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兵民是勝利之本”

時間:2012-10-22 11: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兵民是勝利之本”

  ——這是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所提出的制勝日本帝國主義的重要思想。他指出,在抗日民族戰爭中,中國要戰勝日本帝國主義這個強敵,非有長期的廣大的努力是不可能的。應該努力的事情很多,但最根本的有兩方面,即軍隊與人民的團結和進步。在軍隊方面,必須實現技術裝備現代化和進步靈活的戰略戰術,沒有這一點是不能勝利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進步的政治精神貫注于軍隊之中,才能達到真正的官兵一致,激發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戰熱忱,才能有最好的基礎去發揮一切技術和戰術的應有效力,絕大地提高戰鬥力。在民眾方面,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只要把全國的民眾動員與組織起來,使軍隊和民眾打成一片,便能克服各種困難,把日本帝國主義打倒。

  “兵民是勝利之本”,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指導軍事鬥爭的一個帶根本性的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在軍事領域的貫徹和應用。毛澤東從這一基本原理出發,不僅科學地揭示出無產階級軍事鬥爭的實踐主體、力量源泉和基本依靠力量,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思想,而且創造了一係列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進行人民戰爭的基本原則。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人民軍隊為骨幹力量,以革命根據地為戰略依托,實行人民軍隊與群眾武裝組織相結合、主力部隊與地方部隊相結合、武裝群眾與非武裝群眾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把武裝鬥爭與其他戰線的鬥爭緊密結合起來,並在此基礎上,實行了一整套為任何反人民的軍隊都不能利用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