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話語里,凝結著“籽粒飽滿”的智慧。
爸爸教我做一個完美的人
我第一次和隔壁的男孩子玩“追楝棗兒”的遊戲,隔壁的男孩不招我玩,嫌我嘴角上的鼻涕牛牛,我很傷心,哭著跑到爸爸懷里;
我第二次和隔壁的男孩子玩“追楝棗兒”的遊戲,隔壁的男孩玩得很開心,他贏光了我費時兩天從楝樹上打下來的楝棗兒,我垂頭喪氣地走爸爸面前走過;
我第三次和隔壁的男孩子玩“追楝棗兒”的遊戲,我玩得很開心,一掃上兩次的晦氣,贏光了隔壁男孩所有的楝棗兒,他哭了,跑著回家了,說再也不跟我玩,我失魂落魄地撒光了手里的楝棗兒,爸爸在遠處看我;
我第一次中考失利,走入了復讀班,爸爸用一大車玉米的錢給我繳了學費,揭榜時,爸爸陪我一起去看,我仍是沒考中;
上了高中,我早戀了,給同班級的女孩子寫情書,被她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朗讀,我嚇得抱頭鼠竄,出校門時,遇見給我送生活費的爸爸,我沒有緣由地落下了淚;
我大學畢業,找工作難,爸爸為此不惜沒有尊嚴地去求他一個在人事局上班的老同學,20年前,那同學曾信誓旦旦地告訴爸爸,有事找他!而那天,爸爸卻搖著頭從他家出來,和我一路上回家,一路上沒有說話,直到晚飯時爸爸才開口說話。
爸爸此刻說的這句話,和上述我每每失落時說的話一字不差——爸爸說,一個接近完美的人,就是要有勇氣去接受這個缺憾的世界!
我信爸爸,因此,每次我都是握著爸爸這句話,如握著一根平衡桿,從窘迫的單線鐵索上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