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的戀愛啊,好像是去一個遙遠的異國旅行,沿路都很開心,就算心里知道,絕對沒有機會在那里定居。
蔡康永
她和他在一起,哪怕是最快樂的時候,她都覺得心底潛藏著不安。這份不安的感覺,就像一頭小獸,她無法將它馴服。
怎會沒有不安呢?他就像風,令她捉摸不透,看似親密,其實她內心清楚,自己從未真正地擁有過他。他向來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樣,她追隨著他的目光,但還是看不穿他目光背後深藏著什麼。
還好,他待她很好,滿足了她對男人的所有幻想,亦滿足了她對愛情的所有幻想。
她想,這就足夠了。還能要求他什麼呢?猜不透就猜不透吧,人怎麼可以將另一個人完完全全看透呢?你我各是一個圓,有相交的區域,自然也有不相交的部分。能夠在一起,和和睦睦相處,這樣就好了。
她像個採集者,採集著與他共有的每個瞬間,然後細細地收藏。倘若生命就是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銜接而成,那麼,與他的每一段旅程,無論喜還是悲,揮汗還是落淚,都是獨一無二的記憶,值得珍藏。
她和他說,聽聞人老了後,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不知該如何打發,等到我們老了,我們就坐在爐火邊,細數過往吧,且看誰記住的往事最多。
他問她,你怕老去嗎?
她笑,我不怕,因為有你陪著。
那時的她並未對他講實話。其實,她真的很怕衰老,更怕他不陪她一起老去,擔心他突然不愛她了,突然離去。
所謂居安思危,是這個意思嗎?
有一天,聽張惠妹的《旅程》:春天的花/冬天的寒冷/都是色彩繽紛的人生……黑暗的夜/明亮的早晨/那都是我們豐盛的旅程……
聽著聽著她就難過起來。
雖然她心明知,人生譬如旅程,或者人生就是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銜接而成,但這些道理她只願意自己心底知曉,不願意聽旁人講出來。說到底,她還是擔心,她只是他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過客。她多想做他一輩子的旅伴。
誰能陪伴誰一輩子呢?可是,有些人就是敢于承諾,說一些天花亂墜的誓言。或許,昨天剛剛說過不離不棄,今天卻吵著鬧著各奔東西,所有山盟海誓瞬間成空。
對了,他從來不對她承諾什麼。她想起來了,她心底的不安定,應該就是源自他的從不許諾。
他為什麼從來不給她一句承諾呢?連“我愛你”三個字他都十分吝嗇,輕易不對她說出。是他不愛她嗎,又或者他愛得不夠深?
和朋友談天,她說出心中的疑慮。朋友反問:是甜言蜜語重要,還是實實在在的擁抱更重要?有些人,擅長做,不擅長說。何況,做了不說遠遠勝過說了做不到。承諾是什麼東西呢?承諾就像霧,一說出口,漫天大霧,很容易使人迷失。哪有什麼霧是長久不消散的呢?風一吹,陽光一照,就散了。
不許諾的愛人是最智慧的。承諾不過證明沒把握,于是再三許諾,以提醒自己,給自己能量,繼續愛下去。但,真正的愛情怎會需要提醒,又怎會依賴其他的能量來支撐?
細細一想,的確是這樣。她靜下心來,繼續安安穩穩地愛他,安安穩穩地感受他沉默的愛,也安安穩穩地採集她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兩個人,可一起行走多遠,不重要,重要的是沿路都很開心。
身邊的朋友,有好幾對,愛了又分手了,只有他和她,一直在一起。沒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兒,但也從來不缺少細碎的感動。屈指算算,他們相愛五年了。也是婚嫁的年齡了,有天吃晚飯時,他靜靜地望著她,輕聲問,我們結婚吧?
結婚?電影中,男主角向女主角求婚,不都是單膝跪地,送上玫瑰送上鑽戒的嗎?他怎麼就這樣簡簡單單地求婚了呢?不過,顧不了那麼多了,她望著他,差點忍不住落下淚來,她說,好,我們結婚,是時候了。
那天夜里,枕著他的手臂入睡,她感到從未有過的踏實。次日天亮,她去上班,路上,心底那頭叫不安的小獸又溜了出來。她聽見有個聲音在問:“就這樣答應和他結婚,是不是太不夠矜持呢?”另一個聲音接口:“對啊對啊,怎能這麼容易讓他得到你呢?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會珍惜。”
一整天,她都是心神恍惚,直到下班,走出大廈,看見他在等她,接她回家,她才開心起來。牽著他的手,她想,算了吧,想那麼多幹嗎,就算真的和他走不到白頭,又有什麼關係,至少現在,我們在一起呢!
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尚未到來,活在當下最聰明。太遠的事想了也是瞎想,不如不想。人生譬如旅行,旅程長短且不去計較,沿路都很開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