、芥末等,改用新鮮的香草來調味,例如薄荷、芫荽、香茅、茴香、蔥、姜等。

  一旦開始減少以上的刺激調味品,例如少加一點糖或醬油,少用油煎,多蒸、多煮,你就會漸漸品嘗到食物的原始滋味,開始“愈吃愈淡”了。同時整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精神狀態都會改變,因為你恢復自然了。

  以果蔬、谷類、芽菜為主。主食應以五谷飯、全麥為主,多吃五谷雜糧(不低于10種)和薯類,少吃精米精面。每天不低于5種5種顏色的新鮮水果、蔬菜。養成低糖、低鹽、低油、低蛋白、高纖維的生機生活習慣。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