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葡萄牙的興盛之路

時間:2012-06-20 19:41   來源:中國臺灣網

  葡萄牙國王的命令

  1508年2月13日,葡萄牙國王唐曼努埃爾一世正在看著一封信,那是迪奧戈德塞格拉將軍給他來的信。信上將軍說已經快到中國了,請問下一步該如何處理。曼努埃爾一世站起了身踱著步,用低低的聲音說著:自從1460年我們佔領了塞拉利昂之後,我們那顆尋找中國和印度的心跳動得更加厲害了。《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的帝國是那麼富有強大。但書中記述的情形距今天已經二百多年了,他們還是那麼強大且富有嗎?如果他們只是富有那就好辦了,但如果他們既強大又富有,我們該怎麼辦?哦,這可是件麻煩事兒。我必須要知道中國人現在的情況,越多越好。

  想到這里,曼努埃爾一世回到了王座上,提起筆給塞格拉下達了如下指令:

  要弄清中國人的情況。他們來自哪里?距離有多遠?到馬六甲貿易的間隔時間有多長?攜帶什麼商品?每年來往商船的數目和船的規模如何?是否在當年返回?他們在馬六甲或者其他地方是否設有商館和公司?他們是否很富有?性格怎麼樣?有沒有槍和大炮?身穿什麼服裝?身材高矮如何?此外,他們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他們的國家是否強大?有幾位國王?國內有沒有摩爾人和其他不遵行其法律及不信仰其宗教的民族?如果他們不信仰基督教,他們信仰和崇拜什麼?風俗如何?國家規模以及與什麼國家接壤相鄰?

  歐洲在秦帝國時期就與中國有了間接關係,經過15個世紀的歲月,中歐之間仍然要靠中介來發生聯係。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但更悲哀的是它以戰爭為開端。在葡萄牙進行的海洋擴張中,國王若奧一世的三兒子恩里克王子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在葡萄牙南部阿爾加維的聖文森特角開辦了航海學校,並組織了多次航海活動,世人稱之為“航海王子”。

  1420年葡萄牙侵佔了馬德拉群島,1446年又侵佔了非洲幾內亞地區,1455年侵佔了塞內加爾地區,1460年侵佔了塞拉利昂。其後,他們的目光轉向了東方。

  其實,早在1428年,恩里克王子就從兄長佩德羅王子手中得到了《馬可波羅遊記》,由此,對中國和印度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其實,在歐洲貴族的頭腦里,中國人並不陌生。古代西方稱中國為“塞里斯”,這一稱謂在公元前6世紀或7世紀亞里斯特雅士所著的《阿里瑪斯比亞》的《獨目篇》中就已經出現。公元前416年到公元前398年間,在波斯宮廷供職的希臘人克泰夏斯是第一位記述見到了中國人的西方人。

  當時間到了15世紀末的時候,歐洲各國為了戰爭、稅收、掠奪人口以供軍需,他們開始主動支持海盜搶掠,對于航海也非常支持。最終,葡萄牙找到了一個叫達伽馬的人,他希望去找尋中國和印度。達伽馬于1497年7月8日率領船隊從里斯本特茹河海灣出發。他的船隊由4艘船組成,共有水手和士兵約150人。船隊經過加那利群島、佛得角群島,駛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聖布拉斯灣。隨後進入印度洋,又經過蒙巴薩、馬林迪,終于到達了印度。

  自此,葡萄牙的侵略矛頭指向了亞洲。1510年,葡萄牙佔據了印度西海岸的果阿(卡利卡特)。1511年,又攻佔了馬來半島的馬六甲(明朝稱做滿刺加)。滿刺加地處咽喉要道,是鄭和航海的必經之地,明朝朝貢體係中的重要一環。因此,攻佔滿刺加以後,葡萄牙已打開通向中國的大門,中葡兩國的直接接觸已是指日可待。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