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四章 飛速發展,“快”字帶來浮躁

時間:2010-07-28 15:0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世界在進步,中國在飛速發展。人們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一壺酒,幾碟菜,海闊天空地聊天,神遊。人們追求速度,效率和解決問題的捷徑。在追求這些的同時,人們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價地“投機”。最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少,變得越來越自我和孤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快”字從某種意義上帶來了人們浮躁的心態。

 

  高科技和信息產業發展下的投機取巧導致浮躁

 

  “山寨”一詞原代表那些佔山為王的地盤,有著不被官方管轄的意味。如今,這個詞被用于那些數碼產品的生產模式上。它是一種由民間發起的產業現象,其主要特點表現為模倣、快速、平民,涉及手機、數碼產品等不同領域。“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創新惡搞和非主流的烙印,同時也導致了很多想賺快錢人的浮躁心理。

 

  “美女,喜歡啥手機進來看看……”某天,深圳某電子商場前,推銷員梁某正鍥而不舍地追逐著路人推銷某品牌手機,在一次次無功而返後,梁軍和同事的眼神里寫滿了失落。原來大部分客人都被二樓“山寨賣場”拉走,自己的生意越來越淡了。

 

  品牌賣場在承受高昂房租和員工工資的同時,“山寨機”市場卻相當紅火,商販像賣大白菜一樣打捆批發,這給品牌賣場手機銷量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由于款式花哨、價格低廉,許多市民轉而購買山寨手機、高倣機。

 

  幾千塊錢的手機、筆記本一被高倣,比正品便宜好多,而且功能也比較齊全。外觀和商標卻與品牌的幾乎一模一樣,讓人真假難辨。

 

  這個面積1000余平方米的賣場里有上百個小攤,每個攤位上擺滿了各種倣制的摩托羅拉、三星、索愛等新款手機。“樓下的品牌機太貴,我們這里‘諾基亞N96’手機單價才500元,買10個還送1個!”小商戶們將一筐筐手機像大白菜一樣甩賣。“生意很不錯,有時一天能賣幾十個。”

 

  一位業內知情人說:“山寨機‘淘金’、各正規賣場遭遇寒冬的現象正越演越烈。低成本,薄利多銷是山寨機暢銷的最大法寶。”一些小商戶只需購買廉價芯片、外殼、電池配件,每天靠手工就能做幾百臺高倣機。“山寨機”的成本低得讓品牌機望塵莫及。

 

  買山寨機變成時尚,賣山寨機的商販也越發明目張膽。目前,很多通訊廣場、通訊城等地已經形成家喻戶曉的“山寨機大本營”。同時,還有數以百計的“手機串串”,每天遊蕩在各正規賣場門口,遊說市民購買山寨機。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山寨機”進入電子城以來,雖然倣冒貨常出現質量問題,但時尚的外觀和便宜的價格還是讓消費者趨之若鶩。一些商家還為“山寨機”推出了配套服務:有質量問題,3個月內直接換新機。

 

  “賣正牌貨利潤太薄,我也是被逼上梁山的。”一些山寨機批發商這樣說,自己曾經經營品牌手機四五年,實力難以和大型賣場競爭,近兩年來山寨手機的入侵更讓他舉步維艱,無奈之下只好也加入山寨大軍。很多賣場由于高額租金和員工工資的壓力,也開始“飲鴆止渴”,不顧賣場形象擺出了“山寨機”銷售專櫃。

 

  “山寨機”的熱銷不是偶然的。“山寨機”的生產者、銷售商、設計人員很懂市場,他們很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心理。他們推出的產品的特點,比如外觀新穎、功能全、待機時間長,價格便宜等等,正是消費者需要的。

 

  “山寨機”的款式翻新很快,很契合喜歡變化、喜歡新事物的年輕人的心理,“山寨機”體現出的其實是一種快餐文化。

 

  倣冒山寨機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擠壓了正規賣場和企業的生存空間。一款新的手機出來,少則一二千,多則幾萬塊。然而,用了還沒有幾個月,新的款式又出來了。花了那麼多錢買的新手機,馬上被取代,內心難免有些許不服氣,不如買個幾百塊錢外觀一模一樣的山寨機用,不喜歡了,過時了,大不了也是幾百塊錢的事情。而“山塞機”的研發人員更是“厲害”,一個新產品剛剛上市,第一時間便能研發出與品牌手機一模一樣的東西來,我們不得不感嘆科技發展的迅速。迅速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浮躁的心理,“拿”別人的東西賺自己的錢,想賺快錢,甚至不計後果……不管科技怎樣發展,我們應該讓它帶動的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國民生活的改善,而不是一味賺錢浮躁心理下的投機取巧……

 

  國內品牌手機生產、銷售企業,應該把“山寨機”的“崛起”當作一次挑戰。“山寨機”有種種不規范的地方,但是它具有了解、迎合,甚至引導市場和消費的能力,“山寨機”應該用這種能力去踏踏實實地發展更多的中國自主品牌,“造福”消費者,而不是一味的“抄襲”“模倣”別人的東西,只圖“快”帶來的金錢。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