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值錢的面子換勝算
孔子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必須保留的一張底牌。大千世界,紛繁復雜,事物相生相克,做人不可隨心所欲,無所拘束。要精明做人,成就一生,就曲須忍常人所不能之忍,吃常人所不能吃之苦。
“忍”是我們力大志、成大業必需的利器。忍受失意,忍受羞辱,忍受吃虧,忍受寂寞,忍住銳氣……緊緊把握好“忍”這張底牌,學會忍,善于忍,終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素質外,最主要的一點就在于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適應了時代的需求。正如莎士比亞在《尤里西斯》這部歷史劇中所說:在人類的世界中有股潮流,洪水般奔向財富。如果一個人被這種潮流拋棄,則他的一生注定黯淡無光,淒涼悲慘。我們就在這樣的海洋中漂流。我們必須跟隨潮流,順時而動,否則,我們將失去人生冒險的機會。
西蒙伊這位軟件天才,在微軟的技術發展史上功勳卓著。他帶頭研發的“多元計劃”Windows95,在微軟歷史上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他還是“所見及所得”的發明人,他的加入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蓋茨的求賢若渴更勝于無用的面子。
西蒙伊進入了硬件大型企業施樂公司,卻沒有受到重視,西蒙伊十分鬱悶,想要離開。在和老朋友邁特可夫聊天時他透露了這個想法。邁特可夫以前也在施樂待過,因此非常同意他的想法。“你在這里可以提出你的設想,但沒辦法把它變成現實”。他當即給了他一串業界正蒸蒸日上的公司領導姓名。微軟的蓋茨名列第一。邁特可夫給蓋茨打電話說,西蒙伊十分有才華。比爾蓋茨聽到後非常欣喜,他也早聽說過西蒙伊,只是無緣相見。當時的微軟剛剛進入應用軟件領域,面臨著蘋果等大公司的競爭壓力,他們太需要西蒙伊這樣的人才了。為了和西蒙伊見面,他不惜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破例穿上西裝,坐在辦公室里等待。蓋茨和巴爾默陪同西蒙伊參觀了整個微軟公司,並毫無保留地介紹了微軟的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等。
在中國歷史上,“六尺巷”的傳說,一直作為一種美談被人們津津樂道,它所彰顯那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為告誡世人的典范和楷模。
“六尺巷”是清朝宰相張英的祖宅所在地。據說在康熙年間,當朝的宰相張英老家里的人建造房屋時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求助。哪知道宰相並沒有仗著自己位高權重出面擺平,而是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感覺慚愧,立刻在爭執在線退讓了三尺,下壘建牆,而鄰居深受感動也把牆主動退後了三尺,建造自己的府院,于是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牆退了六尺,心胸寬了萬丈。忍一時之氣,贏得了千古流芳的美譽。
“吃虧是福。”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人是要學會隱忍的,忍讓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處理事情最簡單也最聰明的辦法。人必須擁有博大的胸襟去包容: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人,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事。這是彌勒佛主對世人的告戒。因為修練不到家,年少輕狂心胸狹窄,很容易讓人歸類于脾氣暴躁的一介魯夫;而從容淡定,與世無爭,自有不怒自威的大將風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隱忍不但是人格涵養,也是一種處世哲學。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面對金錢美女之類的誘惑,做為男人沒有些定力是不行的。因為忍不住欲望,于是一大批貪官相繼落馬。“忍”字頭上一把刀,小不忍則亂大謀是很有道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必那麼犯傻,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失意時坦然面對,得意也不要忘形。不張揚,不引人注目,也不爭強好勝。生活因簡單而快樂,寬容別人無禮的冒犯,原諒別人無心的過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大雪壓枝的時候,為什麼只有雪松生存了下來,而柘、柏、女貞等同樣耐寒的樹木卻不能生存呢?因為,當雪積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開始向下彎曲,于是積雪便從樹枝上滑落,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即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這蒼翠挺拔的身姿。是啊,雪松懂得退讓,它知道對于外界的壓力,不能“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的時候,就需要“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
“為真理而鬥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這是偉大的思想家布魯諾一生堅守的信念,他擁護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遊走西歐,用演講、講課、文章等不同形式反對地心說,宣揚新思想。他被捕在囚室中八年,仍舊英勇不屈,他宣布無可招供,也沒有做任何可以反悔的事情。他說:“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退讓!”最後被教會以“異端分子和異端分子的老師” 的罪名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布魯諾是偉大的,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奮力抗擊,最終被壓斷樹枝,喪失生命。如果他懂得退讓,像雪松一樣以退為進,“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他宣揚的“天體運行論”可能會更入人心。
唐代禪師布袋和尚有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擁有豁達和淡定的佛家胸懷。懷一顆恭敬的心,低頭忍受和步步後退,眼前才有更大的收獲,抬頭擁有更廣闊的天。
鈴木太郎在創業之初,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就有關技術合作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商務談判。雙方談判陷入了困境,原因是西門子公司堅持技術使用費提成率要佔到銷售總額的9 %,鈴木太郎不讚成這一提案,經過艱苦鬥爭,最終把提成率降低到5 %。但西門子公司盡管做了讓步,卻又提出新的要求,即把技術轉讓費定為60萬美元,並且要一次付清。合同文本的主動權掌握在西門子公司手中,許多條款都是偏向西門子公司的,尤其是違約和處罰條款的訂立,更加明顯地有利于西門子公司,做為弱勢的鈴木公司,只能聽從西門子公司的擺布。
當時,鈴木電器公司的總資本不超過4億日元,而60萬美元的技術轉讓費,相當于2億日元,這筆沉重的技術轉讓費,對于剛剛起步的鈴木公司來說,的確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這讓鈴木太郎陷入了兩難的選擇,如果答應,那麼公司必將陷入財務危機,一場災難勢必在劫難逃。如果不答應,則公司就會失去一次發展壯大的好時機。
在這種形勢對自己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鈴木太郎高瞻遠矚地指出,退一步海闊天空,懂得退讓才知進取。他採取了先吃虧後賺錢的策略,假人之手,從中漁利,大膽接受了西門子公司的苛刻條約。
由于鈴木公司從西門子公司獲得了最新研究成果,所以,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幾乎都有鈴木公司的參與,這為他們一躍而發展成為馳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這樣說,雙方的合作使鈴木公司開始確立了國際大公司的地位。
從表面上看,鈴木太郎似乎落了個下風,不僅做出了妥協和讓步,而且還接受了西門子公司巨額的專利轉讓費和不公正的違約處罰條款。
但事實證明,鈴木太郎才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最大的贏家。適當的妥協和退讓,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
剛則易折,柔能持久,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我們既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退讓、以退為進。凡事認死理,鑽牛角尖,一條路跑到黑,自以為是,不肯妥協,不留余地,其實是一種偏執自負的妄念,只能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知道適時退讓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藝術。就像跳遠一樣,只有起跳前離起跳線遠些,才會跳得更遠。懂得適時退讓,才能更好地前進。
智慧箴言
提及“妥協”,人們總會聯想到退讓、投降,輕易武斷的為它涂上了貶義色彩。其實不然,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妥協”就好比潤滑劑,調和著各種社會關係,並發揮著重要作用。妥協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膽識。因為妥協,所以能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因為妥協,很多不同的觀點能達成一致性;因為妥協,人的心胸可以更加開闊,眼光更加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